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高校黨史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
作者:韓昀(華僑(qiao) 大學馬克思主義(yi) 學院講師)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曆來重視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宣傳(chuan)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先後在不同場合多次就黨(dang) 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hui) 主義(yi) 發展史學習(xi) 教育宣傳(chuan) 提出明確要求,而且特別強調要抓好青少年學習(xi) 教育。高校作為(wei) 教書(shu) 育人的重要陣地,必須認真貫徹黨(dang) 中央對黨(dang) 史總結、學習(xi) 、教育、宣傳(chuan) 的要求,推進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常態化長效化,不斷鞏固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成果。
高校推進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常態化長效化的重要價(jia) 值
有利於(yu) 夯實青年學生的信仰之基。“曆史是最好的教科書(shu) ,也是最好的清醒劑”。高校不斷推進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常態化長效化,能有效鞏固拓展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成果,使學生在不斷深化的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中感受一代代共產(chan) 黨(dang) 人奮鬥拚搏的精神,明晰黨(dang) 在百年奮鬥曆程中對初心和使命的遵守踐行,繼而能夠知史愛黨(dang) 、知史愛國,增強投身於(yu) 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中國夢的勇氣和力量。同時也能在批判錯誤社會(hui) 思潮中幫助青年學生樹立正確曆史觀。在社交媒體(ti) 時代,形形色色的錯誤社會(hui) 思潮不斷影響和侵蝕著學生對曆史問題的正確認識。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具有強大的正本清源功能,既能從(cong) 學理上揭露錯誤社會(hui) 思潮的本質,培養(yang) 和提升學生辨析和抵製錯誤社會(hui) 思潮的能力,又能有力回擊各種錯誤社會(hui) 思潮對黨(dang) 史的隨意化、碎片化解讀,幫助學生從(cong) 真實準確的史料和深入細致的研究出發得出正確曆史結論。
有助於(yu) 培養(yang) 高素質的時代新人。培養(yang) 社會(hui) 主義(yi) 的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是高校的主要任務。推進高校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常態化長效化,是為(wei) 了讓學生在了解黨(dang) 史知識的基礎上進一步學會(hui) 以史鑒今。此外,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對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jia) 值觀也具有重要意義(yi) 。講清黨(dang) 在百年曆程中對曆史大勢和時代潮流的順應和把握,分析不同曆史階段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政策主張、道路選擇和實踐方法,幫助學生認識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的曆史必然性,可使學生在把握和遵循曆史發展規律基礎上順勢而為(wei) 、奮發有為(wei) ,為(wei) 實現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
高校推進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常態化長效化的實踐路徑
首先,要建立體(ti) 係性的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內(nei) 容來保障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質量。當前,高校關(guan) 於(yu) 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工作的分工還有待進一步製度化體(ti) 係化,致使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內(nei) 容尚存在零碎化、重複化、簡單化的情況。為(wei) 此,高校應積極加強和完善頂層設計,建立整體(ti) 性黨(dang) 史講授規劃,合理分配黨(dang) 史教學內(nei) 容,從(cong) 不同層麵為(wei) 學生厘清黨(dang) 史的理論邏輯、現實邏輯和曆史邏輯,從(cong) 不同維度為(wei) 學生講解黨(dang) 的理論探索史、革命奮鬥史和自身建設史,形成教育合力,幫助學生形成對黨(dang) 史的全景式認識,抓住黨(dang) 曆史發展的主題、主流和主線,把握曆史發展的總體(ti) 趨勢。此外,還要在講授黨(dang) 史相關(guan) 教材內(nei) 容的同時立足實踐,不斷豐(feng) 富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內(nei) 容。就此,主要可從(cong) 三方麵著手進行拓展。
