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入職不久就離職 如何應對?——團幹部幫扶大學生就業經驗談(四)

發布時間:2022-08-11 15:27: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看到江開入職心儀(yi) 的企業(ye) 並安心埋頭苦幹,蘇州健雄職業(ye) 技術學院(以下簡稱“健雄學院”)智能製造學院團總支書(shu) 記趙璐由衷地高興(xing) ,因為(wei) 曾經,江開是一個(ge) “入職不久就想離職”的“標誌人物”。

  自2013年起趙璐帶教中德雙元製班,至今已畢業(ye) 800餘(yu) 人,就業(ye) 率達到100%。

  團幹部幫扶就業(ye) ,功夫在平時

  江開來自陝西省周至縣,家裏兄弟兩(liang) 人,父母靠種植當地特色獼猴桃等農(nong) 作物維係經濟開支,並供兄弟二人上學。在校期間,江開被學校評定為(wei) 家庭困難學生。

  2019年,江開高考失利,在當地教育局的宣講會(hui) 上了解到“蘇陝幫扶”政策。作為(wei) 蘇州太倉(cang) 市唯一一所高職院校,蘇州健雄職業(ye) 技術學院為(wei) 周至籍學生開辟入學綠色通道,不僅(jin) 學費減免,還精準幫扶就業(ye) 。江開從(cong) 小就對機械感興(xing) 趣,了解到該校政策後,選擇來校學習(xi) 。

  該校教師趙璐還記得,第一次見江開是在學生宿舍。

  “當時,其他學生都去食堂吃飯了,他一個(ge) 人留在宿舍打遊戲。”通過平時的觀察,趙璐發現這個(ge) 陝西大男孩平時少言寡語,與(yu) 本地學生相處也顯得有些“生分”。

  “江開,來到這裏還習(xi) 慣嗎?看你平時不愛說話,是有什麽(me) 不適應嗎?”對於(yu) 老師的關(guan) 心,江開如實回答,自己已經適應。

  “他說自己是‘慢熱型’,所以與(yu) 同學們(men) 交流得少。”趙璐回憶說,當時正好學院組織團體(ti) 操軍(jun) 體(ti) 拳方陣匯報演出,她就鼓勵江開報名參加。在老師的鼓勵下,江開報名參加訓練,並獲得團體(ti) 一等獎。在這個(ge) 過程中,趙璐注意到,江開逐漸愛交流了,臉上的笑容也多了起來。

  “部分來自困難家庭的學生相對敏感,經曆高考失利後情緒更低落,加之從(cong) 周至來到蘇州,周圍是陌生環境,難免會(hui) 有不適應。”趙璐說,作為(wei) 老師需要鼓勵學生多融入集體(ti) ,多參加活動,慢慢地培養(yang) 他們(men) 的自信心。

  之後,江開又先後參加了朗誦比賽、太倉(cang) 本地電視台節目等。到了大二,他還主動參與(yu) 競選學生會(hui) ,成為(wei) 一名團學幹部,“人也越來越開朗”。

  “學生就業(ye) 在畢業(ye) 季,但老師的就業(ye) 幫扶工作是從(cong) 一入學就開始的。”趙璐介紹,作為(wei) 一家高職院校,學校非常注重學生的職前教育,從(cong) 大一開始就會(hui) 組織學生參觀中外資企業(ye) 。“希望他們(men) 盡早對工作有所了解。”趙璐說。

  學校合作教育處教師張秀庭補充說,學校按專(zhuan) 業(ye) 組織學生參觀,每個(ge) 專(zhuan) 業(ye) 的學生最少都能參觀三家企業(ye) ,實地了解當下企業(ye) 的生產(chan) 環境、企業(ye) 文化等。

  “除此之外,我們(men) 從(cong) 大一起還會(hui) 為(wei) 學生安排係統課程——大學生職業(ye) 發展與(yu) 就業(ye) 指導。”張秀庭說,課程貫穿大一到大二,每學期32個(ge) 課時,“學生上課的過程也是對職業(ye) 規劃逐步清晰的過程。”

  在大一下學期,課程側(ce) 重自我認知,幫助學生進一步認識自己的興(xing) 趣、特長等;大二上半學期則更接地氣地為(wei) 學生展示蘇州本地的知名企業(ye) ,讓學生對周邊環境有所了解;大二下半學期就組織企業(ye) 宣講,開展各類職業(ye) 素養(yang) 培訓、職業(ye) 規劃大賽等。

