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網絡文明社會共建:使者亦行者 創新見初心

發布時間:2022-09-01 16:18: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風雲(yun) 際會(hui) ,渤海之濱;網絡文明,共建為(wei) 民。

  8月29日下午,2022年中國網絡文明大會(hui) 網絡文明社會(hui) 共建論壇在天津舉(ju) 辦。中央網信辦副主任、國家網信辦副主任盛榮華,共青團中央書(shu) 記處常務書(shu) 記、全國青聯主席汪鴻雁出席論壇並致辭。有關(guan) 政府主管部門、部分中央重點新聞網站和商業(ye) 網站平台負責同誌,以及正能量網絡名人、青年好網民代表等共同圍繞論壇主題“爭(zheng) 做網絡文明使者 共建網上精神家園”暢所欲言,為(wei) 匯聚社會(hui) 各方力量、共建共享網絡文明提供了許多真知灼見與(yu) 鮮活案例。

  網絡文明為(wei) 人民

  “網絡文明是新形勢下社會(hui) 文明的重要內(nei) 容,是建設網絡強國的重要領域。”在2021年致首屆中國網絡文明大會(hui) 的賀信中,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要堅持發展和治理相統一、網上和網下相融合,廣泛匯聚向上向善力量。各級黨(dang) 委和政府要擔當責任,網絡平台、社會(hui) 組織、廣大網民等要發揮積極作用,共同推進文明辦網、文明用網、文明上網,以時代新風塑造和淨化網絡空間,共建網上美好精神家園。

  寄語諄諄,滿是對各方共建網上精神家園、推動互聯網造福人民的殷切期望。

  當日論壇上,盛榮華在致辭中指出,網絡文明作為(wei) 伴隨互聯網發展而產(chan) 生的新的文明形態,已經成為(wei) 社會(hui) 主義(yi) 精神文明建設的新興(xing) 領域和重要內(nei) 容。要強化思想引領,堅持以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特別是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網絡強國的重要思想統領網絡文明建設,用真理力量激發億(yi) 萬(wan) 網民團結奮進的澎湃動力,唱響共建網絡文明的時代強音。要堅持多元共建,廣泛調動主管部門、網絡社會(hui) 組織、媒體(ti) 網站、網信企業(ye) 和廣大網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凝聚共建網絡文明的磅礴力量。要重視實踐養(yang) 成,開展一批具有較大影響力的網絡文明建設新活動,發掘和創造一批富有魅力的網絡文明成果,打造共建網絡文明的響亮品牌。要積極主動作為(wei) ,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推動積極健康、向上向善的網絡文明蔚然成風,彰顯共建網絡文明的責任擔當。

  網絡文明如此重要,也因其同時指向現實的文明與(yu) 美好——在互聯網時代,對青年而言,網絡文明更是蘊含著許多重要的現實意義(yi) 。

  汪鴻雁在致辭中指出,網絡文明是新形勢下社會(hui) 文明的重要內(nei) 容,是建設網絡強國的重要領域,也是為(wei) 黨(dang) 育人的重要載體(ti) 。要把握青年健康成長的內(nei) 在需要,把牢政治定位、履行政治功能,共建安全有序、向上向善、健康溫馨的網上美好精神家園,不斷夯實網絡文明建設的青少年群眾(zhong) 基礎。要貢獻網絡文明建設的青年力量,引導青年在網絡空間裏崇德向善、見賢思齊,自覺引領網絡風氣之先,發出“青年好聲音”,爭(zheng) 做“青年好網民”,為(wei) 網絡文明建設貢獻充盈的正能量。要匯聚共建網絡文明的廣泛合力,進一步完善協同聯動、多維一體(ti) 的工作格局,不斷提升青少年網絡引導的思想性精準性實效性,讓互聯網成為(wei) 青少年健康成長、創新創業(ye) 的熱土。

  為(wei) 了人民,依靠人民;服務青年,引導青年。據悉,中央網信辦、共青團中央聯合實施“爭(zheng) 做青年好網民”工程,並開展中國青年好網民優(you) 秀故事征集活動,目前已成功舉(ju) 辦五屆,累計征集全國各地兩(liang) 萬(wan) 餘(yu) 個(ge) 優(you) 秀故事,數千萬(wan) 網友對優(you) 秀故事點讚,起到了良好的示範帶動作用。