一要將宏觀敘事和微觀描述相結合,運用革命先輩的奮鬥經曆和曆史事件的生動細節印證和豐(feng) 富相關(guan) 理論內(nei) 容,在確保教育深刻性的同時增強學生對黨(dang) 史內(nei) 容的理解力和接受度。二要使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契合學生的真正訴求,運用黨(dang) 史內(nei) 容對學生有興(xing) 趣或有困惑的熱點和重點問題予以回應,組織學生進行深入探討,從(cong) 而深化學生對相關(guan) 內(nei) 容的記憶和理解。三要注重挖掘黨(dang) 史的時代內(nei) 涵,將黨(dang) 帶領人民奮鬥取得的最新曆史成就納入講授之中,努力增強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的時代性、生動性、鮮活性。
其次,要創新教育教學方法激發學生黨(dang) 史學習(xi) 熱情。提升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效果,必須要充分重視大學生的主體(ti) 地位,著力提升親(qin) 和力和針對性。長期以來,高校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多以教師課堂講解為(wei) 主,一定程度上導致了學生參與(yu) 感不強、“人在心不在”。鑒於(yu) 此,高校應不斷創新教學方法來調動學生學習(xi) 積極性,促使學生變“被動記”為(wei) “主動學”。
一是可運用專(zhuan) 題講解的方法開展教育。既可以圍繞穀文昌、焦裕祿、楊善洲等黨(dang) 員代表的感人故事和崇高精神進行專(zhuan) 題講演,也可以圍繞黨(dang) 帶領人民在經濟、政治、文化、生態等具體(ti) 領域取得的重要成就進行主題匯報,引導學生從(cong) 感性和理性的雙重層麵加深對黨(dang) 的先進性的認同,認識到黨(dang) 的領導的偉(wei) 大。二是開展組織形式多樣的黨(dang) 史學習(xi) 活動。高校應積極推動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和時代熱點相結合,讓學生以“劇中人”的視角更深刻地領悟黨(dang) 史。例如,可開展階段性黨(dang) 史知識競賽讓學生主動強化學習(xi) 過的相關(guan) 黨(dang) 史知識,體(ti) 驗到黨(dang) 史學習(xi) 的趣味性和競爭(zheng) 性;也可以運用角色扮演的形式,讓同學們(men) 以革命先輩的身份親(qin) 身組織和經曆具有裏程碑意義(yi) 的重大黨(dang) 史事件;還可運用高校所在省市的紅色文化資源,組織學生瞻仰革命遺址、參觀紅色景點,切身體(ti) 悟革命傳(chuan) 統,繼承和發揚革命精神等。還應注意的是,麵對當前信息化的時代背景,在創新教學方式的同時必須有效運用以“兩(liang) 微一端”為(wei) 代表的新媒體(ti) 渠道和手段,增強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的大眾(zhong) 化和有效性。
最後,要采取引導和說服的方式提升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效果。立德樹人是高校的立身之本。當前高校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著盲目說教的現象和問題,即將黨(dang) 史知識當成既定結論,讓學生背會(hui) 記住就算了事,這樣做不僅(jin) 導致學生學習(xi) 效果欠佳,甚至會(hui) 引發少部分學生的排斥和逆反心理。因此,高校在推進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常態化長效化的過程中,應不斷推進過程性原則,讓學生了解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並運用自己的思維活動真正參與(yu) 到黨(dang) 史認知過程,“學懂弄通黨(dang) 百年奮鬥的光輝曆程,學懂弄通黨(dang) 堅守初心使命的執著奮鬥,學懂弄通黨(dang) 百年奮鬥的曆史意義(yi) 和曆史經驗,學懂弄通以史為(wei) 鑒、開創未來的重要要求”。同時,采用引導和說服的方式也意味著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不能就史論史,而要在講授黨(dang) 史知識的同時注重價(jia) 值觀引領,將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和黨(dang) 和國家的現實發展和未來走向結合起來,聯通曆史、現實與(yu) 未來,引導學生在史今對比中真切感知今日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在中西對比中深刻明晰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的鮮明優(you) 勢,在不忘昨天苦難輝煌的同時,無愧今天的使命擔當,不負明天的偉(wei) 大夢想。
【本文為(wei) 華僑(qiao) 大學高層次人才科研啟動項目(項目編號:17SKBS216)的階段性成果】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