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發展進步的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作者:解麗(li) 霞(廣東(dong) 省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研究中心華南理工大學基地特約研究員,華南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yi) 學院院長、教授)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專(zhuan) 題研討班上指出:“依靠頑強鬥爭(zheng) 打開事業(ye) 發展新天地,最根本的是要把我們(men) 自己的事情做好。”“堅持把國家和民族發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點上、把中國發展進步的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這就要求我們(men) 更好把握和運用黨(dang) 百年奮鬥的曆史經驗,在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進軍(jun) 的新征程上,明確舉(ju) 什麽(me) 旗、走什麽(me) 路、以什麽(me) 樣的精神狀態、朝著什麽(me) 樣的目標繼續前進。要發揚曆史主動精神,應對新發展階段的新變化,以深遠的戰略策略開新局;要發揚自立自強精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新建設,以豐(feng) 厚的經驗成就創新篇;要發揚敢於(yu) 鬥爭(zheng) 精神,麵對國際形勢發展新變局,以堅定的意誌毅力辟新天。
掌握曆史主動,擘畫應對百年變局新戰略
掌握曆史主動、把握曆史規律、運用曆史經驗,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取得一係列豐(feng) 功偉(wei) 績的重要法寶。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不畏艱難險阻、直麵風險挑戰,頑強拚搏、不懈奮鬥,展現出偉(wei) 大的曆史主動精神,構築起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的精神譜係,形成了黨(dang) 的光榮傳(chuan) 統。”在革命戰爭(zheng) 年代,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發揚曆史主動精神,取得了新民主主義(yi) 革命的勝利;在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時期,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積極探索,建立了符合中國國情和社會(hui) 主義(yi) 實際的係列政治製度,初步建立了完整的工業(ye) 體(ti) 係和國民經濟體(ti) 係,為(wei) 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奠定了政治經濟基礎;在改革開放中,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勇於(yu) 開拓,創建經濟特區,推行家庭聯產(chan) 承包責任製,探索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市場經濟,推進中華民族從(cong) 站起來到富起來的偉(wei) 大飛躍。新時代,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以偉(wei) 大的曆史主動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氣、強烈的責任擔當,提出一係列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攻克了許多長期沒有解決(jue) 的難題,辦成了許多事關(guan) 長遠的大事要事,推動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取得曆史性成就、發生曆史性變革。
在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世界正麵臨(lin)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人類社會(hui) 正經曆百年來最嚴(yan) 重的傳(chuan) 染病大流行,世界經濟正經曆上世紀30年代大蕭條以來最嚴(yan) 重的衰退,單邊主義(yi) 、保護主義(yi) 、霸淩行徑愈演愈烈,治理赤字、信任赤字、發展赤字、和平赤字有增無減,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曆史之變的特征更加明顯。大變局帶來的複雜性與(yu) 不確定性,嚴(yan) 重影響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曆史進程。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要保持曆史定力、發揚曆史主動,以不變應萬(wan) 變,以有序應無序,擘畫發展新戰略,堅信和平與(yu) 發展的時代主題,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理念,穩固追求各國共同進步的老朋友,尋求共同維護世界和平的新力量,以多邊對抗單邊,以公道消解霸道;堅持團結協作的抗疫原則,加強國際聯防聯控,合作試驗研發疫苗與(yu) 藥物,在全世界凝聚起攜手抗疫的最大合力;堅持開放創新的發展目標,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以開放的思維與(yu) 創新的舉(ju) 措,共同推進世界經濟複蘇和科技飛躍發展。
堅持獨立自主,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
