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有經驗、技能 職業本科教育前景廣闊生機勃勃

發布時間:2022-08-02 11:25:00來源: 科技日報

  自2019年起,教育部分批批準32所學校開展本科層次職業(ye) 教育試點。今年,首屆職業(ye) 本科生學成畢業(ye) 了。他們(men) 得到社會(hui) 認可,去向多元,也折射出我國職業(ye) 本科教育良好的發展前景和蓬勃的生命力。

  開發微信小程序、調試動作捕捉傳(chuan) 感器、優(you) 化算法……雖然前不久才正式入職南京一家康複醫療科技公司,但唐錢進已對各種代碼和軟件駕輕就熟。由於(yu) 工作能力出眾(zhong) ,他提前2個(ge) 月結束試用期,轉正後月薪達到了1.3萬(wan) 元。這對於(yu) 南京的應屆本科畢業(ye) 生,特別是首屆職業(ye) 本科畢業(ye) 生來說,是一個(ge) 不錯的起點。

  首屆職業(ye) 本科畢業(ye) 生的身份,讓唐錢進擁有豐(feng) 富的實踐經曆和對業(ye) 界發展動態的充分了解,這讓他在職場如魚得水。

  今年7月,和唐錢進一樣的903名職業(ye) 本科畢業(ye) 生,從(cong) 南京工業(ye) 職業(ye) 技術大學(以下簡稱南工)畢業(ye) ,拿到了我國首批職業(ye) 本科畢業(ye) 證和學位證。

  “南京工業(ye) 職業(ye) 技術大學是我國曆史上第一所公辦職業(ye) 本科院校,同學們(men) 是我國第一屆職業(ye) 教育本科畢業(ye) 生。經過多年探索創新和突破發展,今年,第一屆職業(ye) 本科生終於(yu) 學成畢業(ye) 了。”前不久,在南工的畢業(ye) 典禮上,教育部職業(ye) 教育與(yu) 成人教育司司長陳子季感概道。

  自2019年起,教育部分批批準32所學校開展本科層次職業(ye) 教育試點。廣東(dong) 工商職業(ye) 大學、上海中僑(qiao) 職業(ye) 技術大學、海南科技職業(ye) 大學等高校今年也迎來了首批職業(ye) 本科畢業(ye) 生。

  這批職業(ye) 本科畢業(ye) 生備受關(guan) 注。他們(men) 頻頻出現在大型國企、外資企業(ye) 、高新技術企業(ye) 的錄用名單中,不少職業(ye) 本科畢業(ye) 生手握數份企業(ye) 的錄用通知書(shu) ,有的還考取了碩士研究生。

  他們(men) 得到社會(hui) 認可,去向多元,也折射出我國職業(ye) 本科教育良好的發展前景和蓬勃的生命力。

  積極實踐讓學生懂得學以致用

  大約10天的時間,用計算機編程語言重構一套可在手機、電腦端順暢運行的新醫學資料管理係統。這是唐錢進在公司實習(xi) 後交出的第一份成績單。

  一邊實習(xi) 、實訓,一邊參加各種大學生競賽,一邊學習(xi) 名校計算機課程,是唐錢進大學生活的“三部曲”。

  進入求職季,唐錢進先後收到多家公司的錄用通知書(shu) 。“這些公司看重的應該是我大學期間的項目開發經驗。”他表示。

  唐錢進專(zhuan) 科和本科均就讀於(yu) 南工。在專(zhuan) 科期間,他參加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並獲得了全國三等獎。在本科期間,他在老師的指導下參加了全國大學生計算機設計大賽。他設計的運用可識別觸摸手勢來對手機進行遠程操作的係統,獲得了全國一等獎。

  南工機械電子工程技術專(zhuan) 業(ye) 學生王新龍已經入職中國能源建設集團南京線路器材有限公司,成為(wei) 一名製造工程師。“本科期間所學的機械原理等理論基礎課和計算機輔助設計等畫圖軟件,再加上仿真實踐課,讓我受益匪淺。”王新龍說。

  “希望同學們(men) 在堅定技術技能自信中實踐知行合一。”南工黨(dang) 委書(shu) 記吳學敏對首屆職業(ye) 本科畢業(ye) 生如是說。

  在吳學敏看來,職業(ye) 本科培養(yang) 的是具有較強動手能力和操作能力、能夠解決(jue) 實踐中遇到的複雜技術問題的應用型創新人才。

  課程改革讓學生接觸產(chan) 業(ye) 前沿

  南工自動化技術與(yu) 應用專(zhuan) 業(ye) 2018班學生鍾宇,用“很充實”形容入職杭州海康威視數字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後的狀態。“現在的工作節奏很快,但技術上手並不難。”在鍾宇看來,學校每學期的實訓課,讓他提前學會(hui) 了如何在實踐中求真知。

  “記得在工業(ye) 控製綜合實訓課上,老師讓我們(men) 獨立嚐試用手機或雲(yun) 平台控製電機。那段時間,每當我們(men) 遇到問題時,老師都會(hui) 提供理論和技術指導。可是麵對具體(ti) 的困難,則需要我們(men) 自己一步步做實驗,解決(jue) 問題。我們(men) 4個(ge) 同學用2周的時間完成了這個(ge) 任務,提高了自學和動手能力,這也為(wei) 我能夠勝任現在的工作打下基礎。”

