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著粉、明星粉、劇粉又掐起來了
◎韓思琪
改編自長洱同名小說的《天才基本法》,在原著書(shu) 粉與(yu) 明星粉及劇粉互相的“隔空喊話”中收官了,這兩(liang) 個(ge) 群體(ti) 打起來的點主要集中在:《天才基本法》是不是“魔改”了?
打一星的原著黨(dang) 作痛心疾首狀:“IP改編也要講點基本法!”他們(men) 的要求並非照搬還原:“小說和影視作品表現形式和方式很不一樣,適當的調整和改編是必要的。”“但是最基本的,一個(ge) 故事要有邏輯,人物關(guan) 係要有邏輯,人物行為(wei) 要有邏輯,人物的情緒也要有邏輯!”——認為(wei) 改編後改編邏輯不通暢。“原著的立意不好嗎?邏輯不順暢嗎?人設不豐(feng) 滿嗎?編劇你真的看懂了嗎?”——或是認為(wei) 改編將原故事的厚度、立體(ti) 度與(yu) 複雜程度都削薄了。
另一邊的五星擁護者,則堅決(jue) 捍衛影視改編的“獨立權”:“確實,相較於(yu) 原著它改動了很多,甚至一些基礎設定如穿越方式、目的、人數等也改了,但它的改動是邏輯自恰的。完全可以把原著和劇作割裂來看,或者把劇看做是一部借用一些設定的同人作品。”
爭(zheng) 議的“表”,看起來是一個(ge) 還原度的問題——是否忠於(yu) 原著,進一步說,是否精準捏住了長洱原著小說的“核”。
那麽(me) ,這個(ge) “核”是什麽(me) 呢?
《天才基本法》的故事其實並不複雜。少女林朝夕活在父親(qin) 林兆生和初戀裴之兩(liang) 位數學天才的陰影下,一度掩埋了自己對數學的熱愛,直到經曆了雙時空之旅,她在父親(qin) 老林的引領以及裴之的幫助下重拾信心,與(yu) 夥(huo) 伴們(men) 並肩作戰,為(wei) 了追尋真理與(yu) 愛而拚盡全力。
盡管涉及了平行時空、時空穿越的設定,但穿越的設定遠沒有小說中的奧數解題燒腦,與(yu) 《想見你》的隨身聽和《一閃一閃亮星星》的手機短信類似,《天才基本法》的穿越媒介是塗掉牆上的數學公式E=mc2。兩(liang) 個(ge) 平行時空的對比也被可愛地指代為(wei) 草莓世界和芝士世界,其中,草莓世界是現實世界,芝士世界則是女主林朝夕三次穿越到的平行世界。
作為(wei) 《天才基本法》的第一主角,林朝夕卻不是一個(ge) 天賦意義(yi) 上的“天才”——付出努力獲得的效益遠高於(yu) 普通人的天才。但在她的生活裏,父親(qin) 老林和暗戀的對象裴之都是不折不扣的數學天才,在經年累月近距離的降維打擊下,她的“一般優(you) 秀”被襯得像“地才”,林朝夕業(ye) 已失去了正確測量和客觀評估自我成就與(yu) 價(jia) 值的尺子。所以故事的開始,她在躺平甘於(yu) 平庸,還是堅持但是痛苦的選擇裏搖擺。
如果,你不是天賦者,是否還要堅持?
如果,你是天賦者,是否就能免於(yu) 遭遇生活裏的一切暗礁與(yu) 厄運?
三次穿越,兩(liang) 個(ge) 時空,通過質能方程的鑰匙,林朝夕的糾結與(yu) 矛盾,被作者直觀地翻譯成了三道題:
“該不該堅持想過放棄但並不想真的放棄的東(dong) 西?”
“一個(ge) 智商中上的普通人怎樣達到天才的成績?”
“我們(men) 要給自己的人生怎樣的解答?”
