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三部門支持建設一批科技小院 教育部答記者問

發布時間:2022-08-23 11:32:00來源: 央視網

  央視網消息:8月23日,教育部辦公廳、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辦公廳、中國科協辦公廳發布《關(guan) 於(yu) 支持建設一批科技小院的通知》。

  經研究生培養(yang) 單位自願申請,省級教育、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行政部門和科協聯合推薦,專(zhuan) 家谘詢,確定對68個(ge) 單位的780個(ge) 科技小院予以支持建設(名單見附件)。現將有關(guan) 事宜通知如下。

  一、請各研究生培養(yang) 單位深入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對研究生教育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把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領域高層次應用型人才培養(yang) 擺在學校工作的重要位置,鞏固政府、社會(hui) 組織、企業(ye) 、大學、科研機構協同合作的政產(chan) 學研一體(ti) 化人才培養(yang) 模式,加強組織協調和條件建設,確保科技小院人才培養(yang) 方案高質量實施,推動研究生教育與(yu) 生產(chan) 實踐緊密結合、與(yu) 社會(hui) 需求緊密結合、與(yu) 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發展緊密結合,引導廣大研究生在鄉(xiang) 村振興(xing) 中建功立業(ye) ,綻放青春風采,為(wei) 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加快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提供堅實的人才支撐。

  二、有關(guan) 省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引導相關(guan) 研究生培養(yang) 單位,通過增量傾(qing) 斜和存量調整,優(you) 先滿足科技小院農(nong) 業(ye) 專(zhuan) 業(ye) 學位人才培養(yang) 的招生計劃需求。有關(guan) 科技小院所在區縣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門要將科技小院納入當地農(nong) 業(ye) 技術服務和農(nong) 民培訓體(ti) 係。各級科協要鼓勵發揮基層農(nong) 技協的作用,支持基層農(nong) 技協參與(yu) 科技小院建設。

  三、教育部、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中國科協將持續加大對科技小院建設的支持力度,充分發揮全國農(nong) 業(ye) 專(zhuan) 業(ye) 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hui) 、中國農(nong) 村專(zhuan) 業(ye) 技術協會(hui) 等專(zhuan) 家組織作用,適時組織專(zhuan) 家就科技小院建設情況進行跟蹤指導,對科技小院人才培養(yang) 成效突出的研究生培養(yang) 單位,在學科建設和研究生教育教學改革方麵給予相應支持。科技小院人才培養(yang) 質量將作為(wei) 農(nong) 業(ye) 專(zhuan) 業(ye) 學位授權點及涉農(nong) 學位授權點學科建設質量評價(jia) 的重要指標。

  教育部研究生司負責人就相關(guan) 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1.請簡要介紹什麽(me) 是“科技小院”?

  答:“科技小院”研究生培養(yang) 模式是指研究生培養(yang) 單位把農(nong) 業(ye) 專(zhuan) 業(ye) 學位研究生長期派駐到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一線,在完成理論知識學習(xi) 的基礎上,重點研究解決(jue) 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生產(chan) 實踐中的實際問題,著力培養(yang) 知農(nong) 、愛農(nong) 、興(xing) 農(nong) 的農(nong) 業(ye) 高層次應用型人才。這種集人才培養(yang) 、科技創新、社會(hui) 服務於(yu) 一體(ti) 的培養(yang) 模式,實現了教書(shu) 與(yu) 育人、田間與(yu) 課堂、理論與(yu) 實踐、科研與(yu) 推廣、創新與(yu) 服務的緊密結合,輻射帶動全國涉農(nong) 高校深化研究生培養(yang) 模式改革,引導研究生把論文寫(xie) 在中國大地上,助力脫貧攻堅,生動詮釋了研究生教育培養(yang) 什麽(me) 人、怎樣培養(yang) 人、為(wei) 誰培養(yang) 人的重大命題。

  2.請問在推進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與(yu) 實現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中,“科技小院”發揮了哪些作用?

  答: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教育戰線發揮自身優(you) 勢,在精準脫貧攻堅戰中主動作為(wei) 。在三部門支持下,中國農(nong) 村專(zhuan) 業(ye) 技術協會(hui) 、全國農(nong) 業(ye) 專(zhuan) 業(ye) 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hui) 和中國農(nong) 業(ye) 大學等高校積極推動,目前全國已有30餘(yu) 所涉農(nong) 高校陸續建立了300多個(ge) 科技小院,覆蓋廣西、四川、雲(yun) 南、內(nei) 蒙古等29個(ge) 省(區、市),涵蓋了糧食作物、經濟作物、藥用作物、牧草作物、養(yang) 殖業(ye) 、林業(ye) 、食品加工、種養(yang) 一體(ti) 化等9類產(chan) 業(ye) 的135個(ge) 農(nong) 產(chan) 品類型。2009—2020年間,科技小院累計服務貧困村近600個(ge) ,貧困戶4.85萬(wan) 戶,貧困人口17餘(yu) 萬(wan) 人。一大批科技小院發展勢頭良好,探索了有益經驗。10多年來,先後有800餘(yu) 名校內(nei) 外導師和1500多名研究生參與(yu) 到科技小院的建設和運行中,製定技術規程113套,創新單項技術284項,製作農(nong) 民培訓材料276套,宣傳(chuan) 展板600餘(yu) 幅,田間觀摩輻射8萬(wan) 餘(yu) 人,累計線下培訓農(nong) 民20餘(yu) 萬(wan) 人。

  3.請問“科技小院”模式推廣有哪些基礎?

