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00後大學畢業生就業調查:求職路上,他們這樣走
7月末,2022年浙江省公務員考錄筆試成績剛公布,浙江某大學畢業(ye) 生趙洋已開始思索:是明年“再戰”,還是找其他工作?
從(cong) 省外大學來杭州一家創業(ye) 公司實習(xi) 的畢業(ye) 生黃亦豪則在期待,盡快抓住轉正機會(hui) ,把勞動合同最終敲定。
……
這個(ge) 夏天,又一批大學生走出了象牙塔,邁向了廣闊的天地。統計數據顯示,今年高校畢業(ye) 生人數達到1076萬(wan) 。麵對就業(ye) 規模持續增加的形勢,近期,從(cong) 國家到省、市、縣陸續發布政策,助力高校畢業(ye) 生更好就業(ye) 。
與(yu) 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畢業(ye) 的本科應屆生,恰好是第一批00後。眼下,他們(men) 的就業(ye) 情況如何?各種促就業(ye) 舉(ju) 措有沒有實效?本報多路記者探訪各地,以期從(cong) 畢業(ye) 生、高校、有關(guan) 部門、用人單位和專(zhuan) 家等多重視角,觀察浙江首批00後大學畢業(ye) 生的求職路。
就業(ye) 壓力正在緩解
今年全國高校畢業(ye) 生規模和增量均創曆史新高,但困擾畢業(ye) 生的,不止疫情影響,一些傳(chuan) 統就業(ye) “蓄水池”也出現收縮。
前程無憂發布的《2022高校畢業(ye) 生秋招行情》顯示,2021屆畢業(ye) 生招聘量居前五的房地產(chan) 和教培行業(ye) ,2022屆畢業(ye) 生招聘量均跌出前十,秋招量僅(jin) 相當於(yu) 去年的57%和61%。“從(cong) 過去幾年的經驗和數據看,浙江的大學畢業(ye) 生省內(nei) 就業(ye) 占比85%左右,流向企業(ye) 人數相對較多,但今年明顯感覺到大學生就業(ye) 的行業(ye) 變得更為(wei) 分散。”浙江大學公共政策研究院首席專(zhuan) 家郭繼強說。
一名互聯網企業(ye) 招聘負責人也告訴記者,相比“大廠”,一些中小企業(ye) 更傾(qing) 向於(yu) 招聘成熟人才,有的甚至今年沒有招聘應屆畢業(ye) 生的計劃。
為(wei) 緩解畢業(ye) 生就業(ye) 壓力,浙江頻頻出台促就業(ye) 政策措施。
就在7月,省委組織部、省人力社保廳等17部門聯合發布《關(guan) 於(yu) 進一步做好高校畢業(ye) 生等青年就業(ye) 創業(ye) 工作的通知》,要求今明兩(liang) 年國有企業(ye) 繼續拿出不少於(yu) 50%的新增崗位招聘高校畢業(ye) 生;政府投資開發的創業(ye) 載體(ti) 安排30%左右場地,免費向高校畢業(ye) 生創業(ye) 者提供。
“對有就業(ye) 意願但未就業(ye) 的畢業(ye) 生,提供‘131’免費服務,即1次職業(ye) 指導、3次崗位推薦、1次職業(ye) 培訓和就業(ye) 見習(xi) 機會(hui) 。”省人力社保廳相關(guan) 負責人說。
今年6月,杭州針對高校畢業(ye) 生調整落戶政策,降低人才落戶門檻,讓大學生“先落戶後就業(ye) ”。
多位專(zhuan) 家表示,在浙江,就業(ye) 其實沒那麽(me) 難。這不僅(jin) 靠有關(guan) 部門積極作為(wei) ,也離不開高校千方百計為(wei) 學生創造更好就業(ye) 條件。