  千行百業(ye) 齊聚力

  積極創新、合力共建網絡文明的單位、組織還有很多。

  “我們(men) 連續7年與(yu) 中央網信辦聯合舉(ju) 辦‘網聚職工正能量 爭(zheng) 做中國好網民’主題活動,已經成為(wei) 工會(hui) 參與(yu) 網絡文明社會(hui) 共建的一張靚麗(li) 名片。”全國總工會(hui) 網絡工作部部長王嬌萍表示,互聯網已成為(wei) 工會(hui) 聯係職工、服務職工的重要平台。

  全國婦聯也與(yu) 中央網信辦共同開設了“巾幗好網民”女性公開課,瀏覽量已超過5.9億(yi) 人次。全國婦聯宣傳(chuan) 部部長劉慶華介紹,在中央網信辦、中央文明辦的關(guan) 心指導下,全國婦聯做實工作,積極引領廣大婦女共建網絡文明的同心圓。

  國鐵集團堅持每年和中央、地方網信部門聯手開展“發現最美鐵路”活動,傳(chuan) 遞網絡文明之美。國鐵集團黨(dang) 組宣傳(chuan) 部部長宋強太表示,集團每年還堅持發出總動員,激勵更多鐵路人和“鐵粉”創作展示網絡正能量評論、網絡感人故事、網絡理論微課和網絡文化作品,並構建了鐵路網絡傳(chuan) 播服務矩陣,回應關(guan) 切、匯聚民智、傳(chuan) 播文明,還推出電子客票等一係列便民利民措施,彰顯網絡文明之力。

  億(yi) 萬(wan) 網民共同的精神家園,不僅(jin) 因一項項別出心裁的活動、一次次呼喚創意的征集、一部部激蕩人心的作品而愈加豐(feng) 富多彩;另一方麵,更多元的形式也為(wei) 各單位組織創新落實好現實職能提供了抓手。

  在市場監管總局新聞宣傳(chuan) 司副司長王秋蘋看來,“民以食為(wei) 天、食以安為(wei) 先”。因為(wei) 食品安全關(guan) 係著人民群眾(zhong) 的身體(ti) 健康和生命安全,關(guan) 注度非常高。網絡空間由此也滋生了不少失實信息和錯誤言論去博眼球、誤導人。市場監管總局在中央網信辦大力支持下,持續深入地開展網上食品“清朗”行動,以科普辟謠、曝光的組合拳,著力打造了“舌尖上的清朗晴空”。

  互聯網時代,各部門、組織積極擁抱網絡,擘畫各自獨到履職藍圖的同時,又形成相互呼應共鳴之勢,呈現出覆蓋社會(hui) 生活方方麵麵、更好服務人民群眾(zhong) 的可喜態勢。

  青春上善看青年

  “在團中央書(shu) 記處領導下,《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始終堅持服務青年成長,倡導‘青春上善好活法’。”中國青年報社黨(dang) 委書(shu) 記、總編輯張坤介紹,近年來,中青報·中青網不斷探索全媒體(ti) 手段、途徑、方式的創新:上承“把青春華章寫(xie) 在祖國大地上”網絡主題宣傳(chuan) 和互動引導活動,中青報、中青網部門聯動,推出了“青年大學習(xi) ·大思政課”“習(xi) 近平與(yu) 大學生朋友們(men) ”等融媒體(ti) 策劃;中青網“文脈頌中華·非遺傳(chuan) 承新生代”主題傳(chuan) 播活動,在網絡空間點燃了青少年文化傳(chuan) 承的新火炬。今年,中青報正在進行新一輪可視化改革,並牽頭發起了“青年文化大數據基地”建設,更通過“青春元宇宙之家”這樣的新文化業(ye) 態講好青年故事……種種努力與(yu) 探索,都是為(wei) 了更好地引導青少年在新時代知行合一、建功立業(ye) 。

  “微博樂(le) 見主流聲音、主流賬號建立起越來越大的影響力。” 微博運營高級副總裁曹增輝表示,希望以“微博”之力,為(wei) 青年學習(xi) 、發聲提供有公信力、有影響力、有趣味的社交平台。他表示,希望以後能在平台培養(yang) 出更多具有榜樣作用的大V。

