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戲曲百戲(昆山)盛典 演繹“戲曲+旅遊”之美

發布時間:2022-09-14 10:55:00來源: 中國旅遊報

 

  近日,由文化和旅遊部、江蘇省人民政府主辦的2022年戲曲百戲(昆山)盛典在江蘇昆山舉(ju) 辦。本屆戲曲百戲(昆山)盛典於(yu) 8月13日至23日在昆山舉(ju) 辦線下主體(ti) 活動,線上展演和其他延伸活動則將持續至10月上旬。其中,“看百戲遊江蘇”係列活動將戲曲與(yu) 江蘇豐(feng) 富的旅遊資源融合,圍繞“水韻江蘇戲曲之旅”主題,推出了“園林·賞戲”聽著蘇劇錫劇遊江蘇等10條賞戲主題旅遊線路,內(nei) 容涉及無錫錫劇、徐州江蘇梆子、淮安淮劇等江蘇地方劇種,為(wei) 市民、遊客帶來難忘旅遊體(ti) 驗的同時,也進一步擦亮了江蘇“戲曲+旅遊”的文旅融合新名片。

  全麵展現戲曲之美

  從(cong) 講述共產(chan) 黨(dang) 人瞿秋白的堅定信仰、讓現場觀眾(zhong) 潸然落淚的昆劇《瞿秋白》,到展現王昭君人生境遇、飽含離別故土時對家鄉(xiang) 眷戀的祁劇高腔《昭君出塞》,再到重現家喻戶曉的白素貞與(yu) 許仙淒美愛情故事的粵劇《白蛇傳(chuan) ·情》……連日來,來自全國各地的優(you) 秀劇目在昆山這片戲曲熱土上輪番上演,讓當地市民和慕名而來的戲迷過足了癮。

  8月19日,閩劇折子戲《雙蝶扇·回書(shu) 》在昆山梁辰魚昆曲劇場上演。這是來自南京的大學生戲迷夏禹第一次現場邂逅閩劇。“演員一開腔就驚豔到我了,之前隻在網上看過閩劇片段,現場欣賞更有感覺。”夏禹說,身為(wei) 入門戲迷的他,此次昆山之行最想多看幾部好戲,為(wei) 自己未來的愛好甚至職業(ye) “探路”。

  今年已是山東(dong) 省戲劇家協會(hui) 名譽主席陳鵬參加戲曲百戲(昆山)盛典的第四個(ge) 年頭,他也見證了戲曲百戲(昆山)盛典一路的成長。他說:“前3年盛典,我在昆山看完了全部348個(ge) 劇種。今年盛典更是盛況空前,不僅(jin) 全方位展現了戲曲的多樣性,還突出人才培養(yang) 、文旅融合、數字化傳(chuan) 播等特點,這對於(yu) 戲曲的傳(chuan) 承、推廣都將起到重要作用,可以讓更多人看到戲曲、了解戲曲。”

  昆山市文化館國家一級編劇高向東(dong) 表示,作為(wei) 昆山當地的一名群眾(zhong) 文藝創作者,從(cong) 昆山承辦百戲盛典以來,他觀摩了很多劇目,更加強烈地感受到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博大精深,也激發了他弘揚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使命感、責任感。“我們(men) 的一些作品靈感也是來源於(yu) 百戲盛典,比如入選今年第十九屆群星獎展演的音樂(le) 作品《看戲》,我們(men) 希望通過更多的作品,讓更多人關(guan) 注百戲盛典,參與(yu) 到弘揚戲曲文化的行列中。”

  充分賦能文旅融合

  百戲盛典掀起的戲曲熱,也加速了戲曲和旅遊的融合。8月13日,“看百戲遊江蘇”主題遊線首發團在昆山正式啟程。首發團乘坐的百戲主題巴士配備了昆曲文創和特色小吃,營造出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氛圍。團員們(men) 一路遊覽了昆山亭林園、昆曲文化藝術中心、巴城老街等景點,深入了解並現場體(ti) 驗了昆曲。

  活動當天,全國戲曲表演優(you) 秀領軍(jun) 人才、國家一級演員由騰騰走進直播間推廣主題遊線產(chan) 品。她介紹,當天下午的直播共吸引了超過30萬(wan) 人次觀看,直播間上架的主題遊線產(chan) 品全部售罄,其中,“水鄉(xiang) ·燈會(hui) ”昆山主題一日遊最受歡迎。“現在的年輕遊客喜歡個(ge) 性化的旅遊產(chan) 品,而戲曲對於(yu) 很多年輕人來說可能是比較生疏的文化,‘昆曲+旅遊’則能更好地滿足他們(men) 對戲曲的好奇或向往。”

  昆山市副市長單傑表示,戲曲百戲(昆山)盛典前3年展演的成功舉(ju) 辦,開創了戲曲文化植入旅遊產(chan) 品的發展新思路。今年創新推出的10條“看百戲遊江蘇”線路,將觀戲和賞景充分融合,讓文化賦予旅遊更多精彩,吸引更多市民、遊客領略江蘇魅力,感受傳(chuan) 統文化之美。