  “每學年學生都要提交一份《職業(ye) 生涯規劃書(shu) 》。”張秀庭解釋,這樣做的目的是讓學生樹立一個(ge) 職業(ye) 目標,反推達到目標需要獲得的技能,幫助學生理清每年要做什麽(me) 。“通過比較,我們(men) 發現大二學生的《職業(ye) 生涯規劃書(shu) 》明顯會(hui) 比大一時候的更具體(ti) 、更清晰。”他說。

  為(wei) 學生明方向 選定技能成才路

  據了解,從(cong) 2006年起,健雄學院與(yu) 舍弗勒大中華區培訓中心啟動雙元製學徒培養(yang) 項目,實行“訂單式”培養(yang) ,2007年組建了第一屆中德雙元製班。除了正常理論學習(xi) 外,更側(ce) 重學生的實操訓練。

  “從(cong) 早上8點半到下午5點,中德班的學生按照企業(ye) 的工作時間在培訓中心開展實操訓練,通過雙向選擇被德企選拔中的學徒寒暑假要到企業(ye) 在崗學習(xi) 。”趙璐介紹說,經過中德班培養(yang) 出來的學生動手能力強,畢業(ye) 後幾乎都被德資企業(ye) 招走。

  2019年末,又到新一屆中德班宣講時間,不少同學都想報名參加,可趙璐發現江開卻沒急著交報名表。

  “我知道,他當初來學校就是奔著中德班來的,就問他為(wei) 什麽(me) 沒交。”趙璐說,原來江開家人希望他參加專(zhuan) 轉本考試,獲取本科學曆。麵對父母的期待,江開猶豫了。

  了解到情況後,趙璐向江開提了一個(ge) 問題:“是否能一心一意地用剩餘(yu) 的時間專(zhuan) 心準備轉本考試?”

  這名已經累計帶教8屆學生的團幹部尊重學生就業(ye) 或轉本的任何選擇,但她也希望學生能考慮清楚。她向江開說明,有2/3左右的學生轉本考試無法成功“上岸”,希望他考慮清楚不要盲目跟風。

  “部分學生麵對選擇什麽(me) 都想要,既想要高標準的實操訓練,又不想放棄升學機會(hui) 。”趙璐說,在她看來,江開屬於(yu) 吃苦耐勞的學生,更適合加入中德班。

  在與(yu) 江開談完沒多久,江開決(jue) 定遵從(cong) 自己的想法,趕在截止期前提交了報名表。最終,他以小組第一的專(zhuan) 業(ye) 課成績績點和成長學分順利被選拔進入中德班。

  趙璐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雖然中德班並不是蘇德合資企業(ye) 招聘的唯一途徑,但與(yu) 其他招聘途徑相比,中德班學生是按照德國方式接受了係統的學徒製培養(yang) ,公司更看重親(qin) 手培養(yang) 出的技能人才。

  麵對枯燥的流水作業(ye) 要跳槽 心結如何解

  每一年的新一屆中德班開始組建,就會(hui) 有德資企業(ye) 陸續來校招聘。

  江開上大二時,寶得流體(ti) 控製(蘇州)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寶得公司”)來校招聘,這是一家即將來太倉(cang) 建廠的企業(ye) ,除了常規待遇,公司還為(wei) 員工提供雙人間公寓,這讓包括江開在內(nei) 的學生們(men) “心動”。

  每當有企業(ye) 招聘,學校都會(hui) 組織學生應聘培訓。

  “我們(men) 會(hui) 統一學生的簡曆模板,組織專(zhuan) 業(ye) 老師指導製作簡曆與(yu) 麵試。”趙璐說,“憑著大一開始鍛煉出的自信,江開給麵試員留下深刻印象,連同其他幾人順利成為(wei) 寶得公司的學徒。”

  據了解,成為(wei) 學徒並不意味著就一定能入職該公司,最終還需要拿到學校畢業(ye) 證以及通過德國AHK畢業(ye) 考試證書(shu) (試卷由德國出題)。

  不過,就在決(jue) 定進入德資企業(ye) 之前,新的問題出現了。起初在德國企業(ye) 做學徒,學生們(men) 好奇心強,工作熱情高,但當工作的新鮮勁兒(er) 散去,迎接他們(men) 的是日複一日的重複性勞動,無聊、迷茫感開始在這群“準職場萌新”身上發酵。

  忽然有一天,江開找到趙璐。

  “老師,我不想在這幹了。”江開說。

  “怎麽(me) 了?”趙璐問。

  “我們(men) 每天就是從(cong) 倉(cang) 庫拿來物料組裝各種型號的閥,就是簡單的操作工。幹到最後學不到任何東(dong) 西。”