  “我們(men) 可以把大V的流量積澱到具體(ti) 目標上,比如——鄉(xiang) 村振興(xing) 。”網絡正能量人士代表、時政評論員雷希穎表示,互聯網為(wei) 年輕人發揮聰明才智、貢獻社會(hui) 提供了平台。他曾帶領團隊積極推動地方傳(chuan) 統文化擁抱網絡,把福建本土儒家文化代表朱熹打造成一個(ge) 卡通IP,並通過這個(ge) 卡通IP來講述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這正是“大話熹遊文化IP鄉(xiang) 村振興(xing) 項目”的由來。“現在這個(ge) 形象已經成為(wei) 福建省南平市的城市文化IP,並且已經開始成為(wei) 南平市綠色數字經濟發展的示範性模板。”

  互聯網之於(yu) 青年人,不僅(jin) 是精神家園,還給一批內(nei) 容創新的“有才青年”提供了展示平台和機會(hui) 。他們(men) 中有的人用最燃的情詮釋“今生無悔入華夏,來世還在種花家”的錚錚誓言;有的人在田園牧歌的鏡頭下,傳(chuan) 承熠熠生輝的民族文化;有的人指尖飛舞,傳(chuan) 遞愛國熱血;有的人借國風韻律,譜寫(xie) 青春態度;有的人還原悠久曆史,致敬浴血英雄……這群有良知、有才華的青年不僅(jin) 僅(jin) 得益於(yu) 互聯網之便,更以各自的方式去正本清源、傳(chuan) 遞文明火炬,反哺與(yu) 守護著互聯網“精神家園”。

  “在我們(men) 大學生群體(ti) 中也湧現了很多的優(you) 質網絡博主。” 青年好網民代表、慶祝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成立100周年大會(hui) 獻詞領誦員趙建銘說,“他們(men) 創作了很多有深度、有意義(yi) 的視頻或者博文,把自己的個(ge) 人經曆、興(xing) 趣特長,或者是專(zhuan) 業(ye) 知識做了很正向的分享和輸出。我覺得這就是當下網絡世界所需要的,也是價(jia) 值觀正在形成時期的青年朋友們(men) 所需要的。”

  當日論壇上,雷希穎等20位青年好網民獲頒“青年網絡文明使者”證書(shu) 。這些“使者”亦是努力創新、守護網絡“精神家園”清朗的“行者”。像他們(men) 一樣優(you) 秀的青年好網民還有很多,他們(men) 就在你我身邊。

  ——————————

  8月29日,由中央網信辦網絡社會(hui) 工作局、共青團中央宣傳(chuan) 部、國家電網公司黨(dang) 組宣傳(chuan) 部共同主辦的2022年中國網絡文明大會(hui) 網絡文明社會(hui) 共建論壇在天津舉(ju) 行。本次論壇主題為(wei) “爭(zheng) 做網絡文明使者 共建網上精神家園”。論壇進行期間,多個(ge) 單位、部門、平台分享了經驗做法,現整理部分觀點如下,以饗讀者。

  全國總工會(hui) :打造“網聚職工正能量 爭(zheng) 做中國好網民”亮麗(li) 名片

  近年來,全國總工會(hui) 積極融入網絡文明建設工作大局,充分發揮工會(hui) 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組織優(you) 勢和密切聯係職工群眾(zhong) 的工作優(you) 勢,在加強職工網上思想政治引領、提升工會(hui) 網上輿論引導能力上持續發力。

  特別是與(yu) 中央網信辦連續7年聯合舉(ju) 辦的“網聚職工正能量 爭(zheng) 做中國好網民”主題活動,已成為(wei) 工會(hui) 推進網絡文明建設的一張亮麗(li) 名片,活動特點如下:

  強化政治引領,把牢職工網絡文明“定盤星”。把堅持學習(xi) 宣傳(chuan) 貫徹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貫穿活動全過程,緊緊圍繞黨(dang) 和國家重要節點、重大活動開展網上宣傳(chuan) 宣講、知識競賽等活動,在潛移默化中宣傳(chuan) 黨(dang) 的創新理論。

