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人民網評:戰高溫、抓生產、保安全,確保秋糧豐收

發布時間:2022-08-18 14:28:00來源: 人民網-觀點頻道

  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糧食生產(chan) 都是大事、要事。近日,針對7月以來南方大部地區持續高溫、降水偏少的問題,農(nong) 村農(nong) 業(ye) 部派出25個(ge) 包省包片聯係工作組和12個(ge) 科技小分隊赴重點地區防範高溫幹旱、確保秋糧豐(feng) 收,全力以赴打贏戰高溫、抓生產(chan) 、保安全這場硬仗。

  秋糧是全年糧食生產(chan) 的大頭。目前,玉米處於(yu) 抽雄吐絲(si) 期、水稻處於(yu) 抽穗揚花期、大豆處於(yu) 花莢期……秋熟作物正在產(chan) 量形成的關(guan) 鍵階段,也是對高溫熱害的敏感時期。今年7月下旬以來,我國高溫日數多、覆蓋範圍廣,40攝氏度以上高溫熱浪天氣在多地頻現,多個(ge) 省份高溫日數和最高氣溫均突破曆史紀錄。8月12日,中央氣象台發布今年首個(ge) 高溫紅色預警,這是我國高溫最高級別預警。高溫持續且強度加強的趨勢,導致土壤失墒加速,高溫伏旱明顯,對秋糧安全成熟、穩產(chan) 高產(chan) 構成了極大威脅。

  科學防災,需要及時響應、迅速行動,因地製宜、因苗施策,努力降低秋熟作物高溫熱害影響。比如,要製定完善分區域、分作物的技術指導意見,水稻重點落實以水調溫降低穗層溫度、噴施葉麵肥增強植株抗高溫能力等措施,玉米重點落實灌溉補墒、葉麵噴水噴肥和輔助授粉等措施,等等。再如,要充分認識到極端天氣可能導致病蟲發生的不確定性和不平衡性,盯緊草地貪夜蛾、水稻“兩(liang) 遷”害蟲、稻瘟病、大豆“症青”等,做到早發現、早預警、早防控。此次派出工作組和小分隊的目的,就是要下沉一線,把救災物資和技術措施落實到戶到田,最大限度減輕災害影響。

  還要看到,糧食豐(feng) 收不能總指望“天公作美”,隻有不等不靠、能為(wei) 善為(wei) ,才能掌握農(nong) 業(ye) 防災減災工作的主動性,確保秋糧穩產(chan) 增產(chan) 。對此,有必要紮實推進“菜籃子”產(chan) 品穩產(chan) 保供工作,防範極端天氣導致引發供需失衡、價(jia) 格暴漲等現象;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氣象部門必須加強服務指導,製定應對高溫幹旱技術措施,既要強化預警預報,及時提醒防範應對,為(wei) 科學救災複產(chan) 提供可靠依據,也要組織專(zhuan) 家、農(nong) 技人員深入田間地頭,查苗情,查墒情,動員旱區群眾(zhong) 廣辟水源,開展抗旱澆灌,多措並舉(ju) 確保高溫熱害防範和抗旱保苗工作取得實效。麵對持續高溫對秋熟作物生產(chan) 的不利影響,無論是黨(dang) 員幹部,還是農(nong) 技人員,都要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切實加強對天氣條件的監測分析,切實把抗災奪豐(feng) 收各項具體(ti) 措施落細、落實、落到位。

  “戰高溫,保豐(feng) 收!”高溫還在持續,“烤”驗還在繼續。奪取秋糧再豐(feng) 收、確保全年糧食實現穩產(chan) 增產(chan) ,不容有失。繃緊防災減災的弦,守住糧食安全底線,將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絕不打“無把握之仗”,是時候行動起來了。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