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零容忍”態度嚴厲打擊假冒“綠色食品”行為
日前,上海警方通報了一起假冒“綠色食品”證明商標案,引起社會(hui) 廣泛關(guan) 注。犯罪嫌疑人鄧某等人為(wei) 牟取非法利益,在未經授權許可的情況下,非法印製假冒“綠色食品”證明商標,並將其貼附於(yu) 普通農(nong) 產(chan) 品外包裝,以虛增農(nong) 產(chan) 品質量等級,抬高價(jia) 格對外銷售。該案中,警方查獲假冒“綠色食品”證明商標30餘(yu) 萬(wan) 隻,涉案銷售金額200餘(yu) 萬(wan) 元。據悉,這是全國首例假冒“綠色食品”證明商標案。
隨著人們(men) 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消費理念也在持續轉變。飲食消費方麵,當前已開始由數量消費型向質量消費型轉變,由吃得飽、吃得好向吃得營養(yang) 、吃得安全轉變。於(yu) 是,無汙染、安全健康的綠色食品成為(wei) 時尚,越來越受到人們(men) 的青睞。
所謂綠色食品,是指產(chan) 自優(you) 良生態環境、按照綠色食品標準生產(chan) 、實行“從(cong) 土地到餐桌”全程質量控製,按照規定程序獲得綠色食品標誌使用權的安全、優(you) 質食用農(nong) 產(chan) 品及相關(guan) 產(chan) 品。從(cong) 這一定義(yi) 看,並不是什麽(me) 食品都可以“綠色”相稱,成為(wei) 綠色食品需要達到一定的條件,滿足一係列標準要求。這些標準包括產(chan) 地環境標準、生產(chan) 技術標準、產(chan) 品標準、包裝儲(chu) 運標準等。以產(chan) 品標準為(wei) 例,綠色食品對食品的外觀品質、營養(yang) 品質、衛生品質等均有相關(guan) 要求,特別是衛生品質要求高於(yu) 國家現行標準,主要表現在對農(nong) 藥殘留和重金屬的檢測項目種類多、指標嚴(yan) 。
最能體(ti) 現綠色食品高品質的,是其實行“從(cong) 土地到餐桌”全程質量控製。目前,我國綠色食品推行“兩(liang) 端監測、過程控製、質量認證、標識管理”的質量安全保障製度,重點監控4個(ge) 環節:產(chan) 地環境監控,由環境監測機構依據環境質量標準對產(chan) 品及原料產(chan) 地環境實施監測和評價(jia) ;生產(chan) 過程管理,要求農(nong) 戶和企業(ye) 嚴(yan) 格按照生產(chan) 操作規程和技術標準組織生產(chan) ;產(chan) 品質量檢測,由產(chan) 品檢測機構依據產(chan) 品質量標準對產(chan) 品實施檢測;包裝標識規範,要求產(chan) 品包裝標識符合相關(guan) 設計規範。
綠色食品滿足食品質量安全更高層次的需求,其生產(chan) 過程又有巨大投入,因而便具有一個(ge) 明顯特點:售價(jia) 較高。而高售價(jia) 意味著高利潤,這也容易讓一些人動起歪腦筋:用普通農(nong) 產(chan) 品及相關(guan) 食品假冒綠色食品。為(wei) 了規範綠色食品市場,我國探索推行了“綠色食品”證明商標製度。1992年,“綠色食品”被正式核準注冊(ce) 為(wei) 我國第一例證明商標,成為(wei) 對商品或服務的原產(chan) 地、原料、製造方法、質量或者其他特定品質的證明標誌。根據相關(guan) 規定,農(nong) 產(chan) 品生產(chan) 企業(ye) 經相關(guan) 部門檢測審核並取得授權後,可在其生產(chan) 的農(nong) 產(chan) 品外包裝上使用“綠色食品”證明商標。
實踐表明,“綠色食品”證明商標製度對規範綠色食品生產(chan) 經營行為(wei) ,促進綠色食品市場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然而,該市場一直存在“綠色食品”證明商標使用不規範、假冒“綠色食品”證明商標等亂(luan) 象。普通農(nong) 產(chan) 品貼上非法印製的“綠色食品”標簽後以高價(jia) 銷售,這是一種價(jia) 格欺詐行為(wei) ,不僅(jin) 讓購買(mai) 此類產(chan) 品的消費者遭受經濟損失,還可能讓其承受由此帶來的健康安全風險。而且,假冒“綠色食品”是一種不正當競爭(zheng) 行為(wei) ,不僅(jin) 會(hui) 擾亂(luan) 正常的市場管理秩序,還會(hui) 對真正的綠色食品造成衝(chong) 擊,影響整個(ge) 行業(ye) 和市場發展。
無論是從(cong) 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角度,還是從(cong) 維護市場秩序角度,相關(guan) 部門都應當以“零容忍”的態度嚴(yan) 厲打擊假冒“綠色食品”證明商標行為(wei) 。市場上假冒“綠色食品”打而不絕,表明相關(guan) 管理還存在不足。因此,必須完善綠色食品相關(guan) 法律法規,爭(zheng) 取將綠色食品概念及推動綠色食品發展等內(nei) 容寫(xie) 入《食品安全法》《農(nong) 產(chan) 品質量安全法》等法條;結合新時期綠色食品的發展定位,完善《綠色食品標誌管理辦法》。同時,強化對綠色食品工作機構和標誌許可過程的監管,著力提高標誌許可工作的公信度和權威性;進一步完善綠色食品標準體(ti) 係,明確綠色食品標準定位、體(ti) 係框架及製定的原則和程序。(劉佳)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