浙江農(nong) 林大學就業(ye) 指導服務中心主管宣豐(feng) 敏介紹,企業(ye) 不方便大規模進入校園招聘的,學校就讓學生點對點進企業(ye) 。今年該校組織畢業(ye) 生開展職場體(ti) 驗行活動,走訪吉利控股集團、海康威視等企業(ye) ,並請相關(guan) 高級專(zhuan) 業(ye) 技術人員、人力資源管理人員擔任學生生涯規劃與(yu) 就業(ye) 指導校外導師,全年為(wei) 學生提供100多次個(ge) 性化就業(ye) 指導與(yu) 職業(ye) 谘詢服務。
在浙大寧波理工學院,針對畢業(ye) 生就業(ye) 困惑,學校“把車間搬進課堂”,與(yu) 一些企業(ye) 聯合培養(yang) 學生實操能力,並打造“知言工作室”大學生“語商”質量提升平台,強化學生表達能力。該校團委業(ye) 務副主管陳豔說,從(cong) 學生入校到離校,學校實施全過程職業(ye) 生涯規劃、就業(ye) 指導等,提前增強學生就業(ye) 意識。
大量“雲(yun) 招聘”則進一步拓寬了畢業(ye) 生的就業(ye) 渠道——湖州推出“放心來湖州”小程序,創新人崗信息智能匹配、人才在線交流、預約麵試等功能;象山啟動雲(yun) 端政校對接,縣委書(shu) 記、縣長連線高校“直播帶崗”,吸引1600餘(yu) 名大學生參與(yu) 線上招聘,就業(ye) 較去年同期不降反增……
浙江師範大學為(wei) 7000多名畢業(ye) 生設置“網絡麵試直播間”,網絡穩定、無人打擾,配備化妝台、職業(ye) 裝,幫助學生給用人單位留下更好的第一印象。
隨著疫情總體(ti) 形勢好轉,線下招聘會(hui) 也陸續重啟。目前,浙江正持續開展高校畢業(ye) 生係列招聘活動,各縣(市、區)每周至少舉(ju) 辦1場,已向高校畢業(ye) 生推出各類崗位260餘(yu) 萬(wan) 個(ge) 。
職業(ye) 選擇更為(wei) 多元
雖然同學和朋友都在城裏找到了工作,但畢業(ye) 生李夢則另有打算:“不一定非要留在城市裏,也可以回老家試試看。”
受疫情影響,2022年浙江省公務員考錄筆試推遲了半年多,7月初開考時,仍有近13萬(wan) 名考生參加,其中不乏應屆畢業(ye) 生,李夢便是其中一員。
春節過後,在外省上大學的李夢來到杭州租了一間房,一邊準備考公,一邊參加各種工作麵試。相比死磕“鐵飯碗”,有不少畢業(ye) 生選擇像李夢這樣“兩(liang) 手準備”。
在杭州某銀行從(cong) 事人力資源工作的朱彥偉(wei) 感到,過去“大熱”的在杭工作崗位今年沒那麽(me) 熱門,相反縣(市、區)分行的應聘人數增多,幾個(ge) 基層崗位還招到了名校畢業(ye) 生,“說明求職更理性,就業(ye) 選擇也在拓寬。”
采訪中,很多畢業(ye) 生都在思考“什麽(me) 樣的工作適合我?”,對此,不少高校老師也給出了建議。
“找工作特別要注意心態,不要‘隨大流’,也不要‘一窩蜂’。”台州學院學生工作部副部長馬斌說,即將走上社會(hui) 的畢業(ye) 生應對就業(ye) 有更深入了解,拋棄偏見,樹立正確就業(ye) 觀,有的畢業(ye) 生去中小城市發展,更容易闖出一片新天地。
“恢複市場信心和市場動能包括持續增強民營企業(ye) 的信心和動能,是促進浙江經濟發展和解決(jue) 大學生就業(ye) 的重要途徑。”郭繼強說,民營經濟為(wei) 浙江創造財富的同時,也為(wei) 穩定和擴大就業(ye) 發揮著重要作用。
求職5個(ge) 多月、投了近百份簡曆的河南某大學畢業(ye) 生梁歡在不斷調整就業(ye) 選擇後,近日準備入職老家麗(li) 水的一家民營企業(ye) ,成為(wei) 企劃部的職工。“我原來定的求職方向是央企和國企,但到這家企業(ye) 實地看過後,我轉變了想法。”梁歡說,“我覺得這家企業(ye) 很有發展前景。入職後,我將主要負責文案、設計、PPT製作等,和我所學專(zhuan) 業(ye) 契合度高,公司也給了我比較好的待遇。”