  2014年,國務院印發《關(guan) 於(yu) 加快發展現代職業(ye) 教育的決(jue) 定》,首次提出“探索發展本科層次職業(ye) 教育”。

  “職業(ye) 本科教育不是專(zhuan) 科職業(ye) 教育的‘加長版’。職業(ye) 教育人才培養(yang) 的邏輯起點是職業(ye) 崗位或崗位群所需要的各項能力要求,相應的教學內(nei) 容、課程設置、教材、教學計劃也要改變。”吳學敏說。

  南工教務處處長王紅軍(jun) 補充:“如果說專(zhuan) 科人才能夠執行技術路線、工作方案就行,那職業(ye) 本科人才就得具備工藝和方案的設計能力。”他介紹,學校緊緊瞄準產(chan) 業(ye) 高端、高端產(chan) 業(ye) ,升級、調整、拓展專(zhuan) 業(ye) 布局。例如,機械製造專(zhuan) 業(ye) 專(zhuan) 科側(ce) 重機械加工的學習(xi) ,本科則注重精密加工和複雜表麵加工技術技能的培訓。

  唐錢進慶幸自己趕上了學院的教學改革。“本科第一年,學院開設了大數據、移動應用開發、人工智能、工業(ye) 互聯網4個(ge) 專(zhuan) 業(ye) 方向,我選擇了軟件移動開發,除了《高等數學》《概率論》等基礎課程,學院還開設了《數據結構與(yu) 算法》《操作係統》等專(zhuan) 業(ye) 課。每節課結束,老師都會(hui) 布置算法的實驗題,讓我們(men) 編寫(xie) 代碼,把自己的設計過程錄成視頻提交。”

  此外,學校還請了幾位曾在企業(ye) 從(cong) 事軟件開發工作的老師,為(wei) 同學們(men) 講授企業(ye) 目前最前沿、最主流的開發技術。老師每周都會(hui) 讓同學們(men) 用這些技術獨立設計軟件,“這個(ge) 過程讓我學會(hui) 衡量軟件的應用價(jia) 值,培養(yang) 起了軟件工程化的思維,這一年的學習(xi) 讓我很享受。”唐錢進表示。

  職業(ye) 本科教育三年來漸入人心

  自2014年首次在國家規範性文件中提及本科層次職業(ye) 教育,到今年迎來首批職業(ye) 教育本科生。首屆職業(ye) 本科生能否得到用人單位認可?

  南京一家業(ye) 內(nei) 知名通訊公司今年錄用了兩(liang) 名南工職業(ye) 本科畢業(ye) 生,該公司招聘經理表示:“他們(men) 對於(yu) 應用技能和行業(ye) 發展的理解較深,自我認知和職業(ye) 發展規劃也更清晰,穩定性更強。”

  南京譽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專(zhuan) 業(ye) 從(cong) 事軟件無線電技術開發與(yu) 服務的高新技術企業(ye) 。人力資本部部長蔡璡回憶起不久前的招聘情景,“麵試現場,專(zhuan) 業(ye) 老師指導學生按照圖紙操作,完成磁環電感製作、微帶切割、吸波材料塑形等工序。”他表示,通過這個(ge) 過程他們(men) 觀察發現,職業(ye) 本科的學生具有較強的動手能力。

  職業(ye) 本科教育發展3年,是否贏得了更多考生和家長的認可?南工招生與(yu) 就業(ye) 處處長練飛提供的一組數據可以管中窺豹。

  “今年,學校普通高考本科計劃增加到3005人,比往年增加約2175人。曆史科目類的最低錄取分數高出江蘇省本科錄取控製線29分,物理科目類高出56分。”練飛表示,考生和家長對職業(ye) 本科的疑慮正逐漸打消。

  “以前,家長來谘詢職業(ye) 本科的時候,往往都會(hui) 問起職業(ye) 本科的畢業(ye) 證書(shu) 與(yu) 普通本科有什麽(me) 不同,在考研、考公務員的時候會(hui) 不會(hui) 受到歧視。但今年招生時,很多家長更關(guan) 注專(zhuan) 業(ye) 的就業(ye) 前景和發展方向。這說明大家對職業(ye) 本科的認可度提高了。”練飛說。

  隨著越來越多的職業(ye) 本科生進入就業(ye) 市場,職業(ye) 本科教育又該如何行穩致遠?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chu) 朝暉表示,“職業(ye) 本科教育要不斷進行內(nei) 涵轉型,在課程內(nei) 容、培養(yang) 模式、生源定位、就業(ye) 定位等方麵麵向市場、滿足市場需求。”儲(chu) 朝暉強調的麵向市場,指的是要更注重與(yu) 市場、行業(ye) 、企業(ye) 的密切互動,要根據產(chan) 業(ye) 瞬息萬(wan) 變的走向,不斷調整學生的職業(ye) 技能和知識儲(chu) 備。

  “不同於(yu) 普通本科,職業(ye) 本科教育應該結合各個(ge) 學校的辦學特色和產(chan) 業(ye) 發展特點,因地製宜、因校製宜地形成多樣化的培養(yang) 模式,拓寬職業(ye) 教育的發展空間。”儲(chu) 朝暉說。(記者 金 鳳)

(責編: 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