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寺一年半後選擇“下山”,如今的他過得好嗎?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9月5日電(記者 邢蕊)不知道從(cong) 什麽(me) 時候起,社交媒體(ti) 上時不常就能看到某個(ge) 寺廟的招聘信息。而每逢寺廟招聘,都會(hui) 引來大量熱議和關(guan) 注。
兩(liang) 個(ge) 月前,湖州法華寺麵向社會(hui) 招聘文史資料整理專(zhuan) 員、廚師和園林綠化維護員。曾經在靈隱寺工作過一年半的小夥(huo) 趙蓮貴在朋友圈轉發了這則信息。其中,“文史資料整理專(zhuan) 員”這份工作朝九晚五且周末雙休,試用期過後薪資可達10000元。這讓趙蓮貴感慨:“明確寫(xie) 了工資,是良心單位。”
2022年,是趙蓮貴從(cong) 靈隱寺辭職的第五年。離開靈隱寺後,他換過兩(liang) 份工作,如今擔任一家互聯網企業(ye) 的公關(guan) 。當我們(men) 聯係到他時,關(guan) 於(yu) 寺廟生活工作的點滴已經在他腦海裏漸漸模糊,但在某個(ge) 隱秘的角落裏,依然有著關(guan) 於(yu) 他的“傳(chuan) 說”。
他告訴記者,能在靈隱寺工作很幸運,但生活還要向前看。
“因為(wei) 房貸,我辭職了”
2016年4月,趙蓮貴從(cong) 珠海來到杭州,正式入職靈隱寺,負責寺廟裏的新媒體(ti) 運營工作。剛開始,他租房子住在外麵。後來廟裏騰出來一間屋子,趙蓮貴從(cong) 此開啟寺廟裏的“佛係生活”。
早上八點半到下午四點半是趙蓮貴的工作時間,他主要負責靈隱寺微信公眾(zhong) 號內(nei) 容的發布。他的直屬領導是寺廟裏的師父。師父對新媒體(ti) 也沒什麽(me) 研究,他告訴趙蓮貴:“我們(men) 對漲粉和閱讀量沒有要求,一切隨緣。”
這份工作對趙蓮貴而言沒有難度,他一般會(hui) 傳(chuan) 播一些佛教小故事,或者介紹下與(yu) 靈隱寺有關(guan) 的曆史。有佛學會(hui) 議的時候,他要負責拍照、撰寫(xie) 新聞稿。
寺廟裏提供一日三餐,但是想吃肉得去外麵。索性趙蓮貴對吃這方麵並無追求:“吃飯就是一個(ge) 攝取能量的過程,如果給我一種可以維持生命的營養(yang) 液,我也能活下去。”
在趙蓮貴看來,生命不應該浪費在吃飯上。每天完成工作後,他最喜歡在寺廟裏溜達,或假裝是遊客,聽旅遊團導遊講廟裏的故事。記下廟裏每一塊匾額,查清它們(men) 背後的故事,這是趙蓮貴的樂(le) 趣之一。
從(cong) 靈隱寺騎電瓶車到杭州西湖,隻需要十分鍾。有時候,趙蓮貴會(hui) 去西湖找找靈感,然後回寺廟裏研究填詞和律詩。下班後,他偶爾也會(hui) 下山遊泳,順便在外麵搓一頓。
生活裏的空白被各種稀奇古怪的事情填滿,這使得趙蓮貴從(cong) 來不會(hui) 覺得無聊。他說:“我的生活沒有煩惱,唯一的煩惱就是錢不夠多。”如果不是因為(wei) 房貸,趙蓮貴可能會(hui) 在靈隱寺待一輩子。
來杭州工作以後,父母給趙蓮貴在安徽老家買(mai) 了房子,他從(cong) 此背上了月供五千多的貸款。但每月扣除五險一金後,趙蓮貴能拿到手的隻有五千塊,他隻能用之前攢下的積蓄填補窟窿。兩(liang) 個(ge) 月以後,趙蓮貴的財政出現了赤字。
“還是要考慮接下來怎麽(me) 辦。”思前想後,最終趙蓮貴在2017年秋天“下山”了:“(房貸問題)我隻能靠自己。”
“我佛需要解決(jue) 問題的人”
在解決(jue) 問題方麵,趙蓮貴確實有很強的能力,而且也得到了“我佛”的認可。
當初,他和一兩(liang) 百人同時參加筆試,要在兩(liang) 個(ge) 小時之內(nei) 完成一篇《如何文明進香》的新聞稿。筆試允許帶電腦,寺院還提供無線網絡。
趙蓮貴在廟裏轉悠了一圈,拍了幾張照片,又從(cong) 網上找了一篇稿件,順手改了改就交了卷。他成為(wei) 這些人中第一個(ge) 交卷、似乎也是唯一一個(ge) 準時交卷的人。
入職以後,師父才告訴他:“我們(men) 一看你就是從(cong) 網上找的,但我們(men) 就是需要能很快解決(jue) 問題的人。”
麵試那天是個(ge) 周日,趙蓮貴一大早就到廟裏候著。師父問他為(wei) 何來這麽(me) 早,趙蓮貴坦誠地回答:“我想早點麵完,下午還能趕回珠海。”師父一聽,就把他安排在了第一個(ge) 麵試。
