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港口雄開萬裏流】“綠鏈”物流:打通城市發展與綠色運輸的“任督二脈”

發布時間:2022-08-22 15:40:00來源: 中國經濟網

  “自此而始,臨(lin) 港經濟開發區踏入了經濟發展的快車道。”

  物流業(ye) 是支撐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性、戰略性、先導性產(chan) 業(ye) ,物流高質量發展是經濟高質量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鐵路,就像打通港口與(yu) 內(nei) 陸的大動脈。”臨(lin) 沂臨(lin) 港經濟開發區黨(dang) 工委委員、管委會(hui) 副主任朱鳳平對中國經濟網記者說。

  麵對經濟快速發展中,交通運輸體(ti) 係和生態環境保護帶來的挑戰,臨(lin) 沂臨(lin) 港加緊布局“綠鏈”物流體(ti) 係。臨(lin) 沂臨(lin) 港疏港鐵路於(yu) 2021年底,主線段全線通車。到2022年8月初,原材料運輸超過260萬(wan) 噸,甚至還實現了貨物由港口到企業(ye) 的直通運輸。

  頂層設計,繪就發展藍圖。憑借臨(lin) 沂臨(lin) 港經濟開發區的區位優(you) 勢,山東(dong) 在這裏布局1400萬(wan) 噸鋼鐵產(chan) 能,跳出傳(chuan) 統港口範疇,打造更高平台和萬(wan) 能接口,不斷吸引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等匯聚。同時,構築綜合物流樞紐體(ti) 係,大力發展“綠鏈”物流,山東(dong) 打通城市發展與(yu) 綠色運輸的“任督二脈”,進一步凸顯臨(lin) 沂臨(lin) 港的交通區位優(you) 勢,為(wei) 促進陸海統籌、東(dong) 西互濟等提供基礎保障。

  大宗貨物運輸:“公轉鐵”

  在臨(lin) 港疏港鐵路開通運營前,從(cong) 港口到達臨(lin) 沂臨(lin) 港開發區的車輛每天約有20000多輛,交通、環保壓力大。為(wei) 了響應國家打贏藍天保衛戰的號召,服務臨(lin) 港1400萬(wan) 噸高端不鏽鋼產(chan) 業(ye) 集群,臨(lin) 港疏港鐵路開通運營以後,來自嵐山港、嵐橋港貨物全部通過鐵路來運輸,大大減輕了公路運輸、環境保護、企業(ye) 生產(chan) 成本的壓力。

  港口貨物通過疏港鐵路運送到臨(lin) 港鐵路園區站再轉運到各企業(ye) 廠區,開啟了臨(lin) 港陸海聯動、海鐵直運、多式聯運的新紀元,進一步串聯起臨(lin) 沂臨(lin) 港區精鋼基地30多家上下遊企業(ye) ,形成直通港口鋼鐵運輸快速通道,打通聯運、轉運銜接“最後一公裏”。

  現在臨(lin) 港疏港鐵路主要服務於(yu) 山東(dong) 鋼鐵永鋒鋼鐵、玫德等30多家企業(ye) ,貨物由港口到站點的直通運輸,為(wei) 企業(ye) 節約了三分之一的運輸時間,三分之一的運輸成本。據統計,目前大宗貨物公轉鐵預計載貨量1800萬(wan) 噸,氮氧化物減排14.58噸、揮發性有機物0.864噸。

  車輛能源:“油轉電”

  在臨(lin) 沂臨(lin) 港經濟開發區,綠色環保不是可選項,而是必選項。目前,臨(lin) 港區150多台新能源車,24小時待命,電池5分鍾之內(nei) 就能更換完畢,能及時地保證貨物轉運,滿足企業(ye) 的生產(chan) 需求。

  貨物在嵐山港或疏港鐵路貨運場站,可直接由新能源重卡車無縫隙運至臨(lin) 港企業(ye) ,實現了“港口+鐵路幹線+新能源重卡接駁”的全過程零排放綠色運輸,既解決(jue) 了運輸過程中汙染物排放等問題,為(wei) 企業(ye) 帶來真金白銀的效益,還能帶動新能源汽車及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快速發展,有助於(yu) 打造綠色智慧城市、綠色智慧園區、綠色智慧港口、綠色A類鋼廠等,促進區域發展的低碳化、智能化全麵升級轉型。

  以換電站為(wei) 例,截至目前,臨(lin) 沂臨(lin) 港區共有130輛重卡完成了換電模式,10個(ge) 月時間共減排汙染物310噸。項目全部建成後可年服務3000台電動重卡換電使用,每年將減少二氧化碳排放55萬(wan) 噸,節約柴油消耗2.1億(yi) 升,預計可實現收入41580萬(wan) 元。

  園區內(nei) 企業(ye) 運輸:“管狀帶”

  臨(lin) 沂臨(lin) 港園區內(nei) 多家企業(ye) 位列山東(dong) 省前茅,僅(jin) 永鋒、玫德等幾家鋼鐵企業(ye) ,年原料與(yu) 成品的運輸周轉量就將高達13500萬(wan) 噸。如果全部按照汽車運輸,每車30噸的運輸量計算,相關(guan) 的運輸量將高達10000輛/天。

  而從(cong) 嵐山港至臨(lin) 沂臨(lin) 港36千米的輸送綠色智能工程(管廊)將有效解決(jue) 這個(ge) 問題。這項工程通過長距離管狀帶式輸送機係統直接輸送貨物,主要為(wei) 臨(lin) 沂臨(lin) 港區提供區內(nei) 鋼鐵企業(ye) 生產(chan) 、運營所需要的鐵粉礦、鐵精礦、鐵礦石的運輸服務。

  將管廊設置在永鋒,等於(yu) 港口往裏延伸,永鋒將成為(wei) 臨(lin) 沂臨(lin) 港區原料初級加工的“內(nei) 陸港”。這樣不僅(jin) 能提升企業(ye) 的競爭(zheng) 力,有效降低園區鋼鐵產(chan) 業(ye) 鏈上企業(ye) 的原料成本,還能夠有效減少對道路、鐵路運輸能力的占用,大幅減少相關(guan) 區域汽車揚塵和輪胎對於(yu) 道路的汙染,改善物流道路運輸現狀。據統計,“管狀帶”每年可減少區域CO排放量2020噸,NOx排放量3324噸,二氧化碳排放量199200噸。

  “綠鏈”物流不僅(jin) 是運輸方式、運輸結構的升級,更是經濟的轉型升級。企業(ye) 的成本得以降低,環保的壓力得以改善,對於(yu) 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綠色發展均具有重要意義(yi) 。大宗貨物運輸結構“公轉鐵”,車輛能源結構“油轉電”……每一項舉(ju) 措都見證著一個(ge) “綠鏈”物流助力的工業(ye) 強區的崛起,也見證著不變的綠色堅守。(記者 朱曉航 宋雅靜 王蒙)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