梁歡做出這樣的選擇,也有浙江相關(guan) 政策的助力。為(wei) 加快山區26縣發展,浙江出台《關(guan) 於(yu) 支持山區26縣就業(ye) 創業(ye) 高質量發展的若幹意見》,從(cong) 特色產(chan) 業(ye) 帶動就業(ye) 、引進培養(yang) 各類人才等方麵發力,鼓勵更多人才到山區縣施展才華。
不少畢業(ye) 生還把目光投向了新興(xing) 職業(ye) 。“我的同學有的當了調酒師,有的當了動物飼養(yang) 員,這些選擇並不是父母輩眼中的‘躺平’,而是另一種實現自身價(jia) 值的路徑。”畢業(ye) 於(yu) 浙江某院校戲劇影視文學專(zhuan) 業(ye) 的沈心怡想當一名劇本殺編劇,對她來說,找個(ge) 有趣的工作最重要。為(wei) 了準備麵試所需的劇本,她熬了幾個(ge) 通宵,原本反對的父母也最終被她的執著打動。
BOSS直聘研究院發布的《00後群體(ti) 就業(ye) 選擇偏好調研報告》中提到,00後的個(ge) 人定位和職業(ye) 追求,與(yu) 上幾代人存在諸多差異。智聯招聘調研顯示,76%的00後願意或正在從(cong) 事新興(xing) 職業(ye) 。在備受年輕人關(guan) 注的B站,密室NPC、劇本殺編劇、注冊(ce) 營養(yang) 師成為(wei) 投稿量增速前三的新興(xing) 職業(ye) 。
此外,靈活就業(ye) 、“慢就業(ye) ”的風潮也在悄然興(xing) 起。隨著抖音、小紅書(shu) 、B站等互聯網平台的興(xing) 起,網紅博主成為(wei) 畢業(ye) 生靈活就業(ye) 的選擇之一,越來越受青睞。一些畢業(ye) 生說,將通過剪輯、配音、插畫等技巧開辟一門喜歡的副業(ye) ;還有部分畢業(ye) 生表示,將選擇遊學、支教或創業(ye) 考察等“慢就業(ye) ”的道路……這些都被年輕人們(men) 稱作“新打工時代”。
“成長在物質、精神、文化生活更豐(feng) 富的時代,00後有自己獨特的認知和理念,有多元的愛好和審美。”浙江省青年發展研究中心執行主任蔡宜旦說,這注定了他們(men) 的職業(ye) 選擇和就業(ye) 態度更加豐(feng) 富與(yu) 多元。
為(wei) 自我實現而工作
相比當下薪資,許多00後更看重未來。漢語言文學專(zhuan) 業(ye) 畢業(ye) 的溫州姑娘葉蓓蓓剛成為(wei) 一家上市公司人力資源部的一員,負責直播招聘。雖然和自己專(zhuan) 業(ye) 關(guan) 係不大,但公司願意給她在新領域嚐試的機會(hui) ,幫她找到自身價(jia) 值。“如果能在公司實現個(ge) 人價(jia) 值,收獲成長機會(hui) ,我想我會(hui) 一直幹下去。”
保就業(ye) 還要穩就業(ye) 。在蔡宜旦看來,工作能不能穩定幹下去的原因很多,企業(ye) 有沒有製定合理的培訓和提升計劃就是其中之一,“各類企業(ye) 是穩就業(ye) 的主體(ti) ,在追求自身發展的同時要積極履行責任,為(wei) 大學生成長提供更多機會(hui) 。”
今年,傳(chuan) 化集團招聘了近400名應屆大學畢業(ye) 生,已製定全周期培養(yang) 計劃。“在融入季,通過軍(jun) 訓、營銷大賽、基層見習(xi) 、高管見麵會(hui) 等,幫助他們(men) 融入企業(ye) ;在成長季,通過導師配置、條線訓戰營、預備隊選拔等,提升他們(men) 的專(zhuan) 業(ye) 與(yu) 職業(ye) 素質能力;在提升季,通過跨組織輪崗、公司項目曆練等,為(wei) 他們(men) 實現向專(zhuan) 家或基層幹部轉變。”企業(ye) 組織與(yu) 人才發展部總經理沈月鋼說,這一係列舉(ju) 措都是為(wei) 了讓大學生盡快成長,成為(wei) 業(ye) 務骨幹。