發揚曆史主動精神,把握曆史發展機遇,是應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基本要求;堅持獨立自主,堅持中國特色,是推進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實踐原則。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獨立自主是我們(men) 黨(dang) 從(cong) 中國實際出發、依靠黨(dang) 和人民力量進行革命、建設、改革的必然結論。”在新民主主義(yi) 革命時期,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在革命實踐中明白,依靠他國他人搞革命是不能取得成功的,毛澤東(dong) 提出“中國革命鬥爭(zheng) 的勝利要靠中國同誌了解中國情況”,探索出適合中國實際的農(nong) 村包圍城市的革命道路。社會(hui) 主義(yi) 建設時期,中國堅持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與(yu) 世界大國關(guan) 係正常化,在世界舞台發揮重要作用。改革開放新時期,鄧小平同誌指出,“中國的事情要按照中國的情況來辦,要依靠中國人自己的力量來辦”“現在搞建設,也要適合中國情況,走出一條中國式的現代化道路”,獨立自主地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
麵對新的戰略機遇、新的戰略任務、新的戰略階段、新的戰略要求、新的戰略環境,盡管國際局勢風雲(yun) 變幻,疊加疫情變化反複難測,中國具有無比廣闊的舞台、無比深厚的曆史底蘊、無比強大的前進定力,在現代化新征程中,要凝練更為(wei) 深厚的“中國式”特征,發展更具引領的“共同性”範式。一要獨立自主地走好自己的道路,始終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全麵貫徹新發展理念,正確處理政府與(yu) 市場關(guan) 係,完善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市場經濟體(ti) 製機製,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二要自立自強地做好自己的事情,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是擺在中國人民麵前的大事,人類曆史上,沒有一個(ge) 民族、沒有一個(ge) 國家可以通過依賴外部力量、跟在他人後麵亦步亦趨實現強大和振興(xing) ,要付出更為(wei) 艱巨、更為(wei) 艱苦的努力,以中國式現代化逐步推進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三要踔厲奮發地把好自己的命運,中國依然處在社會(hui) 主義(yi) 初級階段,依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積極應對國際國內(nei) 各種困難局麵,最根本的是堅持黨(dang) 的全麵領導、堅持改革開放不動搖,謀定而後動,厚積而薄發,建成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
發揚鬥爭(zheng) 精神,開創國家事業(ye) 發展新天地
敢於(yu) 鬥爭(zheng) 、勇於(yu) 鬥爭(zheng) 、善於(yu) 鬥爭(zheng) 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鮮明品格。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在內(nei) 憂外患、民族危難之際,一誕生就銘刻著鬥爭(zheng) 的印記,就肩負著鬥爭(zheng) 的使命,在革命中戰勝內(nei) 外敵人,在建設中戰天鬥地,在改革中披荊斬棘,取得一個(ge) 又一個(ge) 偉(wei) 大勝利與(yu) 重大成就,錘煉了鬥爭(zheng) 意誌,鍛造了鬥爭(zheng) 品格,積累了鬥爭(zheng) 經驗。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國際秩序正在快速變化,我們(men) 麵臨(lin) 的風險挑戰明顯增多,不想鬥爭(zheng) 是不切實際的。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要丟(diu) 掉幻想、勇於(yu) 鬥爭(zheng) ,在原則問題上寸步不讓、寸土不讓,以前所未有的意誌品質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共產(chan) 黨(dang) 人任何時候都要有不信邪、不怕鬼、不當軟骨頭的風骨、氣節、膽魄。”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不可逆轉,脫貧攻堅與(yu) 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有效銜接,高質量發展與(yu) 共同富裕並行共進,深化改革開放與(yu) 外部環境收緊的反向影響,這既需要黨(dang) 帶領人民發揚艱苦奮鬥的優(you) 良作風,為(wei) 實現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而奮鬥,更需要加強鬥爭(zheng) 曆練,增強鬥爭(zheng) 本領,永葆鬥爭(zheng) 精神,為(wei) 和平發展、為(wei) 國家穩定、為(wei) 人民幸福而鬥爭(zheng) 。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依靠鬥爭(zheng) 成就曆史,更要依靠鬥爭(zheng) 贏得未來。打開事業(ye) 發展新天地,關(guan) 鍵在於(yu) 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在危機中重塑競爭(zheng) 新優(you) 勢,積極把握發展主動權,建立全國統一大市場,以國內(nei) 大循環為(wei) 主體(ti) ,應對一切外部發展的不穩定性;建設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ti) 製,抓住一切協作機遇拓展國際合作朋友圈,推進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打開事業(ye) 發展新天地,核心在於(yu) 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深入實施科教興(xing) 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堅決(jue) 打贏關(guan) 鍵核心技術攻堅戰,加強從(cong) 0到1的原創性突破,提升國家創新體(ti) 係整體(ti) 效能,實現2035年中國躋身創新型國家的戰略目標,向世界一流科技強國邁進。打開事業(ye) 發展新天地,重點在於(yu) 推進全體(ti) 人民的共同富裕,在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基礎上,既要做大蛋糕更要分好蛋糕,讓勞動成為(wei) 推動共同富裕的基本動力,讓奮鬥成為(wei) 暢通向上流動通道的基本路徑,增強人民群眾(zhong) 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逐步實現人們(men) 對美好生活的需要。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