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刊發文章:走出中國特色知識產權發展之路
新華社北京8月15日電 8月15日出版的2022年第33期《瞭望》新聞周刊在“治國理政紀事”專(zhuan) 欄中刊發了記者王琳琳、董雪、吳慧珺采寫(xie) 的報道《走出中國特色知識產(chan) 權發展之路》。摘要如下: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保護知識產(chan) 權就是保護創新。
來自世界知識產(chan) 權組織的報告顯示,我國全球創新指數排名已由第35位提升至第12位,位居中等收入經濟體(ti) 之首,是世界上進步最快的國家之一,《專(zhuan) 利合作條約》(PCT)國際專(zhuan) 利申請量連續三年位居世界首位,進入全球百強的科技集群數量躍居全球第二。
從(cong) 無到有、由弱變強、由多向優(you) ,我國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知識產(chan) 權發展之路。
加強頂層設計,製度建設加速推進。2021年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知識產(chan) 權強國建設綱要(2021—2035年)》,為(wei) 我國加快建設知識產(chan) 權強國作出全麵部署。
立法修法審判,持續夯實法治保障。過去十年,我國通過編纂民法典為(wei) 保護知識產(chan) 權提供基礎性法律依據,修改專(zhuan) 利法、商標法、著作權法等涉知識產(chan) 權法律,建立知識產(chan) 權侵權懲罰性賠償(chang) 製度,提出加快大數據、人工智能、基因技術等新領域新業(ye) 態知識產(chan) 權立法。
深化機構改革,實現集中統一管理。2018年,我國組建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重新組建國家知識產(chan) 權局,實現專(zhuan) 利、商標、原產(chan) 地地理標誌等知識產(chan) 權類別的集中統一管理。
從(cong) 一首歌曲、一篇文章,到一項專(zhuan) 利、一個(ge) 地理標誌……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全社會(hui) 版權意識、品牌觀念愈加提升,越來越多的創新成果通過知識產(chan) 權運用獲得實際價(jia) 值。
激發全社會(hui) 創新活力。數據顯示,2022年上半年,我國知識產(chan) 權高質量創造關(guan) 鍵指標穩中有進——發明專(zhuan) 利授權39.3萬(wan) 件,受理PCT國際專(zhuan) 利申請3.3萬(wan) 件;我國發明專(zhuan) 利有效量為(wei) 390.6萬(wan) 件,同比增長17.5%。
營造高效平等市場環境。針對群眾(zhong) 反映強烈、社會(hui) 輿論關(guan) 注、侵權假冒多發的重點領域和區域,我國不斷推進法律有效實施,提高知識產(chan) 權審判質量和效率,堅決(jue) 依法懲處侵犯知識產(chan) 權行為(wei) ,營造公開透明、高效平等的市場環境。
支撐實體(ti) 經濟創新發展。因草莓種植而聞名的安徽省合肥市長豐(feng) 縣,2007年被授予“長豐(feng) 草莓”地理標誌證明商標稱號。如今,長豐(feng) 縣草莓種植麵積穩定在21萬(wan) 畝(mu) ,年總產(chan) 量突破35萬(wan) 噸,產(chan) 值達73億(yi) 元,形成了“長豐(feng) 紅玉”等多個(ge) 自主品種。
在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理念引領下,我國正在統籌推進知識產(chan) 權領域國際合作和競爭(zheng) ,深度參與(yu) 世界知識產(chan) 權組織框架下的全球知識產(chan) 權治理,推動完善知識產(chan) 權及相關(guan) 國際貿易、國際投資等國際規則和標準,推動全球知識產(chan) 權治理體(ti) 製向著更加公正合理方向發展。
2020年4月28日,在中國簽署的知識產(chan) 權國際條約《視聽表演北京條約》生效,為(wei) 保障各國表演者著作權作出了中國貢獻。
2021年3月,中歐地理標誌協定正式生效實施,許多國家名優(you) 農(nong) 產(chan) 品被列入受保護地理標誌,眾(zhong) 多地理標誌產(chan) 品實現高水平互認互保。
2021年,我國與(yu)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知識產(chan) 權布局實現雙向加強,我國企業(ye) 在沿線國家專(zhuan) 利申請公開量和授權量同比分別增長29.4%和15.3%;沿線國家在華發明專(zhuan) 利申請和授權同比分別增長7.7%和18.1%……中國知識產(chan) 權保護國際影響力顯著提升。
麵向未來,奮力開啟知識產(chan) 權強國建設新征程,我國將堅持走國際合作開放發展之路,從(cong) 知識產(chan) 權國際規則的學習(xi) 者、遵循者向參與(yu) 者、引領者轉變,為(wei) 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提供更多有力支撐,為(wei) 全球知識產(chan) 權治理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