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中國青年報社開展青年人才周係列活動——青春與時代共成長

發布時間:2022-08-26 11:31: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從(cong) 平麵到立體(ti) ,從(cong) 靜到動,從(cong) 幕後到台前。自己一天天進步成長的曆程,也是報社青年人才成長的映射。”8月25日,在中國青年報社“奮鬥正青春 以才著華章”青年人才周主題活動上,來自虛擬世界的“青小豹”作為(wei) 主持人第一次站上舞台。

  這個(ge) 由中國青年報社“有才青年”創造出來的虛擬形象,是年輕人施展創意和才華的縮影。

  8月22-26日,中國青年報社圍繞落實新時代人才強國戰略,開展青年人才周係列活動,構建起更大的合作“朋友圈”,幫助更多青年找到屬於(yu) 自己的時代坐標。

  改革,讓年輕人挑大梁

  科技成果轉化渠道不暢,科研人員創新創業(ye) 政策滯後;人才收入“天花板”現象比較普遍,“平均主義(yi) ”仍然存在;科研經費管理過細過碎,科研工作和智力勞動的回報體(ti) 現不夠充分;知識產(chan) 權保護不夠,維權成本偏高……近期,《中國青年報》發表係列評論《以“大人才觀”為(wei) 年輕人減負鬆綁》《當新時代“伯樂(le) ” 用好用活人才》等,直指青年人才發展中遇到的問題,為(wei) 青年人才鼓與(yu) 呼。

  “支持青年人才在科技創新中挑大梁、當主角。”這則發表在《中國青年報》上的文章《不以資曆論高下 讓青年科研人員敢說不》,對新出台的《關(guan) 於(yu) 開展減輕青年科研人員負擔專(zhuan) 項行動的通知》作出詳細解讀。

  讓年輕人挑大梁,這樣的觀點在《中國青年報》上頻頻出現。一個(ge) 月前,《對人才有耐心 讓青年不“內(nei) 卷”》傳(chuan) 遞了全國政協委員們(men) 的呼籲:“對初露鋒芒、有潛力的優(you) 秀青年科技人才要大膽啟用,委以重任。”“讓青年人才安身、舒心、立業(ye) ,在各類科研項目、人才評審中,要破除論資排輩、圈子文化的痼疾。”

  8月24日,《中國青年報》頭版頭條刊發了題為(wei) 《辦好“小事” 讓青年放開手腳辦“大事”》的文章,介紹了全國首批青年發展型試點城市之一——廣東(dong) 省佛山市,如何為(wei) 人才服務。香港中文大學博士陳賢帥來此創業(ye) 已有7年,他說,在他創業(ye) 的過程中,每個(ge) 不同階段都能獲得政策扶持,包括創業(ye) 補貼、減免稅收,尤其是在誠意十足的人才政策下,他的公司凝聚和培養(yang) 了一支高層次的人才隊伍。

  而這,隻是中國青年報社助力青年成長成才的一個(ge) 縮影。

  人才,服務青年的關(guan) 鍵詞

  關(guan) 注人才,是中國青年報社一以貫之的傳(chuan) 統。

  早在1985年12月13日,日後被首都新聞界公認為(wei) “開了新時期深度報道先河”的“綜合性專(zhuan) 題係列報道”——一組8篇《大學畢業(ye) 生成才追蹤記》開始刊出。報道講述了青年一代成才路上的困惑和心聲,在當時引起轟動。

  1987年,6名中國青年報社記者分頭出發,行程數萬(wan) 裏,找到並采訪了新中國第一批MBA畢業(ye) 生。留學歸國的38人苦於(yu) 學無所用,當年12月2日,《中國青年報》在頭版刊登《命運備忘錄》,幫助這批關(guan) 心民族和國家命運的青年人才尋找用武之地,那之後,我國人才自由流動的通道逐步打通。

  一代代中青報人,以服務青年成長為(wei) 己任,對人才的關(guan) 注從(cong) 來都沒有落下。

  《中國青年報》將青年就業(ye) 領域作為(wei) 報道重點,策劃了團江蘇省委大學生就業(ye) 幫扶工作的調研等多個(ge) 采訪,走訪了多地畢業(ye) 生和一線團幹部,深入剖析當下就業(ye) 問題。

