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海論壇“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國際傳播”分論壇舉行——向國際社會講好中國生態文明建設故事
本報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文淩)8月28日,2022推進全球生態文明建設(洱海)論壇“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國際傳(chuan) 播”分論壇在雲(yun) 南大理舉(ju) 行。該分論壇以“向國際社會(hui) 講好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故事”為(wei) 主題,與(yu) 會(hui) 嘉賓圍繞深入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加強我國國際傳(chuan) 播能力建設,分別就“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實踐與(yu) 成就”“生態文明建設國際傳(chuan) 播的實踐與(yu) 經驗”“提升國際傳(chuan) 播效果的對策與(yu) 建議”3個(ge) 議題展開討論。
生態環境部宣傳(chuan) 教育中心主任田成川在視頻發言中表示,向國際社會(hui) 宣介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講好中國生態文明故事,傳(chuan) 播好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寶貴經驗和積極成效,應著力把握中國生態文明建設故事的“魂”,著力展示中國生態文明建設故事的“特”“效”“信”。生態環境是全人類共通的語言,將中國的生態文明故事講給世界人民,對爭(zheng) 取輿論認同、增強中華文化軟實力具有重要意義(yi) 。
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杜蘭(lan) 指出,人工智能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的價(jia) 值已經展現。人工智能的普及和運用,有助於(yu) 監督和卡住汙染源,持續改善生態環境,促進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通過智能化改造,加快綠色轉型,推動資源公平均衡,製約落後地區生態破壞,實現協調可持續發展。
生態環保誌願者、“空氣俠(xia) ”創辦人趙亮講述了參與(yu) 陝西韓城環境治理的故事。他表示,政府、企業(ye) 、專(zhuan) 家、媒體(ti) 、社區、環保組織應共同構建環境保護多元治理格局。
圍繞中國生態文明建設國際傳(chuan) 播的實踐與(yu) 經驗,特別是如何用好新媒體(ti) 和社交平台開展傳(chuan) 播,來自政府和媒體(ti) 的代表分享了各自的實踐經驗。
大理白族自治州委常委、州委宣傳(chuan) 部部長牛燕認為(wei) ,麵對人類共同關(guan) 心的生態環境問題,隻有發揮多元主體(ti) 力量,通過柔性的講故事方式才能激發情感、產(chan) 生共情,把中國聲音、中華文化真正傳(chuan) 播出去。
新浪微博政務運營副總經理徐麗(li) 華認為(wei) ,提升生態文明國際傳(chuan) 播效能,必須構建生態文明傳(chuan) 播矩陣,讓更多主體(ti) 廣泛參與(yu) ,匯聚各界力量共同發聲;聯合各方力量,借助微博等社交媒體(ti) 傳(chuan) 遞生態文明理念,凝聚生態環保共識。
中國公共關(guan) 係協會(hui) 副會(hui) 長、前中國-東(dong) 盟中心秘書(shu) 長楊秀萍表示,向世界闡釋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理念、宣介中國生態文明建設成就、講述中國生態文明建設故事,有助於(yu) 國際社會(hui) 更好讀懂中國。為(wei) 此,要立足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理念,找準生態文明建設的價(jia) 值公約數、情感共通點,形成具有影響力、感召力的內(nei) 容生成機製。
本次分論壇由中國公共關(guan) 係協會(hui) 政府公共關(guan) 係委員會(hui) 、企事業(ye) 公共關(guan) 係委員會(hui) 會(hui) 同中國對外書(shu) 刊出版發行中心共同主辦,由中國青年報社、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雲(yun) 南日報報業(ye) 集團協辦,協會(hui) 戰略合作夥(huo) 伴科大訊飛、伊利集團、中國港灣、中國平安等支持。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