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內蒙古自治區五原縣——現代農業發展底氣足、勢頭好

發布時間:2022-08-26 11:31:00來源: 人民日報

  這幾天,隨著葵花籽陸續成熟,內(nei) 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五原縣街巷飄香。滿載葵花籽的貨車,一輛接一輛駛進五原工業(ye) 園區。過不了多久,多種經過深加工的葵花籽產(chan) 品,就會(hui) 擺上全國各地商超的貨架。

  五原縣葵花籽種植條件優(you) 越,年播種麵積占全國10%以上,產(chan) 量占全國14%左右,交易量占全國16%左右。“目前,葵花籽為(wei) 五原縣農(nong) 民帶來人均近5000元的收入,占縣裏農(nong) 民人均年收入的40%左右。”五原縣農(nong) 牧業(ye) 技術推廣中心主任李二珍說。

  2015年,五原縣與(yu) 三瑞農(nong) 業(ye) 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三瑞農(nong) 科向日葵科學院。截至目前,三瑞農(nong) 科向日葵科學院已獲得17項發明和外觀設計專(zhuan) 利,取得9個(ge) 品種的授權,並建成入庫品係5600餘(yu) 份的向日葵種質資源庫。在此基礎上,五原縣培育了13家育種研發經銷企業(ye) ,還建起3個(ge) 農(nong) 資交易市場,打通了葵花籽直通國內(nei) 國際市場的平台。借助途經巴彥淖爾的中歐班列,五原縣葵花籽搭上了共建“一帶一路”快車,已累計外銷1150餘(yu) 噸。

  不僅(jin) 是葵花籽,越來越多的現代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正在五原縣結出累累碩果。地處河套平原腹地的五原縣,是內(nei) 蒙古傳(chuan) 統農(nong) 牧業(ye) 大縣,一直以豐(feng) 富優(you) 質的特色農(nong) 產(chan) 品名揚四方。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五原縣貫徹新發展理念,大力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走出了一條以生態優(you) 先、綠色發展為(wei) 導向,一二三產(chan) 深度融合發展的富民強縣之路。

  “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是五原縣現代農(nong) 業(ye) 提質升級的基礎。”李二珍介紹,近年來,五原縣耕地完成新一輪配套改造,灌排體(ti) 係實現全級暢通。截至目前,全縣已完成高標準農(nong) 田配套45.2萬(wan) 畝(mu) ,實現了“田成方、林成網、渠相通、路相連、旱能灌、澇能排、漬能降”。

  在此基礎上,五原縣一邊全力穩定糧食產(chan) 量,一邊積極推廣特色農(nong) 作物種植。通過發展訂單產(chan) 業(ye) ,鼓勵種植戶與(yu) 企業(ye) 簽訂訂單,五原縣逐步建立起訂單化、合同化、規範化種植模式,推動傳(chuan) 統農(nong) 業(ye) 向以集約農(nong) 業(ye) 、品牌農(nong) 業(ye) 、高效農(nong) 業(ye) 、數字農(nong) 業(ye) 為(wei) 代表的現代農(nong) 業(ye) 轉變。

  這兩(liang) 天,五原縣勝豐(feng) 鎮大田“燈籠紅”香瓜集中上市,種植戶張建軍(jun) 胸有成竹。原來,早在香瓜還未成熟時,訂單就接踵而至。“多虧(kui) 了農(nong) 產(chan) 品承諾達標合格證這張‘身份證’,香瓜品質有保證,客戶自然就放心。”張建軍(jun) 笑言。

  用手機掃描產(chan) 品包裝箱上的二維碼,香瓜產(chan) 地來源、農(nong) 事記錄、農(nong) 藥殘留檢測等10多種信息躍然屏上。五原縣農(nong) 牧和科技局農(nong) 畜產(chan) 品質量安全監管辦主任史建兵表示,通過建設農(nong) 產(chan) 品質量安全可追溯體(ti) 係,不僅(jin) 能規範農(nong) 戶的生產(chan) 行為(wei) ,還可以提高農(nong) 產(chan) 品品牌影響力。

  五原縣現代農(nong) 業(ye) 發展的底氣,不僅(jin) 源於(yu) 生產(chan) 之變,更源於(yu) 後續深加工鏈條的日益完善。

  出五原縣城向南兩(liang) 公裏,便是五原縣的工業(ye) 園區。園區產(chan) 業(ye) 主要以農(nong) 產(chan) 品加工為(wei) 主,現入駐企業(ye) 達162家,吸納就業(ye) 人員1萬(wan) 多人。“初級農(nong) 產(chan) 品在這裏加工後,平均增值50%以上。去年,整個(ge) 園區的生產(chan) 總值達到81.6億(yi) 元,年增長率約5%。”五原工業(ye) 園區黨(dang) 工委書(shu) 記張玉忠說。

  近年來,五原縣已培育形成葵花、肉雞、肉羊、果蔬、玉米、奶羊六大主導產(chan) 業(ye) ,建成各類農(nong) 牧業(ye) 園區138個(ge) ,累計結成農(nong) 企利益聯結鏈條902個(ge) ,輻射帶動農(nong) 戶3.8萬(wan) 戶,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

  “五原縣現代農(nong) 業(ye) 發展勢頭正好。”五原縣委副書(shu) 記、縣長王勇說,五原縣將持續構建現代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體(ti) 係、產(chan) 業(ye) 體(ti) 係、經營體(ti) 係,“努力實現農(nong) 業(ye) 高質高效、農(nong) 村宜居宜業(ye) 、農(nong) 民富裕富足”。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