  注重廣泛覆蓋,奏響職工網絡文明“主旋律”。持續推進“12351+”計劃,即組織動員1000個(ge) 基層工會(hui) 組織,發展兩(liang) 萬(wan) 名職工好網民宣傳(chuan) 員,走進3000家企業(ye) 或開展3000場線下活動,接觸50萬(wan) 名職工,通過線下線上宣傳(chuan) 覆蓋1億(yi) 職工網民,並通過二次傳(chuan) 播影響數億(yi) 職工網民,放大職工好網民聲音,助力建設網上清朗空間。

  強化服務引領,共繪職工網絡文明“同心圓”。把網上工作作為(wei) 工會(hui) 聯係職工、服務職工的重要平台,努力打造職工群眾(zhong) 喜聞樂(le) 見、寓教於(yu) 樂(le) 的特色項目。先後推出“互聯網+工會(hui) 普惠服務優(you) 秀平台”“職工網絡達人征集”等一係列有影響、富創意、重實效的活動。

  全國婦聯:女性撐起網絡空間正能量“半邊天”

  近年來,全國婦聯加強網上思想引領,豐(feng) 富網絡文化活動、精準提供網上服務,引導廣大婦女通過互聯網提升自我、影響他人、服務社會(hui) 、奉獻國家,以女性特有的才華,記錄新時代、弘揚主旋律、貢獻她力量,撐起了網絡空間正能量“半邊天”。

  堅持以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統領網上內(nei) 容建設,發揮網絡傳(chuan) 播優(you) 勢,讓網絡成為(wei) 廣大女網民學理論悟思想的前沿陣地、能量之源。實施網上“頭條工程”,依托婦聯係統近8000個(ge) 網絡平台賬號,開設製作多種學習(xi) 產(chan) 品,開展線上“巾幗大學習(xi) ”“巾幗大宣講”等活動,不斷鞏固廣大婦女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的共同思想基礎。

  全國婦聯堅持以可親(qin) 可感、覆蓋廣泛的網絡主題活動吸引人,以內(nei) 容鮮活、形式新穎的網絡文化作品感染人,用先進文化滋養(yang) 人心。圍繞“巾幗心向黨(dang) ·喜迎二十大”主題,線上線下同步開展群眾(zhong) 性宣傳(chuan) 宣講宣教宣揚活動。啟動“我奮鬥 家國美”短視頻征集展示、線上直播接力活動,引導廣大婦女群眾(zhong) 爭(zheng) 做偉(wei) 大事業(ye) 的建設者、文明風尚的倡導者、敢於(yu) 追夢的奮鬥者。

  全國婦聯積極助力全民數字素養(yang) 和技能提升,充分發揮婦女在家庭和社會(hui) 中的兩(liang) 個(ge) 獨特作用,引導廣大婦女帶動家庭成員學習(xi) 數字知識,掌握數字技能,提升數字素養(yang) ,築牢安全防線。持續打造“巾幗好網民 女性公開課”,精準服務各群體(ti) 網絡需求。

  全國婦聯注重引導婦女和家庭參與(yu) 網絡生態建設,連續六年聯合中央網信辦深入開展“爭(zheng) 做巾幗好網民”活動,發起“百個(ge) 巾幗好網民故事”征集揭曉活動,舉(ju) 辦“V觀天下—網絡正能量圓桌派”活動,團結引領各界女性傳(chuan) 播網上正能量,堅決(jue) 維護婦女兒(er) 童領域網絡意識形態安全,為(wei) 建設清朗網絡空間貢獻巾幗力量。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打造舌尖清朗晴空 共建共享網絡文明

  市場監管一頭連著1.61億(yi) 戶市場主體(ti) ,另一頭連著14億(yi) 多消費群體(ti) ,多領域跟網絡文明建設緊密相關(guan) 。特別是食品安全,直接關(guan) 係人民群眾(zhong) 身體(ti) 健康和生命安全,公眾(zhong) 關(guan) 注度高,網絡空間滋生不少食品領域失實信息和錯誤言論,吸引眼球,誤導網民。

  市場監管總局堅決(jue) 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四個(ge) 最嚴(yan) ”要求,在中央網信辦統一部署和大力支持下,持續深入開展網上食品“清朗”行動,著力打造舌尖上的清朗晴空,助力營造清朗網絡空間,做到“四個(ge) 強化”:

  強化食品科普宣傳(chuan) ,提振消費信心。連續10年每年組織全國“食品安全宣傳(chuan) 周”活動,開展線上線下食品科普宣傳(chuan) 和政策解讀;在總局網站開設“食品領域優(you) 秀科普作品展播平台”,篩選群眾(zhong) 喜聞樂(le) 見的科普視頻進行常態化科普宣傳(chuan) ,推動提升公眾(zhong) 食品科學素養(yang) ,增強群眾(zhong) 消費信心。

  強化網絡謠言治理,開展聯合辟謠。利用各類平台對涉食品安全謠言進行公開辟謠,組織撰寫(xie) 權威文章,有理、有據、有節對網絡食品謠言進行精準打擊和有力粉碎。會(hui) 同相關(guan) 部門持續加大對自媒體(ti) 賬號發布涉食品安全虛假信息的舉(ju) 報、打擊、整治和曝光力度。

  強化典型案例曝光,形成震懾效應。高度重視食品安全典型案例發布,去年以來,共發布民生領域案件查辦“鐵拳”行動典型案例10批,其中食品安全違法案例28件,通過查辦一批違法案件,曝光一批典型案例,嚴(yan) 懲一批違法分子,形成有效震懾。

  強化正麵宣傳(chuan) 引導,營造清朗空間。凝聚多方網絡平台力量,圍繞食品安全持續釋放權威信息,加強正向宣傳(chuan) 引導。加大優(you) 質內(nei) 容供給,用權威科普信息占領主流輿論陣地,擠壓食品安全謠言生存空間。

  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奮力寫(xie) 好網絡文明建設鐵路篇

  近年來,國鐵集團深入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網絡文明建設的重要論述,有效發揮鐵路高度集中、大聯動機、半軍(jun) 事化的行業(ye) 優(you) 勢,在網絡文明建設中積極作為(wei) ,取得顯著成效。

  “發現最美鐵路”,傳(chuan) 遞網絡文明之美。國鐵集團堅持每年聯合開展十多場“發現最美鐵路”網宣活動,邀請正能量網絡名人和網絡媒體(ti) 記者深入萬(wan) 裏鐵道沿線體(ti) 驗采訪,近距離感受鐵路人身上的真、善、美,熱情謳歌中國鐵路服務黨(dang) 和國家大局的主動擔當之美、領跑世界的發展成就之美和當代鐵路人報國為(wei) 民的拚搏奉獻之美。“發現最美鐵路”話題屢登熱搜榜,閱讀量突破9億(yi) 人次。

  鐵路正能量“五個(ge) 一百”活動,澆灌網絡文明之花。國鐵集團堅持每年發出總動員,激勵更多鐵路人和“鐵粉”積極創作網絡正能量評論、網絡感人故事、網絡理論微課、網絡文化作品,培育網絡傳(chuan) 播平台,選樹宣傳(chuan) “最美鐵路人”等先進典型,年均創作展示優(you) 秀作品超6000個(ge) ,閱讀量超8.2億(yi) 人次。

  建設鐵路網絡傳(chuan) 播服務平台矩陣,彰顯網絡文明之力。國鐵集團強力推進鐵路媒體(ti) 融合發展,堅持走好網上群眾(zhong) 路線,構建了以“中國鐵路”“人民鐵道”網站和賬號為(wei) 龍頭,2000多個(ge) 鐵路新媒體(ti) 平台、26萬(wan) 個(ge) 站車視頻終端和18萬(wan) 個(ge) 互聯網工作群組等共同組成的多層次、立體(ti) 化鐵路網絡傳(chuan) 播和服務矩陣,形成了聯係旅客、貨主及幹部職工的緊密紐帶,回應關(guan) 切、匯聚民智、傳(chuan) 播文明,推出電子客票、靜音車廂等一係列便民利民措施,在服務中引領推動文明共建。

  微博:以“微博”之力,供青年學習(xi) 、發聲

  在微博平台,年輕人比較集中,目前5.8億(yi) 的活躍用戶中,30歲以下用戶占據約80%。從(cong) 2009年微博推出到當下,作為(wei) 一個(ge) 公開傳(chuan) 播和討論的平台,微博致力於(yu) 形成正向價(jia) 值觀引導年輕人。