  答:一是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優(you) 先發展是國家戰略,產(chan) 業(ye) 興(xing) 旺是首要要求,農(nong) 業(ye) 是我國國民經濟的基礎,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多次提出“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進入實現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新征程,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推動農(nong) 業(ye) 高質量發展,加快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讓廣大農(nong) 民生活芝麻開花節節高,對農(nong) 業(ye) 人才需求仍然十分迫切。二是如前所述,科技小院模式經受了實踐檢驗,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提供人才和智力服務以及技術和物資支撐的效果明顯,讓農(nong) 業(ye) 科技“從(cong) 田間來,到田間去”,受到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一線的歡迎。三是越來越多的涉農(nong) 高校強化實踐導向、應用導向的人才培養(yang) ,鼓勵學生將論文寫(xie) 在中國大地上,讓實驗室裏的科研成果在廣袤的田野上落地生根,有著借鑒推廣科技小院模式的積極性。四是三部門和相關(guan) 社會(hui) 組織對推廣科技小院模式高度重視,積極支持鼓勵高校和科研院所開展鄉(xiang) 村振興(xing) 智力服務,實現高校培養(yang) 人才和服務社會(hui) 的完美結合。因此,目前積極穩妥地推廣科技小院模式有多方麵的較好基礎。

  4.三部門如何進一步支持“科技小院”建設?

  答:三部門將進一步加大對科技小院支持力度,更好地發揮科技小院在人才培養(yang) 、科技創新、社會(hui) 服務等方麵的示範作用。一是擴大支持範圍。按照服務需求、改革示範、質量為(wei) 先、公平公正原則,將支持範圍由原先的300多個(ge) 擴展到780個(ge) ,實現31個(ge) 省份和新疆生產(chan) 建設兵團全覆蓋。對地處國家重點幫扶縣、聚焦縣域特色農(nong) 產(chan) 品的科技小院特別予以傾(qing) 斜支持,涉及34個(ge) 全國重點幫扶縣。二是強化協同培養(yang) 。鞏固政府、社會(hui) 組織、企業(ye) 、大學、科研機構協同合作的政產(chan) 學研一體(ti) 化人才培養(yang) 模式,加強組織協調和條件建設,推動涉農(nong) 研究生教育與(yu) 生產(chan) 實踐緊密結合、與(yu) 社會(hui) 需求緊密結合、與(yu) 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發展緊密結合,引導廣大涉農(nong) 研究生用腳步丈量祖國大地,用眼睛發現中國精神,用耳朵傾(qing) 聽人民呼聲,用內(nei) 心感應時代脈搏,把對祖國血濃於(yu) 水、與(yu) 人民同呼吸共命運的情感貫穿學業(ye) 全過程、融匯在事業(ye) 追求中,在鄉(xiang) 村振興(xing) 中建功立業(ye) 。三是加強條件保障。通過增量傾(qing) 斜和存量調整,優(you) 先滿足科技小院農(nong) 業(ye) 專(zhuan) 業(ye) 學位研究生培養(yang) 的招生計劃需求,在學科建設和研究生教育教學改革方麵給予相應支持,將科技小院納入當地農(nong) 業(ye) 技術服務體(ti) 係和農(nong) 民培訓體(ti) 係,支持科技小院麵向“三農(nong) ”做好科技服務和科普培訓宣傳(chuan) 。

  5.推廣“科技小院”模式預期會(hui) 取得哪些方麵成效?

  答:科技小院模式在全國的進一步推廣,將為(wei) 涉農(nong) 高校創新人才培養(yang) 、服務鄉(xiang) 村振興(xing) 探索更加寬廣的路徑;為(wei) 科技成果加快轉化為(wei) 農(nong) 民可用技術提供強勁推動力。我們(men) 相信,隨著全國科技小院網絡、隊伍和社會(hui) 影響力的不斷擴大,必將在培養(yang) 知農(nong) 愛農(nong) 創新人才、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推動綠色發展和鄉(xiang) 村振興(xing) 中,發揮越來越大的引領作用。同時,也會(hui) 有越來越多的導師和研究生加入到科技小院工作中,深入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一線開展生產(chan) 技術研究推廣和科普服務工作,在鄉(xiang) 村振興(xing) 中建功立業(ye) 、成長成才,為(wei) 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