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全媒+|在古都西安,感受中秋之美
新華社西安9月9日電(記者薑辰蓉李亞(ya) 楠)長安月明,花燈如晝。在中秋佳節到來之際,古城西安不少景區推出特色“限時”文旅項目,絲(si) 路歌舞、秦腔表演、飛花令對詩、對鏡貼花鈿……讓遊客在文化氤氳之中,沉浸式體(ti) 驗中秋佳節的傳(chuan) 統韻味。
身穿襦裙,雲(yun) 鬢花顏,古裝麗(li) 人手提玉兔花燈,在古風古韻的街市中淺吟低笑,徐徐穿行。在西安大唐不夜城景區,遊客也可換上唐朝裝扮,請景區的妝娘幫忙貼上傳(chuan) 統花鈿,結伴逛一逛掛滿各式各樣宮燈的街區,欣賞傳(chuan) 統歌舞表演。
“對於(yu) 中華兒(er) 女來說,明月負載著悠久的神話傳(chuan) 說和深邃的文化內(nei) 涵,中秋節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為(wei) 寄托思念故鄉(xiang) ,思念親(qin) 人之情,祈盼豐(feng) 收、幸福,是豐(feng) 富多彩、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chan) 。” 大唐不夜城景區工作人員宋立姣說,“同時,今年中秋為(wei) 了減少人群聚集,我們(men) 還減少大型表演,增加‘快閃’式的小規模表演,靈活穿插在街區,讓人們(men) 能夠隨走隨看,像在流動的畫卷中遊覽。”
據宋立姣介紹,今年大唐不夜城的中秋節主題文化活動與(yu) 往年相比,在覆蓋範圍、活動形式、文創產(chan) 品等方麵迭代升級,持續挖掘中秋傳(chuan) 統文化內(nei) 涵,將夜間文旅經濟與(yu) 盛唐國風深度結合,讓盛唐文化可觀、可感、可體(ti) 驗,讓遊客在古色古香的繁華街市中感受傳(chuan) 統節日的氛圍。
在步行街高台之上,中秋特別推出的“絲(si) 路曼舞”正在演出,恍若敦煌飛天降臨(lin) 人間;花車鬥彩也在進行,西域歌舞與(yu) 大唐風姿同台展現,讓人們(men) 領略文化交流之美;另一處,“詩仙李白”與(yu) 遊客們(men) 正在飛花令對詩;遊客們(men) 還可製作手工月餅,在觀賞月光的同時,品味佳節傳(chuan) 統美食,在皎皎月光下共話家常……
沉浸式唐風體(ti) 驗景區簋唐樓,還推出新的故事線,遊客在“下凡玉兔”的陪伴下,解開一個(ge) 個(ge) 謎團,賺取“紋銀”與(yu) 月餅。在大唐芙蓉園景區,遊客可夜遊園、水上祭月、打月餅、放河燈,體(ti) 驗傳(chuan) 統節日的儀(yi) 式感。
在中秋節,西安市民和遊客還能欣賞到興(xing) 盛於(yu) 唐代的古老戲曲“秦腔”,中秋期間,劇團的演員們(men) 將在街頭、社區,為(wei) 市民和遊客帶來《拾黃金》《玉堂春》《鍘美案》等秦腔經典片段演出,用三秦大地的獨特藝術,渲染出傳(chuan) 統文化佳節的濃濃陝味。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