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紀念吳素秋先生誕辰一百周年係列活動舉行

發布時間:2022-09-15 15:42: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9月14日電 (記者 高凱)2022年是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吳素秋先生誕辰一百周年,北京京劇院於(yu) 日前隆重舉(ju) 辦“紀念吳素秋先生誕辰一百周年”新聞發布會(hui) 和專(zhuan) 場演出,以及吳素秋先生京劇藝術館(霜紅居)建館落成儀(yi) 式,以紀念這位積極推動京劇藝術發展的傳(chuan) 承者,緬懷其對京劇藝術所作出的卓越貢獻。

  吳素秋先生是北京京劇院著名表演藝術家,先後師從(cong) 陳盛蓀、王瑤卿、李淩楓、筱翠花、芙蓉草、魏蓮芳等名家,又拜尚小雲(yun) 先生為(wei) 師,認荀慧生先生為(wei) 義(yi) 父,繼承了“尚、荀”兩(liang) 派藝術。吳素秋先生青衣、花旦皆工,四大名旦流派戲均能演出,刀馬旦也有光彩,還常串演小生。她表演細膩,嗓音清脆,扮相俊美,擅演劇目眾(zhong) 多。她博學廣納,融會(hui) 貫通,經常從(cong) 女性的角度出發,在演唱方麵再做處理,形成了獨特的演出風格,使劇目經常翻新,久演不衰。

  50年代初,吳素秋先生在北京組織首都人民京劇團,後加入北京市京劇四團任團長。20世紀70年代後期,吳素秋先生與(yu) 李萬(wan) 春先生共同組成北京京劇院二團,為(wei) 北京京劇院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為(wei) 京劇藝術提供了寶貴的藝術財富。吳素秋先生入室弟子有吳紀敏、於(yu) 淑敏、朱虹、張雲(yun) 、王慧娟、王曉燕、宦桂珠、王萍、劉淑雲(yun) 、李雪豔、歐陽慧、李雅蘭(lan) 、李奇、孫謀華、陳況等。吳素秋先生憑借著自身的特色與(yu) 風格,吸引著眾(zhong) 多藝術傳(chuan) 承者,由她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更是深入人心,一批又一批的戲迷觀眾(zhong) 對彰顯她藝術風格的劇目充滿期待。

  在新聞發布會(hui) 上,吳素秋先生之孫吳堅表示,感謝劇院舉(ju) 辦紀念演出活動,預祝演出圓滿成功。同時,經過多年努力,吳素秋先生京劇藝術館(霜紅居)現已正式建館,未來將以霜紅居為(wei) 平台,持續舉(ju) 辦小型演出及京劇交流活動,傳(chuan) 承發揚京劇藝術。

  北京京劇院領銜主演遲小秋表示,吳素秋先生為(wei) 京劇藝術的發展和北京京劇院的藝術傳(chuan) 承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上世紀八十年代,吳素秋先生曾赴東(dong) 北演出授課,其唯美的舞台呈現和獨特的藝術風格給她留下了深刻印象。

  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趙乃華深情回憶了向吳素秋先生學戲的點滴過往,吳先生如慈母般傾(qing) 盡心血的教授不僅(jin) 使先生的弟子們(men) 、學生們(men) 收獲了藝術成就,也使他們(men) 深刻領悟到所肩負的傳(chuan) 承使命。

  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劉長瑜細致講述了向吳素秋先生學演《蘇小妹》一劇的心得體(ti) 會(hui) ,並見微知著,以“守正”勉勵青年演員夯實根基,踏實做戲,將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美學意蘊發揚光大。

  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宋丹菊表示,吳素秋先生與(yu) 其先父宋德珠先生是師兄妹,也是她深為(wei) 崇敬的前輩藝術家。吳素秋先生是中華戲校第一個(ge) “挑班”的女演員,闖蕩於(yu) 大江南北,鼎盛時期其班社擁有葉盛蘭(lan) 、葉盛章、袁世海、高盛麟、孫盛武、貫盛習(xi) 、胡盛岩等名家。據其父宋德珠先生生前回憶,一次在上海,恰逢佳期,梅蘭(lan) 芳班社、宋德珠班社與(yu) 吳素秋班社在相鄰的三家戲院同時演出,各自拿出拿手好戲,最終三家全部滿堂,傳(chuan) 為(wei) 佳話。

  北京京劇院黨(dang) 委書(shu) 記楊洪義(yi) 當日總結稱,吳素秋先生藝術風格獨特,擅演劇目眾(zhong) 多,塑造了不少栩栩如生的舞台形象,留下很多家喻戶曉的經典劇目和膾炙人口的唱腔唱段。由她所組建的班社最終匯入北京京劇院,為(wei) 北京京劇院留下了極其寶貴的藝術財富。吳素秋先生憑借她自身的特色與(yu) 風格,吸引著眾(zhong) 多藝術傳(chuan) 承者,此次專(zhuan) 場演出由吳素秋先生弟子、北京京劇院國家一級演員朱虹再度演繹先生的經典佳作《蘇小妹》,不僅(jin) 是對經典的一次重溫,也是對大師的再次致敬。

  當晚,吳素秋先生弟子、北京京劇院國家一級演員朱虹以精良的舞台呈現傳(chuan) 承恩師藝術特色,成功演出《蘇小妹》。

  據介紹,朱虹自2001年起跟隨恩師吳素秋先生學習(xi) 花旦藝術,得恩師親(qin) 授《紅娘》《蘇小妹》《遊龍戲鳳》等劇目。作為(wei) 北京京劇院目前唯一的吳素秋先生親(qin) 傳(chuan) 弟子,如何更好地發揚先生藝術風格,將先生塑造的優(you) 秀舞台藝術形象演繹好,朱虹深感責任重大、使命在肩,“我的使命就是一定要把老師的藝術傳(chuan) 承下去,不能辜負老師對我的苦心培養(yang) 。”

  據悉,吳素秋先生京劇藝術館(霜紅居)建館落成儀(yi) 式也已於(yu) 日前隆重舉(ju) 行。(完)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