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更多青少年愛上足球(校園足談)
全國校足辦供圖
2015年,國務院公布《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總體(ti) 方案》(以下簡稱“足改方案”)。足改方案明確提出,改革推進校園足球發展,發揮足球育人功能,推進校園足球普及。
7年多來,校園足球發展有哪些進展?在足球改革和體(ti) 教融合方麵扮演著怎樣的角色?未來的方向是什麽(me) ?近日,教育部體(ti) 衛藝司司長、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全國校足辦)主任王登峰接受了本報專(zhuan) 訪。
四項舉(ju) 措 推動校園足球發展
王登峰說,7年多來,教育部主要通過4項創新舉(ju) 措推進校園足球改革發展,包括建設校園足球特色校、構建競賽體(ti) 係、打造“滿天星”訓練營和建設榮譽激勵體(ti) 係。
“校園足球特色校聚焦教會(hui) 、勤練、常賽,麵向人人開展足球教學、男女均衡開展足球運動,每周開設一節足球課,培養(yang) 學生的足球興(xing) 趣。”王登峰說,目前全國已有3萬(wan) 多所校園足球特色學校、5500萬(wan) 名學生參加足球運動,有效擴大了足球人口規模,做大中國足球發展的塔基。
近日,全國校足辦發布通知,將於(yu) 8月21日起舉(ju) 辦2022年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夏令營競賽。自2015年設立以來,校園足球夏令營已成為(wei) 檢驗校園足球發展效果的重要平台。
王登峰介紹,在校園足球競賽體(ti) 係方麵,教育部搭建了以學校代表隊為(wei) 參賽主體(ti) 的四級聯賽和以遴選縣、市、省、全國最佳陣容的夏令營並行的競賽體(ti) 係。“夏令營將個(ge) 體(ti) 能力強、潛力大但所在隊伍整體(ti) 競技水平不一定很高的運動員選拔出來,形成了‘強隊鬥誌昂揚,弱隊也能積極參與(yu) ’的局麵。”
為(wei) 了培養(yang) 新時代的足球精英人才,教育部在充分調研歐洲青訓體(ti) 係和人才培養(yang) 模式的基礎上,提出“滿天星”訓練營暨新型足球學校建設的方案,打造不脫離學校、不脫離家庭、不影響學業(ye) 的專(zhuan) 業(ye) 化足球人才培養(yang) 平台。
“訓練營專(zhuan) 業(ye) 化的訓練競賽是‘聚’,學生平時回歸各自學校學習(xi) 是‘散’。教育部向各地派出優(you) 秀教練員,讓學生在課餘(yu) 和節假日就近參與(yu) 高水平訓練和競賽,通過‘滿天星’訓練營和校園足球競賽體(ti) 係,選拔出最具潛力的高水平運動員。”王登峰表示。
在榮譽激勵機製方麵,王登峰說,校園足球榮譽體(ti) 係包括縣市省到全國的各級最佳陣容。通過冬令營競賽,對夏令營遴選出的13個(ge) 組別最佳陣容運動員再選拔,形成校園足球國家隊,讓孩子們(men) 從(cong) 小樹立為(wei) 國爭(zheng) 光的信念和理想。
體(ti) 教融合 搭建人才培養(yang) 體(ti) 係
從(cong) 今夏開始,第一屆中國青少年足球聯賽在全國各地打響,來自學校、俱樂(le) 部、體(ti) 校和社會(hui) 青訓機構的足球小將同場競技,精彩的比賽受到各界關(guan) 注。
“這一全國性青少年足球競賽平台之於(yu) 學校體(ti) 育改革、體(ti) 教融合和中國足球改革都具有重要意義(yi) 。”王登峰認為(wei) ,中國青少年足球聯賽打破了參賽壁壘和身份界限,可以為(wei) 青少年足球運動員提供更多的比賽場次和實戰鍛煉機會(hui) ,為(wei) 中國足球遴選精英足球後備人才。
2020年8月,國家體(ti) 育總局和教育部聯合印發了《關(guan) 於(yu) 深化體(ti) 教融合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意見》。王登峰表示,校園足球是體(ti) 教融合推進學校體(ti) 育綜合改革的探路工程,也是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的奠基工程。兩(liang) 年來,體(ti) 教雙方圍繞足球改革發展通力合作,除了推出全國青少年足球超級聯賽(青超聯賽)等體(ti) 教融合賽事之外,雙方還共同開展了校園足球教練員培訓。
“下一步,體(ti) 教雙方要進一步理順協同機製,形成發展合力,實現全麵育人和精英培養(yang) 共同發展的局麵。”王登峰說,足改方案為(wei) 中國足球提出了推廣普及、構建完整競賽體(ti) 係、完善青訓體(ti) 係以及強化職業(ye) 聯賽和國家隊建設4個(ge) 層次的改革發展任務,每個(ge) 層次的任務都需要體(ti) 教融合共同推進。校園足球的主要任務是普及推廣和競賽體(ti) 係建設,並為(wei) 青訓體(ti) 係建設提供支持。
“依托體(ti) 教融合形成的足球人才庫,必須跟進搭建更加科學、高效的體(ti) 教融合青訓體(ti) 係接續培養(yang) ,為(wei) 職業(ye) 足球俱樂(le) 部、各級國字號球隊提供人才支撐,為(wei) 提高中國足球整體(ti) 競技水平、加強職業(ye) 聯賽和國家隊建設打下紮實的人才基礎。”王登峰說。
抓好普及 做大足球發展塔基
王登峰認為(wei) ,隨著校園足球聯賽和夏令營競賽活動的持續開展,如何帶動越來越多的青少年踢球,是目前做好校園足球、辦好中國青少年足球聯賽必須解決(jue) 的問題。
“提高中國足球的競技水平、振興(xing) 中國足球,普及是基礎,隻有堅持普及基礎上的提高,才能做大做實塔基,為(wei) 中國足球源源不斷地提供後備競技人才。”王登峰表示,針對校園足球發展,教育部將持續做好5個(ge) 方麵的工作,包括抓好校園足球普及推廣、完善校園足球競賽與(yu) 選拔體(ti) 係、大力發展女子足球、選拔足球精英人才出國留學、強化校園足球條件保障等。
王登峰介紹,在女足發展方麵,教育部計劃在北上廣深等城市布局10所高校,招收組建女子足球高水平運動隊,給予一定招生名額,完善小學、初中、高中、大學“一條龍”女足後備人才培養(yang) 機製;在球員“留洋”方麵,教育部正在研製青少年校園足球精英人才出國留學培養(yang) 計劃,每年從(cong) 校園足球聯賽和夏令營中選拔男子、女子足球運動員各100名,到歐洲頂級職業(ye) 足球俱樂(le) 部青訓梯隊接受高水平專(zhuan) 業(ye) 化訓練。
到2025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要達到5萬(wan) 所;校園足球教師、教練員數量翻番;遴選600名優(you) 秀校園足球運動員(男女同比例)赴國外留學和訓練;選派500名優(you) 秀校園足球教練員赴國外研修;新建校園足球場地2萬(wan) 片……王登峰說,中國足球競技水平的提高不會(hui) 一蹴而就,需要久久為(wei) 功的持續努力。“最終,使足球成為(wei) 群眾(zhong) 普遍參與(yu) 的體(ti) 育運動,形成健康的足球文化,為(wei) 中國足球源源不斷地提供後備競技人才。”(記者 劉嶢)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