趙蓮貴回憶,麵試過程也比較隨意:“兩(liang) 位師父,還有兩(liang) 位工作人員,我們(men) 一起拉了會(hui) 兒(er) 家常。”他還很認真地告訴對方,自己不太了解佛教,來這裏工作是抱著學習(xi) 的心態。
或許是趙蓮貴的真誠和機靈打動了“佛祖”,他最終脫穎而出,拿到了offer。
這個(ge) 新來的“90後”小夥(huo) ,很快得到了大家的認可。他和師父們(men) 一起打籃球,談天說地。師父有什麽(me) 事情,也都願意找他幫忙。用趙蓮貴自己的話說:“當時在寺廟裏,也算是一個(ge) 有價(jia) 值的人。”
“求諸於(yu) 人,不如求諸於(yu) 己”
趙蓮貴是雙魚座。按照星座來分析,雙魚男一般都多愁善感,優(you) 柔寡斷。但趙蓮貴是個(ge) 很果斷,也很理性的人。
辭職後,他先是去了一家互聯網公司做營銷策劃。2017年是互聯網行業(ye) 深度發展的一年,趁著這股東(dong) 風,趙蓮貴很快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模式。
不過久而久之,他開始覺得工作內(nei) 容有些千篇一律,“同樣的套路玩了一遍又一遍,我需要尋找新的發展。”於(yu) 是趙蓮貴辭職了,來到了現在的公司。
從(cong) 2016年到2022年,趙蓮貴很清楚自己每個(ge) 階段想要什麽(me) 。
當初來到靈隱寺,是這座千年古刹的名聲吸引著趙蓮貴:“靈隱寺像是一個(ge) 標簽,就像我們(men) 找工作都願意去大廠一樣。”為(wei) 此,他可以忍受不高的薪資。而離開靈隱寺後,趙蓮貴有了在杭州安家落戶的壓力,他開始追求更高的收入,付出的代價(jia) 就是加班、出差、熬夜。
這些年中的每一次辭職的決(jue) 定,都意味著他幾乎要從(cong) 頭開始。這在外界看來很不容易,但趙蓮貴從(cong) 來不害怕做出選擇。他覺得所謂的“選擇困難症”就在於(yu) :“你兩(liang) 邊好處都想要,哪有這樣的便宜事。”
趙蓮貴至今還記得,和他一起入職靈隱寺的另一個(ge) 小夥(huo) ,每次在齋堂遇到他,對方都會(hui) 像祥林嫂一樣不停地抱怨素菜有多難以下咽。趙蓮貴對此很不理解,他告訴對方:“你選擇來這,但連吃一頓齋飯的心理準備都沒有?那還是趁早走人吧。”
兩(liang) 個(ge) 月以後,小夥(huo) 真的走了。在趙蓮貴看來,“無論是做工作還是做人,遇到問題,我們(men) 所能做的是求諸於(yu) 己。不要總是期望別人幫你解決(jue) 問題。”
“是否懷念在寺廟的生活?”對此趙蓮貴回答:“沒有所謂的懷不懷念。每份工作都有好和壞的一麵。壞處就是好處的附屬品。”
“就是一份工作”
最近幾年,很多寺廟的招聘啟事在網絡上頻頻出圈。在很多人眼中,寺廟是自帶靈力光芒和神秘色彩的一方淨土。在這裏工作既可以修身養(yang) 性,又可以掙錢養(yang) 家。這樣看似兩(liang) 全其美的工作,讓不少吃瓜路人心馳神往。
法華寺的招聘公告發出後,短短一天時間內(nei) 就收到到了兩(liang) 三百份簡曆。由於(yu) 報名人數過多,寺院不得不緊急刪掉了招聘推文。
有不少網友在招聘啟事下留言:錢不錢的不重要,主要是向往這份工作;這不是我夢中情工嗎……
對於(yu) 時不時刮起的“寺廟工作風”,趙蓮貴覺得過於(yu) 誇張:“這就是一份工作而已。”
在沒來靈隱寺之前,趙蓮貴也想嚐試那種所謂的“佛係生活”,但一年半的寺廟工作經曆讓他明白:“大家都是普通人,隻不過是信仰不一樣。當一個(ge) 群體(ti) 規模足夠大時,它其實就是一個(ge) 正常的社會(hui) 。”
“入世”以後,趙蓮貴過上了和普通人別無二致的生活。現在,他和在靈隱寺工作時認識的女朋友走進了婚姻殿堂。他們(men) 在杭州買(mai) 了房子,每個(ge) 月的房貸也變成了一萬(wan) 多。
肩上扛著生活的壓力,趙蓮貴卻依舊淡定。他說,如果有一天失業(ye) 還不起房貸,他就賣掉房子回老家:“我已經做了最壞的打算,現在遇到的一切就都是幸運。”
一路走來,趙蓮貴一直向前,從(cong) 不回頭,就像那首歌裏唱的:
哥已不在江湖,哥也不會(hui) 孤獨
哥要選擇的路,沒有誰勝誰輸
哥已不在江湖,哥也不失風度
哥要找的幸福
隻有自己最清楚。(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