  其實在昆山,“戲曲+旅遊”已逐漸常態化。8月16日,2022昆山旅遊度假區“百戲+旅遊”演出活動在周莊古鎮上演,在周莊古戲台,山東(dong) 省呂劇院為(wei) 遊客帶來了呂劇小戲《喝麵葉》《釵頭鳳》選段,遊客一邊遊玩一邊看戲,享受了一場戲曲與(yu) 水鄉(xiang) 、古鎮、古建相融合的“沉浸式”演出。

  昆山旅遊度假區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周莊古戲台作為(wei) “品質化、景點化、網紅化、親(qin) 民化”的免費開放場所,全年安排專(zhuan) 業(ye) 昆劇院團每周定期開展昆曲演出,年接待遊客量達200萬(wan) 人次。作為(wei) 度假區著力打造的“昆曲+文創”公共空間,周莊古戲台以古鎮為(wei) 背景,以水鄉(xiang) 為(wei) 劇場打造出的“無邊界演藝空間”,讓遊客在充分體(ti) 驗水鄉(xiang) 肌理的同時全麵感受戲曲的藝術魅力。

  與(yu) 此同時,在江蘇這片擁有昆曲、錫劇、淮劇等豐(feng) 富戲曲種類的土地上,常州首個(ge) 沉浸式園林演藝劇目——實景版錫劇《珍珠塔》於(yu) 今年6月在江南古典園林近園上演;泰州文旅集團以“旅遊+演藝”的形式,在梅蘭(lan) 芳紀念館多功能廳、評書(shu) 評話博物館、喬(qiao) 園等8處建成了“泰有戲”公益小劇場;鹽城市建湖縣打造“淮劇小鎮”,以“演藝+實境秀”充分融合表演內(nei) 容與(yu) 小鎮環境,打造出“戲在村裏,村在戲裏”的文旅融合新潮流……“戲曲+旅遊”正成為(wei) 江蘇各地文旅融合的新名片。

  深度做優(you) “戲曲+”生態圈

  中國藝術研究院戲曲研究所副所長鄭雷表示,文旅融合是必然,比如到昆山,必然會(hui) 聯想到昆曲,將昆曲元素融入旅遊產(chan) 品設計,對豐(feng) 富旅遊產(chan) 品、提升遊客體(ti) 驗有很大的推動作用。鄭雷認為(wei) ,戲曲和旅遊還有更深的融合空間,不應該僅(jin) 停留於(yu) 在景區搭台唱戲,而是要建立一個(ge) 完整的“戲曲+”生態,首先讓當地群眾(zhong) 發自內(nei) 心地喜歡昆曲,成為(wei) 昆曲的一部分,而後帶動遊客也參與(yu) 其中。

  8月22日晚,“昆山腔調·良辰”昆曲夜秀在昆山大戲院南廣場上演。當晚,經典折子戲《牡丹亭·遊園驚夢》《九蓮燈·火判》《孽海記·下山》中的主角紛紛走出劇院,走進廣場,為(wei) 現場群眾(zhong) 帶來視聽享受。除了傳(chuan) 統昆曲表演,現場還提供了露天電影展演及特色美食。

  昆山當代昆劇院負責人瞿琪霞表示,作為(wei) 昆曲發源地,昆山更需要培育昆曲受眾(zhong) 群體(ti) ,通過多媒介推廣這門藝術。“我們(men) 不斷探索,在保持專(zhuan) 業(ye) 性的同時嚐試破圈,對外延伸表演舞台,培育‘昆曲+’的生態圈,通過‘昆曲+旅遊+文創+美食’等,讓更多人接觸昆曲,迷上昆曲。”

  據悉,2018年起,戲曲百戲(昆山)盛典已在昆山市成功舉(ju) 辦3年,全國348個(ge) 劇種以及木偶劇、皮影戲兩(liang) 種戲劇形態曆史上實現“大團圓”,408個(ge) 劇目在昆山已開展201場演出,現場觀眾(zhong) 達11萬(wan) 人次,網絡直播觀看量超1.5億(yi) 人次。

  為(wei) 鞏固戲曲百戲(昆山)盛典成果,今年昆山啟動了“新三年·新百戲”計劃,包括組織實施全國戲曲表演領軍(jun) 人才培養(yang) 計劃、舉(ju) 辦“天下第一團”青年表演人才傳(chuan) 習(xi) 班、創設中國戲曲人才傳(chuan) 承基地、建成昆山(中國)戲曲博物館等。通過戲曲+旅遊等方式,在昆山、在江蘇,戲曲源頭之水正被激活,戲曲與(yu) 旅遊融合展現時代之美的篇章正在譜寫(xie) 。(邰子君)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