強軍興軍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專(zhuan) 家點評】
作者:陳岸然(國防大學政治學院教授)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主席高度重視軍(jun) 隊人才隊伍建設,大力推進軍(jun) 隊人才戰略工程,明確要求建立統一的文職人員製度。建立統一的文職人員製度,對實現強軍(jun) 目標、建設一流軍(jun) 隊,有著重大而深遠的影響。201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70周年國慶閱兵式上,軍(jun) 隊文職人員方陣首次亮相,充分展示了黨(dang) 和國家對軍(jun) 隊文職人員的高度重視,彰顯了軍(jun) 隊文職人員的獨特身份和重要地位。
戰爭(zheng) 的較量,說到底是人的較量,是軍(jun) 事人員能力素質、結構布局的比拚。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和軍(jun) 事理論的不斷更新,專(zhuan) 業(ye) 分工更加精細,軍(jun) 隊所麵臨(lin) 的環境和履行的使命任務也愈加多元複雜,愈加需要專(zhuan) 業(ye) 化的新型高素質人才,具有專(zhuan) 業(ye) 技術技能的文職人員在軍(jun) 隊建設中的作用日趨凸顯。作為(wei) 改革強軍(jun) 的新銳力量,軍(jun) 隊文職人員平時履行相應崗位職責,根據需要參加軍(jun) 事訓練和非戰爭(zheng) 軍(jun) 事行動,承擔相應的作戰支援保障任務,在部隊建設和作戰保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近年來,一大批有知識、有技能、高學曆的優(you) 秀青年,胸懷從(cong) 軍(jun) 報國之誌,把個(ge) 人理想抱負融入強軍(jun) 實踐,把投身軍(jun) 隊作為(wei) 人生的第一選擇,為(wei) 部隊注入了新鮮力量。目前,文職人員隊伍普遍經過係統學曆教育,取得碩士研究生以上學曆的占30%以上,知識優(you) 勢明顯,適應環境能力強,掌握新型技術裝備快,富於(yu) 探索和創新精神。文職人員是現代軍(jun) 隊的重要人力資源,他們(men) 的加入,有利於(yu) 優(you) 化軍(jun) 隊人員構成,推進我軍(jun) 軍(jun) 事人員現代化,適應打贏未來具有智能化特征的信息化局部戰爭(zheng) 需要。
文職人員姓“文”更姓“軍(jun) ”,他們(men) 也許不直接參與(yu) 作戰,但他們(men) 都是“戰鬥員”,在強軍(jun) 備戰、保障打贏中有他們(men) 的戰位。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來自各個(ge) 軍(jun) 兵種的文職人員馳援武漢、上海等地,直麵生死、不辱使命;實戰化演兵場上,文職人員義(yi) 無反顧地衝(chong) 鋒在前,苦練真本事,打造硬實力。實踐表明,高素質、專(zhuan) 業(ye) 化新型文職人員隊伍在推動形成現代化戰鬥力生成模式,遂行各項非戰爭(zheng) 軍(jun) 事行動任務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人生最美是軍(jun) 旅。”強軍(jun) 事業(ye) 為(wei) 文職人員提供了成長成才的廣闊舞台。部隊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嚴(yan) 格科學的軍(jun) 事訓練、溫暖有序的集體(ti) 生活,非常有利於(yu) 文職人員磨礪品格、增強意誌、成長成才。從(cong) 抗洪搶險到抗擊疫情,從(cong) 亞(ya) 丁灣護航到國際維和,從(cong) 雪域高原到無垠沙漠,處處都有文職人員奉獻的身影和奮鬥的足跡。改革強軍(jun) 為(wei) 文職人員提供了更廣闊的舞台,新的身份屬性賦予了文職人員新的使命任務,廣大文職人員要在平凡堅守和不懈奮鬥中綻放青春、不負韶華,促進強軍(jun) 事業(ye) 劈波斬浪、揚帆遠航。
文職人員與(yu) 現役軍(jun) 官,就像車之雙輪、鳥之雙翼,缺一不可。作為(wei) 一名文職人員,既要有“長風破浪會(hui) 有時,直掛雲(yun) 帆濟滄海”的闖勁,也要有“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韌勁,更要有“踔厲奮發、勇毅前行”的幹勁。要把理想信念作為(wei) 精神脊梁、把能力素質作為(wei) 立身之本、把創造一流作為(wei) 目標追求、把艱苦磨礪作為(wei) 成才之路,辯證地把握好“大家”與(yu) “小家”、“心態”與(yu) “狀態”、“有為(wei) ”與(yu) “有位”的關(guan) 係,書(shu) 寫(xie) 不負理想抱負、不負時代重托的精彩人生。
(項目團隊:光明日報記者 劉小兵、王斯敏 光明日報通訊員 魏寅、張明哲、馬權、王宗怡、陳崢、畢琦、姚天寶)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