新職業(ye) 開辟新賽道。不論是成為(wei) 新媒體(ti) 平台的“弄潮兒(er) ”,還是外賣騎手、快遞員,不論主動還是被動,不少高校畢業(ye) 生不拘一格邁進了靈活就業(ye) 的大門。根據全國高等學校學生信息谘詢與(yu) 就業(ye) 指導中心數據統計,2020~2021年全國高校畢業(ye) 生的靈活就業(ye) 率超過16%。靈活就業(ye) 折射出當代大學生的職業(ye) 觀念更加多元。他們(men) 追求“為(wei) 自我實現而工作”,看重工作的自由度和舒適度。
從(cong) 浙江某大學建築專(zhuan) 業(ye) 畢業(ye) 的應屆生孫一超剛當外賣騎手半個(ge) 多月。在他眼中,這份工作“相對自由靈活”,但他也害怕這份工作沒有保障。在采訪中,不少畢業(ye) 生也向記者表達了類似擔憂:靈活就業(ye) 群體(ti) 的職業(ye) 發展和相關(guan) 保障問題怎麽(me) 解決(jue) ?
“與(yu) 傳(chuan) 統勞動關(guan) 係相比,平台企業(ye) 和新就業(ye) 形態勞動者間的勞動關(guan) 係仍有待進一步厘清。如果套用以往的製度安排和政策,會(hui) 造成用工關(guan) 係複雜、社會(hui) 保障不足、就業(ye) 質量需提升等問題。”郭繼強說,這需要引起全社會(hui) 的重視。
去年12月起,省人力社保廳等8部門聯合發布的《浙江省維護新就業(ye) 形態勞動者勞動保障權益實施辦法》正式施行,將新就業(ye) 形態勞動者分為(wei) 勞動關(guan) 係、民事關(guan) 係、不完全符合勞動關(guan) 係3類,分別明確用工法律責任。當勞動者勞動保障權益受損害時,平台企業(ye) 要依法承擔相應責任。
被熱議的“外賣騎手困在係統裏”現象,這份辦法中有了明確規定:平台企業(ye) 要合理管控勞動者在線工作時間,對連續工作超4小時的安排工間休息;對惡劣天氣等特殊情形,采取延長服務時限、限製接單等措施,減少安全事故和職業(ye) 病。
製定算法也不再是企業(ye) “一家之言”。在浙江,企業(ye) 製定修訂直接涉及勞動者權益的製度規則和平台算法時,要充分聽取工會(hui) 或勞動者代表意見建議,將結果公示或告知勞動者,並接受經營所在地人力社保和行業(ye) 主管部門監督。
對孫一超關(guan) 心的保障問題,省人力社保廳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浙江靈活就業(ye) 人員參加職工基本養(yang) 老、基本醫療保險不再受戶籍限製,企業(ye) 應履行為(wei) 勞動者依法繳納社會(hui) 保險費的社會(hui) 責任,並引導督促新就業(ye) 形態勞動者個(ge) 人積極參加社會(hui) 保險,分層分級、應保盡保。對工傷(shang) 問題,平台企業(ye) 要按照《浙江省數字經濟促進條例》相關(guan) 規定,為(wei) 勞動者單險種參加保險。
職業(ye) 生涯需要長久的規劃和努力,就業(ye) 的道路也不止一條。不一樣的求職路背後,是一張張敢於(yu) 追尋夢想的青春臉龐。展望下半年,隨著經濟運行逐漸恢複,就業(ye) 形勢有望繼續改善。
(文中部分受訪者為(wei) 化名)
(記者 錢禕 蔣欣如 徐子淵 李燦)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