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美好生活 《無障礙環境建設條例》頒布實施十周年
《無障礙環境建設條例》頒布實施十周年 無障礙生活滿足殘疾人對美好生活需求
從(cong) 公共場所隨處可見可觸可使用的坡道、盲文、無障礙衛生間,到智能化無障礙服務平台,再到新聞、體(ti) 育賽事轉播的手語播報係統,北京冬殘奧會(hui) 的無障礙設施和無障礙服務讓來自世界各地的殘疾人運動員感受到中國的溫度、便利和友愛。
“縱觀整個(ge) 冬奧曆程,從(cong) 理念意識到行動規範,從(cong) 頂層設計到落地實施,從(cong) 比賽場館到主辦城市,無障礙環境建設貫穿始終、同步推進,成就有目共睹、成效充分彰顯,留下了寶貴的冬奧遺產(chan) ,成為(wei) 展現大國形象和人權保障成就的亮麗(li) 名片。”中國殘聯無障礙環境建設推進辦公室相關(guan) 負責人在接受《法治日報》記者采訪時說。
北京圍繞冬殘奧會(hui) 進行的無障礙環境建設,是我國打造無障礙環境的一個(ge) 縮影。
今年8月1日,國務院《無障礙環境建設條例》頒布實施十周年。過去一年,各部門、各行業(ye) 、各地區積極貫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無障礙環境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無障礙環境建設條例》,推動無障礙環境建設取得積極進展。
加強法治建設完善政策標準
一年來,法治建設得到加強,無障礙環境建設開創新局麵。
新修訂和出台的體(ti) 育法、職業(ye) 教育法、法律援助法、鄉(xiang) 村振興(xing) 促進法、數據安全法等法律均有無障礙條款。地方無障礙立法不斷推進,僅(jin) 在2021年,就有北京、江蘇、四川、重慶、上海等5個(ge) 省市出台了無障礙地方性法規和規章,深圳市、杭州市、雄安新區也出台了地方性法規和規章,立法理念進步,立法質量明顯提升,為(wei) 全國無障礙環境建設立法提供了地方經驗。
全國各級檢察機關(guan) 廣泛開展無障礙環境建設檢察公益訴訟,推動無障礙環境建設基層自治和行業(ye) 自律,督促政府職能部門依法履職,確保法律法規得到統一正確實施。
與(yu) 此同時,政策標準不斷完善,無障礙環境建設踏上新征程。
國務院連續五年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無障礙環境建設內(nei) 容。隨著國家“十四五”各項政策密集出台,無障礙環境建設全麵融入黨(dang) 和國家發展大局,積極融入城市更新、鄉(xiang) 村振興(xing) 、交通強國、數字化發展、基本公共服務、老齡工作、國民健康、文化旅遊、人權行動等各項事業(ye) 中。
中國殘聯等13部門聯合印發《無障礙環境建設“十四五”實施方案》,細化了“十四五”無障礙環境建設的主要指標。住房和城鄉(xiang) 建設部發布《建築與(yu) 市政工程無障礙通用規範》全文強製性國家標準,並和中國殘聯聯合印發實施該標準的通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中國殘聯聯合發布《關(guan) 於(yu) 推進無障礙環境認證工作的指導意見》,發揮質量認證作用,提高無障礙環境建設質量。中國殘聯、國家發展改革委等6部門聯合印發《關(guan) 於(yu) “十四五”推進困難重度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工作的指導意見》,截至今年6月底,31.66萬(wan) 戶困難重度殘疾人家庭得到改造。
構建無障礙環境建設新格局
一年來,各領域積極推動構建無障礙環境建設新格局。
