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國家氣候中心:7月全國平均高溫日數較常年同期偏多2天

發布時間:2022-08-03 15:43: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8月3日電 國家氣候中心副主任肖潺3日表示,區域性高溫過程持續影響我國。7月,全國平均高溫日數(日最高氣溫≥35℃)5.6天,較常年同期偏多2天,為(wei) 1961年以來曆史同期第2多(僅(jin) 次於(yu) 2017年)。

  中國氣象局3日召開8月新聞發布會(hui) ,發布7月全國天氣氣候特征、8月氣候趨勢預測及防汛減災建議、中國氣候變化藍皮書(shu) (2022),並回答記者提問。

  肖潺介紹7月全國天氣氣候特征及主要氣候事件時指出,7月氣候最顯著的特征就是降水少、氣溫高。根據國家氣候中心統計,7月全國平均降水量96.6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少20.6%,為(wei) 1961年以來曆史同期第2少;西藏、四川、雲(yun) 南均為(wei) 曆史同期最少。7月全國平均氣溫23.2℃,較常年同期偏高1℃,為(wei) 1961年以來曆史同期第2高;全國有245個(ge) 國家氣象站日最高氣溫突破7月曆史極值。主要天氣氣候特征如下:

  一是高溫日數曆史同期第2多,區域性高溫過程持續影響我國。7月,全國平均高溫日數(日最高氣溫≥35℃)5.6天,較常年同期偏多2天,為(wei) 1961年以來曆史同期第2多(僅(jin) 次於(yu) 2017年)。西南地區東(dong) 部、華中、華東(dong) 和華南大部地區以及新疆西南部等地高溫日數較常年同期偏多5~10天,部分地區偏多10天以上。受高溫影響,浙江、上海等南方多地用電創曆史新高,浙江、江蘇、四川等地多人確診熱射病。

  二是西北地區氣象幹旱緩解,南方多地氣象幹旱露頭。7月以來,受溫高雨少影響,西南地區東(dong) 部和南部、西北地區東(dong) 部、華中和華東(dong) 部分地區出現中度及以上氣象幹旱。截至7月31日,華東(dong) 中南部、華中西北部和東(dong) 南部、西南部分地區和華南西部等多地中到重度氣象幹旱露頭並發展,內(nei) 蒙古中東(dong) 部、新疆和西藏中東(dong) 部地區氣象幹旱持續。

  三是北方地區暴雨過程多、極端性強。7月,我國出現6次區域性暴雨過程,其中4次發生在北方,較常年同期偏多1.4次,而南方區域性暴雨過程較常年同期偏少2.1次。北方地區有30個(ge) 國家氣象站日降水量突破7月極值。

  四是生成及登陸台風少,台風“暹芭”登陸強度強。7月,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共有3個(ge) 台風生成,其中3號台風“暹芭”登陸我國,生成及登陸台風數量均比常年同期偏少0.8個(ge) 。“暹芭”(CHABA)是今年首個(ge) 登陸我國的台風,也是1991年以來初台登陸強度位列第4的台風。

  五是強對流天氣頻發,部分地區受災較重。7月,15個(ge) 省(區、市)的部分地區遭受雷電、大風、冰雹等強對流天氣影響,其中甘肅、河南、湖北、江蘇等地災害影響較重。

  7月,全國共發布預警信息6.8萬(wan) 條,同比降低1.45%。其中,高溫紅色預警發布量增幅最大,同比增幅達753%。浙江、四川、陝西高溫紅色預警發布量居前三位,其中,四川連續11天(6日-16日)發布高溫紅色預警,浙江連續10天(20日-29日)發布高溫紅色預警。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