  聽完江開的解釋,趙璐知道學生們(men) 正在經曆每個(ge) 人都會(hui) 經曆的疲憊期。

  “德國企業(ye) 看重學生的工作態度,他們(men) 就希望員工能認真專(zhuan) 注地完成每一項工作。有時候,學生們(men) 會(hui) 覺得重複。”

  記者了解到,事實上,這種現象不是蘇州健雄職業(ye) 技術學院一所學校學生的感受。

  健雄學院學生工作處副處長沈曉婷表示,不少剛畢業(ye) 的大學生都會(hui) 遇到這樣的情況,職場新鮮期過去後,覺得工作無聊、重複,自己學不到技能和本領,產(chan) 生跳槽離開的想法,這實際上成為(wei) “就業(ye) 難”問題加劇的重要原因之一。

  “與(yu) 多姿多彩的校園生活相比,社會(hui) 工作尤其是技術型工作顯得很單調,學生有這樣的想法是可以理解的。但有些學生貿然地選擇離職、跳槽,也對他們(men) 的職業(ye) 發展帶來影響。”

  趙璐聽了江開的想法,並沒有著急做他的思想工作,而是讓他注意休息,調整狀態。

  其實,對於(yu) “簡單重複的崗位到底值不值得留下”這個(ge) 問題,趙璐有自己的認識。她從(cong) 學校心理谘詢師處了解到,簡單重複工作背後蘊含著“操作技能形成”的大道理。

  心理學的權威研究早已得出結論,要習(xi) 得一項操作技能,需要通過認知-聯係形成-自動化3個(ge) 階段。簡單重複的工作的最終目的是專(zhuan) 業(ye) 技能的熟練和基本技能職業(ye) 素養(yang) 的習(xi) 得。明白了這點後,趙璐對如何陪伴學生度過“職場磨合期”,有了更多的認識。

  不久後,趙璐主動找到江開,告訴他這是很多人都會(hui) 有的想法,“我不會(hui) 給學生現成的答案,畢竟麵對這樣的情況,不同人不同選擇,產(chan) 生的結果有好有壞”。

  從(cong) 長遠來看,德資企業(ye) 的離職率並不高,不少學生經過一番曆練,都在企業(ye) 裏得到很好的發展。聽了趙璐講述的一個(ge) 個(ge) 案例,江開逐漸有了自己的判斷。

  心態穩定下來,江開對工作更加專(zhuan) 注。他仔細了解產(chan) 品的生產(chan) 加工工藝和流程,認真工作,在裝調過程中也遇到一些挑戰,比如一些較小零件的加工、返修、焊接精度等,以及關(guan) 鍵位置的組裝要求等,他都通過向現場老師傅取經和找學校老師幫助解決(jue) 問題,並及時總結經驗,工作業(ye) 績也得到了部門的認可。

  趙璐還說到另外一個(ge) 情況,除了工作重複外,也有學生因為(wei) 德資企業(ye) 實習(xi) 工資少,動了離開的念頭。

  “遇到這種情況,我會(hui) 與(yu) 學生一起對比薪資與(yu) 勞動強度,培養(yang) 期的學徒在德資企業(ye) 是不允許參與(yu) 生產(chan) 的,同時嚴(yan) 格按照8小時工作製度,因此與(yu) 部分實行三班倒的公司相比,薪資就顯得低一些。”趙璐說。

  從(cong) 入學開始的鼓勵算起,江開是在趙璐的關(guan) 注下一路成長起來的。如今,江開已經成為(wei) 學校名人,今年5月央視《下一站出口》紀錄片攝製小組通過麵試選拔他為(wei) 蘇州太倉(cang) 站職教典型人物。同時受到他的影響,江開的弟弟也於(yu) 2020年入讀蘇州健雄職業(ye) 技術學院,並入選中德雙元製班。

  健雄學院合作教育處負責人高飛表示:中德雙元製學徒班是健雄學院錨定“新時代產(chan) 業(ye) 技術工人”人才培養(yang) 目標實施的校企聯合培養(yang) 項目,有了各位團幹部、輔導員的“精準就業(ye) 幫扶”,項目實現了“招生即招工、進校即進企、畢業(ye) 即就業(ye) 、就業(ye) 即職業(ye) ”的校企無縫對接。

  據團團微就業(ye) 平台數據顯示,2022年健雄學院由團委負責人牽頭,聯動學院團總支書(shu) 記、就業(ye) 輔導員等,對21名低收入、孤殘家庭學生進行結對精準幫扶,目前所有學生均找到理想工作。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楊寶光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 常邦麗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