在建築領域,城市更新、適老化改造、老舊小區改造等工作中同步推進無障礙環境建設,不斷提高各類無障礙設施的覆蓋率。在交通運輸方麵,堅持“人民交通為(wei) 人民”的理念,民航機場、鐵路客運、高速公路、公交、城市軌道交通等領域推廣無障礙交通工具,提升無障礙服務品質,助力交通可持續發展。在信息交流領域,《馬拉喀什條約》在中國落地生效,工信部門持續推動互聯網應用適老化及無障礙改造,消弭數字鴻溝。目前已有452家老年人、殘疾人常用的網站和App完成改造並通過評測。在服務領域,無障礙社會(hui) 服務不斷優(you) 化,基本公共服務可及性不斷提高。在金融行業(ye) ,國家級示範《建設銀行網點-無障礙建設專(zhuan) 項指引》出台,帶動新一輪銀行營業(ye) 網點無障礙高質量建設。
隨著全社會(hui) 的廣泛參與(yu) ,無障礙環境建設展現新氣象。
無障礙環境建設是一項係統工程,隻有全社會(hui) 共同參與(yu) 才能促進高質量發展。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建言獻策、履職盡責,呼籲加快無障礙環境建設立法。市場潛力不斷釋放,無障礙產(chan) 品和服務供給力度持續加大。社會(hui) 活力不斷增強,中國建築學會(hui) 、中國民用機場協會(hui) 成立無障礙專(zhuan) 業(ye) 委員會(hui) ,社會(hui) 團體(ti) 、公益組織、誌願服務參與(yu) 無障礙環境建設的力量日益壯大。中國殘聯建立無障礙體(ti) 驗督導製度,積極推動殘疾人參與(yu) 無障礙環境建設,累計培訓無障礙督導員900多人次,他們(men) 走進大街小巷,積極反映需求,把脈無障礙環境建設,提出管用好用的整改意見。其中2名優(you) 秀督導員被聘為(wei) 北京冬奧會(hui) 的無障礙體(ti) 驗員和監督員,在無障礙環境建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積極投身於(yu) 無障礙理論和實踐研究。目前一共有71家科研院所、高校成立了無障礙智庫,其中,清華大學成立了無障礙發展研究院,南京特殊教育師範學院成立了無障礙管理學院。中國殘聯無障礙環境建設推進辦、北京大學人口研究所組織編寫(xie) 《國家無障礙戰略研究與(yu) 應用叢(cong) 書(shu) 》(第二輯),南京特殊教育師範學院發布全國首部《無障礙環境藍皮書(shu) 》,清華大學領銜主編全國注冊(ce) 建築師繼續教育必修教材《通用無障礙設計》,為(wei) 無障礙環境建設提供理論支撐和實踐指導。
立法固化經驗完善體(ti) 製機製
《無障礙環境建設條例》頒布十周年,無障礙環境建設取得了明顯成就。
中國殘聯無障礙環境建設推進辦公室相關(guan) 負責人坦言,在看到成果斐然和態勢向好的同時,還要清醒地認識到,隨著殘疾人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以及人口老齡化持續加深,人們(men) 對無障礙環境的需求不再是“有沒有”,而是“好不好”,迫切需要更加有力的法律政策,反映客觀規律,回應人民關(guan) 切,適應高質量發展的現實要求。無障礙環境建設仍普遍存在不平衡、不充分、不係統、不規範、不好用、不管用等問題。
為(wei) 做好新時代殘疾人權益保障工作,中國殘聯正在積極配合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開展無障礙環境建設立法,為(wei) 殘疾人參與(yu) 社會(hui) 生活提供更好的立法保障。
前述負責人指出,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在當前推進無障礙環境建設立法的背景下,建議立法重點應聚焦於(yu) 以下幾個(ge) 方麵:提高認識,更新理念,麵向全體(ti) 社會(hui) 成員。總結固化實踐中行之有效的經驗做法,完善體(ti) 製機製。加大無障礙環境建設投入和改造力度,堅決(jue) 遏製增量,逐步消化存量。適應數字化發展趨勢,豐(feng) 富無障礙信息交流內(nei) 容。強化法律責任,確保各項規定得到貫徹執行,讓社會(hui) 大眾(zhong) 共享美好的幸福生活。(記者蒲曉磊)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