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戲曲名家盡展傳統藝術風采
原標題:遼寧戲曲名家盡展傳(chuan) 統藝術風采
9月12日,北京評書(shu) (鞍山評書(shu) )國家級代表性傳(chuan) 承人劉蘭(lan) 芳在線上開講《康熙買(mai) 馬》。這是由遼寧省文化和旅遊廳、遼寧省文化演藝集團主辦,遼寧省文化遺產(chan) 保護中心承辦的喜迎二十大·奮進新征程——“重溫時代經典”傳(chuan) 統戲劇、曲藝名家線上展演季活動的第五場。此次展演季,包括眾(zhong) 多名家的經典作品,從(cong) 9月2日至21日連續在線上以“視頻+流派和人物介紹”的方式進行推送,讓觀眾(zhong) 在重溫經典作品的同時,領略和感受傳(chuan) 統藝術的魅力及藝術家的心路曆程。
名家雲(yun) 集盡展遼寧風采
此次重溫時代經典線上展演季,會(hui) 聚了多位名家,涵蓋了評書(shu) 、評劇、京劇、相聲等多種藝術門類。評書(shu) 名家劉蘭(lan) 芳、田連元,評劇名家馮(feng) 玉萍、周丹、李冬梅,相聲名家楊振華,京劇名家周仲博、常東(dong) 等雲(yun) 集獻藝,盡展遼寧藝術風采。
在劉蘭(lan) 芳評書(shu) 展演中,觀眾(zhong) 在欣賞評書(shu) 的同時,對鞍山評書(shu) 有了進一步的了解。有“評書(shu) 故鄉(xiang) ”之稱的鞍山,曾經擁有評書(shu) 最輝煌的年代。鞍山評書(shu) 以鞍山鋼鐵廠為(wei) 集中發源地,隨著大批固定聽眾(zhong) 群體(ti) 的形成,眾(zhong) 多評書(shu) 藝人紛紛紮根鞍山,並從(cong) 此開枝散葉。
線上展演使觀眾(zhong) 能從(cong) 中追溯角兒(er) 的巔峰表演,了解戲曲本源。在我國評劇旦行六大流派中,沈陽評劇占據三席。由韓少雲(yun) 創立的韓派、花淑蘭(lan) 創立的花派、筱俊亭創立的筱派風格各異、各領風騷,並稱為(wei) “韓、花、筱”三大流派。此次展演季,三大流派輪流上場。
在經典中領略傳(chuan) 統藝術
我省是戲曲大省,傳(chuan) 統戲劇、曲藝兩(liang) 大門類,名家輩出,薪火相傳(chuan) ,產(chan) 生了一大批膾炙人口的經典作品。
本次線上展演季,帶來了多部經典作品,吸引了不少年輕觀眾(zhong) 。觀眾(zhong) 韓玉是90後,她說,之前對花派評劇不是很了解,通過此次展演中對“流派部分”的介紹,了解了花派評劇唱腔以旋律高亢著稱,花腔在高音區行繞,既剛勁有力又華麗(li) 跳蕩,代表劇目有《茶瓶計》《謝瑤環》《白毛女》等。
9月5日,評劇(韓派)國家級代表性傳(chuan) 承人周丹演唱了評劇《小女婿》。周丹的表演細膩傳(chuan) 神,扮相俊美,嗓音清脆甜亮,氣質優(you) 雅大方,在繼承評劇(韓派)圓潤、醇厚的唱腔及樸實、細膩的藝術風格基礎上,不斷突破、勇於(yu) 探索,嚐試塑造各類角色,具有很強的爆發力和即興(xing) 表演能力。
評劇(筱派)省級代表性傳(chuan) 承人李冬梅演唱了評劇《楊八姐遊春》,讓觀眾(zhong) 眼前一亮。李冬梅繼承了筱派藝術的精髓,於(yu) 唱腔中深掘人物個(ge) 性,在表演中詮釋老旦風采,唱腔豪放、潑辣、開朗而又不失含蓄、柔美、細膩,別有風味。
京劇(唐派)誕生於(yu) 沈陽,創始人唐韻笙與(yu) 周信芳(麒派)、馬連良(馬派)並稱梨園界“南麒北馬關(guan) 外唐”。周仲博是京劇(唐派)國家級代表性傳(chuan) 承人,已有九旬高齡,現已告別京劇舞台。此次展演由唐派再傳(chuan) 弟子常東(dong) 演唱《二子乘舟》。京劇(唐派)的表演風格兼具剛烈與(yu) 悲壯之美,唱念做打呈現出凝重渾厚、開闊大氣的藝術氣質。在唱功方麵,獨創“大滑音”唱法,比傳(chuan) 統滑音速度慢、滑度大、力度強,明亮而富有激情。常東(dong) 在演唱《二子乘舟》時,將京劇(唐派)風格演繹得淋漓盡致。
之前戲迷老邱一直關(guan) 注遼寧省文化遺產(chan) 保護中心在文馨苑的各種線下非遺演出。他說:此次線上展演滿足了線上看演出的好奇心,帶來了新體(ti) 驗。在線上看完了第一場展演,一看就喜歡上了,意猶未盡。聽說接下來還有田連元、單田芳、楊振華、王印權等名家經典展演,太高興(xing) 了!(馮(feng) 玉萍)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