  當下,青年活躍在網絡上,尤其活躍在社交平台上,更多以參與(yu) 、分享、互動為(wei) 興(xing) 趣動機。在滿足青年興(xing) 趣、社交需求的過程中,微博致力於(yu) 在提供泛娛樂(le) 互動需求的同時,擴展曆史、財經、科普等知識領域,為(wei) 青年人構建一個(ge) 立體(ti) 、完整的獲取學習(xi) 信息的平台。

  針對違規賬號或大V,微博持續做好引導和教育,並努力培養(yang) 更多具有正向榜樣作用的正能量大V。

  作為(wei) 一個(ge) 社交平台,微博希望通過媒體(ti) 、政務賬號提升自己的公信力和影響力,特別是在青年人中間形成良好的傳(chuan) 播與(yu) 互動,為(wei) 年輕一代的健康成長和塑造正確價(jia) 值觀念起到積極有效的促進作用。

  (本文均由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川 整理)

  ——————————

  “黎明”精神點亮你我生活

  第二屆中國網絡文明大會(hui) 上,國網天津濱海公司配電搶修班班長、“時代楷模”張黎明等共同發布了《共建網絡文明天津宣言》。

  “黎明師傅既是藍領創客,又是道德楷模”“為(wei) 我們(men) 電力工人點讚”……網民這樣評論道。如今這位紮根一線的藍領工匠、創新先鋒,已經成為(wei) 一股催人奮進的力量,在網上網下,點亮百姓生活。

  人工智能配網帶電作業(ye) 機器人是張黎明最具代表性的創新成果。該機器人突破了絕緣、電磁幹擾等關(guan) 鍵技術,可以代替人從(cong) 事10千伏帶電作業(ye) ,目前已在浙江等20個(ge) 省份推廣應用,產(chan) 值達到7億(yi) 元,累計代替人工作業(ye) 超過1.7萬(wan) 次,填補了配網帶電作業(ye) 領域國際標準的空白。

  張黎明從(cong) 實際需求出發,在創新的道路上孜孜以求,最終成功研發全自主知識產(chan) 權的“黎明牌”機器人的動人故事,在網上廣泛傳(chuan) 播,使勇於(yu) 創新、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網絡空間蔚然成風,向世界展現出中國工匠的智慧。

  “弘揚向上向善正能量是我義(yi) 不容辭的責任。”張黎明說。作為(wei) 黨(dang) 的十九大、二十大代表和先進模範,張黎明講的黨(dang) 課深入淺出,非常受歡迎。他把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與(yu) 黨(dang) 的百年曆史貫通起來,與(yu) 馬克思主義(yi) 、中華傳(chuan) 統文化、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和自己在電力一線的經曆結合起來,將黨(dang) 的創新理論講得更透、更明,潤物無聲。

  如今,一股創新動能在國網天津電力湧動,63個(ge) 創新工作室、2000餘(yu) 名“電力創客”“藍領創客”競相湧現,全國首個(ge) 10千伏雪花型配電網、首個(ge) “近零碳”充電示範站、首個(ge) 電光熱建築一體(ti) 化供能係統、首個(ge) 零碳碼頭智慧綠色能源係統等創新實踐次第開花,用智慧和技能讓百姓生活更美好。濱海黎明共產(chan) 黨(dang) 員服務隊義(yi) 務為(wei) 老舊樓道安裝節能燈具、成立“黎明·善小”微基金、發放便民愛心卡,徹底打通服務百姓的“最後一公裏”,獲評中央宣傳(chuan) 部“全國學雷鋒活動示範點”。

  他們(men) 還發起了“公共服務行業(ye) 黨(dang) 員服務隊聯盟”,打破行業(ye) 壁壘,針對群眾(zhong) “急、難、愁、盼”問題,牽頭組織水、電、氣、熱等社會(hui) 各行各業(ye) 聯合行動,服務人民群眾(zhong) ,拓展了“黨(dang) 員社區經理”“黨(dang) 員服務紅網格”等新的服務模式,蹚出了一條多維聯動、多方互補的誌願服務新道路。企業(ye) 內(nei) 部中國好人王婭、全國勞模黃旭、駐村書(shu) 記劉勇等一批先進典型也相繼湧現,匯聚成服務人民、社會(hui) 的“群英譜”。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胡春豔)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曾繁華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