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水利部:長江流域旱情可能持續發展

發布時間:2022-08-16 10:26:00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水利部昨天(15日)發布消息,7月份以來,長江流域降雨量較常年同期偏少四成,為(wei) 1961年以來同期最少,江河來水也偏少兩(liang) 到八成。據氣象水文預測,長江流域旱情可能持續發展。

  截至目前,長江流域部分地區連續無雨日超過20天;流域大部高溫日超過15天,中下遊部分地區超過30天。長江幹流及洞庭湖、鄱陽湖水位較常年同期偏低4.5~6.0米,均為(wei) 有實測記錄以來同期最低。受降雨偏少和持續高溫共同影響,長江流域四川、重慶、湖北、湖南、安徽、江西等6省市耕地受旱麵積967萬(wan) 畝(mu) ,有83萬(wan) 人、16萬(wan) 頭大牲畜因旱供水受到影響。

  水利部新聞發言人 水旱災害防禦司副司長 王章立:(目前)長江流域大中型水庫蓄水情況總體(ti) 較好,上中遊51座主要水庫可用水量402億(yi) 立方米,但蓄水量較去年同期偏少5%,有180多座中小型水庫水位低於(yu) 或接近死水位,特別是一些小型水庫及山塘蓄水嚴(yan) 重不足。

  為(wei) 積極應對長江流域旱情,水利部已派出3個(ge) 工作組赴旱區協助指導,按照一庫一策、一村一策,切實落實抗旱保供水措施和兜底方案。並科學調度水利工程,確保群眾(zhong) 飲水安全,保障大牲畜飲水和農(nong) 作物時令灌溉用水需求。

  水利部新聞發言人 水旱災害防禦司副司長 王章立:針對可能出現的旱情,提前謀劃長江中上遊三峽、丹江口等51座主要水庫蓄水調度,為(wei) 抗旱儲(chu) 備水源,適時為(wei) 下遊補水,減輕幹旱影響和損失。

  水利部農(nong) 村水利水電灌溉節水處處長王歡經過積極應對,目前四川等6省份已灌溉農(nong) 田1億(yi) 多畝(mu) ,農(nong) 作物受災麵積得到有效控製,特別是實施了續建配套和現代化改造的大中型灌區,灌溉保證程度進一步提高。

  (總台央視記者 周偉(wei) 陳博 宇翔 建啟)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