從(cong) 認知自我,到處理自我與(yu) 世界的關(guan) 係。在《天才基本法》的框架中,天才需要“一以貫之的努力,不得懈怠的人生”。而普通人想要達到天才的成績,大概是要直麵不安,一次次與(yu) 之對抗,輸少算贏,靠一次次勝率的積累最終帶來的改變。
即便天才如老林和裴之,他們(men) 的生活經曆展示了:仍有天賦無法處理的命題。智商上的能力或許可以轉化為(wei) “知本家”,進而擁有部分抵抗生活不確定性風險的資本,然而,在命運的隨機數麵前,他們(men) 不一定會(hui) 比普通人經受更少的磋磨,不一定可以免於(yu) 厄運,更不一定能夠閃避終生之憾。而可以對衝(chong) 厄運的,不是智商,而是在研究中找到的快樂(le) 與(yu) 純粹理想。
這種“信”,才是《天才基本法》最堅實的“核”:為(wei) 了一個(ge) 信仰可以百分之百投入、慷慨激昂,從(cong) 始至終貫穿人的一生,生命仿佛有了一個(ge) 主線、一個(ge) 中軸。
所以說,比起硬核地討論“穿越”的可行性,小說《天才基本法》更想展開講的是如果人可以如同一部遊戲中的存檔,交換外部世界的參數,在草莓味的選擇和芝士味的對照中,“人的每一念選擇,都會(hui) 造就不同的世界。就像買(mai) 蛋糕,有草莓味和芝士味的,每一個(ge) 選擇都會(hui) 有不同的發展。”小說讓林朝夕完成的“成長”,並不是一個(ge) “男頻爽文”式的升級腳本,也並非僅(jin) 為(wei) 彌補遺憾圓夢一場,而是與(yu) 自我的和解——即便“地才”又何妨?也能在熱愛中找到“自我”,完成成長。
這就涉及了書(shu) 粉與(yu) 劇粉巨大分歧的“裏”——對於(yu) 小說《天才基本法》氣質的理解不同,進而影響了編導如何下刀去裁剪人物、拚貼故事。
導演沈嚴(yan) 曾這樣解釋自己改動劇情的理由:“穿越的人生是一個(ge) 作弊的人生。所有穿越小說、穿越劇最好看的部分就是你拿著作弊的東(dong) 西,去改變這個(ge) 世界的結果。人,始終要麵對現實的世界。”確實,這段話固然十分正確。但是也能看出導演這樣理解時空穿越,仍是在一種典型的“男頻爽文”思維下看待穿越——穿越,是借由不可能之工具完成的一次虛幻的勝利,進而對穿越不自覺地審判為(wei) 對現實的一種逃避。
可問題正出在這裏,導演沒能真正理解《天才基本法》設置平行時空的意義(yi) 。如果芝士味選擇的意義(yi) 僅(jin) 被理解成人生的“作弊器”,那麽(me) ,林朝夕在兩(liang) 個(ge) 世界之間完成的自我對話、她主動的選擇,就自然地被蒙上了一絲(si) “逃避”的底色。在這種底層邏輯之上建造的角色合法性,林朝夕穿越的動機不是成全自己,而是關(guan) 心自己牽掛的人,她個(ge) 人的努力都更像是一係列巧合堆砌。
因而,《天才基本法》的故事之主語,微妙地從(cong) 林朝夕改為(wei) 了在老林和裴之引導下的林朝夕。她從(cong) 小說中倔強、有堅持,到向現實妥協的搖擺形象,被改編成了影視劇中叛逆、頹喪(sang) ,需要被引導的工具人。而張子楓的表演與(yu) 她在媒介中“國民女兒(er) ”的形象一並,都讓劇版林朝夕被呈現為(wei) 一個(ge) 高考前叛逆期的女孩,與(yu) 隔壁的家庭倫(lun) 理劇的氣質差別並不大。
尤其,配合這種人物設定的改動,後麵的劇情加入了不輕分量的親(qin) 情與(yu) 愛情線,讓原著的高概念與(yu) 奇幻設定最終嫁接在家庭倫(lun) 理類型之上了。或者說,這些生活流的情節,最終衝(chong) 淡了那些有關(guan) 個(ge) 人道路與(yu) 人生選擇的深刻探討。如此雜糅的操作,或許有出於(yu) 籠絡更廣受眾(zhong) 、從(cong) 言情劇中搶觀眾(zhong) 的考量,也有希望對衝(chong) 風險的野心。
Netflix是讓類型化找到它的受眾(zhong) ,用算法推薦做好用戶訂閱和留存,通過分散投資平衡大片與(yu) 普通劇集的風險。《天才基本法》的改編倘若隻有劇粉買(mai) 單,並不意味著觀眾(zhong) 接受度的提高,而隻能證明看劇的絕對人數在減少。擴大觀眾(zhong) 盤從(cong) 來不是一道機械的加法題:多一個(ge) 元素便多一群受眾(zhong) ,相反,“想要通吃”的策略,很可能會(hui) 讓一部優(you) 質IP被磨平成一部平庸的、同質化的“可追的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