  在一線青年記者采訪的故事裏,人才是繞不開的話題。北京冬奧會(hui) 冬殘奧會(hui) 的運動員裏,楊洪瓊令人印象尤深。楊洪瓊是中國參加冬殘奧會(hui) 曆史上首位“三冠王”,但在十幾年前,她隻是雲(yun) 南省曲靖市羅平縣的一個(ge) 輪椅上的普通女孩。2018年,為(wei) 備戰冬奧會(hui) ,國家啟動跨界跨項選材,讓五湖四海的人都有了參與(yu) 冰雪運動的機會(hui) ,練過輪椅籃球的楊洪瓊通過了選拔,開始練習(xi) 滑雪。這個(ge) 被命運出了難題的人,得以發掘潛力,在國際舞台上展現風采。

  合作,擴大育才“朋友圈”

  中國青年報社所在的北京市東(dong) 城區海運倉(cang) 胡同2號,今年4月起,有了一個(ge) 新名稱——青春元宇宙之家。成立以來,這裏與(yu) 國內(nei) 相關(guan) 領域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高新企業(ye) 等頂尖機構建立戰略合作夥(huo) 伴關(guan) 係,接連推出大型雲(yun) 直播、上線數字藏品平台等11個(ge) 綜合性可視化項目,在數字主持人、數字藏品、智能語音、青春雲(yun) 展廳等領域持續發力,圍繞元宇宙推出可以賦能年輕人的數字服務。

  6月6日,“豹豹青春宇宙”平台正式上線時,首發的5400件數字藏品“航天火箭徽章”上線秒空,而收藏家大多數是年輕人。數字藏品不僅(jin) 是傳(chuan) 媒媒體(ti) 跟隨時代潮流產(chan) 出的成果,也擔負著媒體(ti) 引領青年思想的重任,借助這一載體(ti) 向年輕人傳(chuan) 播其背後的愛國故事和傳(chuan) 統文化。

  8月25日,中國青年報社分別與(yu) 教育部教育質量評估中心、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並擬於(yu) 近期與(yu) 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hui) 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構建更大的“朋友圈”服務青年成長成才。

  “為(wei) 黨(dang) 育人、為(wei) 國育才,在服務青年這一點上,我們(men) 擁有共同的初心和使命。”教育部教育質量評估中心主要負責人說。

  2020年起,教育部教育質量評估中心和中國青年報社連續3年合作,開展招生宣傳(chuan) ,代表國家為(wei) 本科專(zhuan) 業(ye) “打call”。雙方合作製作了“硬核”專(zhuan) 業(ye) 報考指南、“王牌”專(zhuan) 業(ye) 宣傳(chuan) 和“院士說專(zhuan) 業(ye) ”係列節目,全方位解讀工科、師範等專(zhuan) 業(ye) ,引發熱烈關(guan) 注。有家長留言說,這是有史以來,第一次由院士介紹專(zhuan) 業(ye) ,為(wei) 公眾(zhong) 做科普,給孩子們(men) 鋪路。也有專(zhuan) 家說,此舉(ju) 胸懷國之大者,心係廣大考生。

  北京市科協領導在視頻致辭中表示,青年人才蘊藏著巨大的創新潛力,是新時代科技創新戰略發展的主力軍(jun) 、生力軍(jun) 和先鋒軍(jun) 。未來,雙方將在推動青年人才創新,開展科技人文交流等方麵深化合作,為(wei) 更多優(you) 秀青年科技人才脫穎而出創造土壤。

  在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出版研究所所長、國民閱讀研究與(yu) 促進中心主任徐升國看來,隻有國民成為(wei) 讀者,國家實力和創新力才有了真正的基礎,而青年正是其中的關(guan) 鍵角色。雙方將共同探索以科學的方式製定青少年閱讀指數標準,進一步推動青年閱讀和創新,助力文化強國。

  8月26日,2022年“強國青年科學家”尋訪活動頒獎分享會(hui) 將於(yu) 廣東(dong) 省佛山市舉(ju) 辦。助力青年就業(ye) 創業(ye) 、服務青年科學家走上台前,中國青年報社舉(ju) 辦的一係列活動,正見證很多青年從(cong) 青澀的學生成長為(wei) 各行各業(ye) 的領航者。

  本報北京8月25日電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藝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