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汙染防治攻堅戰各項階段性目標任務全麵完成

發布時間:2022-09-16 11:06:00來源: 新華網

  新華社北京9月15日電題:推動綠色發展 建設美麗(li) 中國——“中國這十年”係列主題新聞發布會(hui) 聚焦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成就

  新華社記者高敬

  生態文明建設是關(guan) 係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態文明建設,全黨(dang) 全國推動綠色發展的自覺性和主動性顯著增強,美麗(li) 中國建設邁出重大步伐。這十年,是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認識最深、力度最大、舉(ju) 措最實、推進最快、成效最顯著的十年。

  中共中央宣傳(chuan) 部15日舉(ju) 行“中國這十年”係列主題新聞發布會(hui) ,聚焦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成就。

  汙染防治攻堅戰各項階段性目標任務全麵完成

  “這是一張以故宮午門為(wei) 背景的夜晚天空星軌圖。”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在發布會(hui) 上“曬”出一張北京夜景圖,“這張圖是北京空氣質量改善的一個(ge) 真實寫(xie) 照。”

  2013年北京PM2.5濃度為(wei) 89.5微克/立方米,2021年降低到33微克/立方米,下降了近三分之二。

  黃潤秋說,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汙染防治攻堅戰各項階段性目標任務全麵完成,生態環境得到顯著改善。

  空氣質量發生曆史性變化。與(yu) 2015年相比,2021年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PM2.5平均濃度下降34.8%,優(you) 良天數比例達到87.5%,提高了6.3個(ge) 百分點。我國成為(wei) 空氣質量改善最快的國家。

  水環境質量發生轉折性變化。這十年,地表水Ⅰ至Ⅲ類斷麵比例提升了23.3個(ge) 百分點,上升至84.9%,接近發達國家水平。地級及以上城市的黑臭水體(ti) 基本消除,飲用水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土壤環境質量發生基礎性變化。我國出台了土壤汙染防治法,開展農(nong) 用地和建設用地的土壤汙染狀況詳查,實施土壤汙染風險管控。

  海洋環境質量顯著改善。十年來,全國近岸海域水質優(you) 良比例提升約17.6個(ge) 百分點,達到81.3%。水清灘淨、魚鷗翔集、人海和諧的美麗(li) 海灣不斷顯現。

  “盡管生態環境質量改善幅度很大,但還是中低水平上的提升。”黃潤秋說,“十四五”期間要用更高的標準深入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

  生態係統的質量和穩定性提升

  優(you) 美的自然生態是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基礎。截至2021年,全國森林覆蓋率達到24.02%,森林蓄積量達到194.93億(yi) 立方米,森林麵積和森林蓄積量連續保持“雙增長”。

  黃潤秋說,這十年,我國生態環境保護製度得到係統性完善,製定修訂了相關(guan) 法律法規,生態保護的法治保障更加有力。我國建立了以國家公園為(wei) 主體(ti) 的自然保護地體(ti) 係,正式設立了三江源等第一批5個(ge) 國家公園,有效保護了90%的陸地生態係統類型和74%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種群。

  生態保護監管力度不斷加大。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有效解決(jue) 了一批突出的生態環境破壞問題。生態環境部聯合有關(guan) 部門連續五年組織開展了“綠盾”自然保護地強化監督,推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5000多個(ge) 問題得到整改。

  生態安全屏障有效鞏固。我國實施了生物多樣性保護重大工程和瀕危物種的拯救工程,劃定了35個(ge) 生物多樣性保護優(you) 先區域,112種特有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實現了野外回歸。

  此外,我國深度參與(yu) 全球生物多樣性治理,生物多樣性保護目標執行情況好於(yu) 全球平均水平。

  扭轉二氧化碳排放快速增長的態勢

  黃潤秋介紹,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將應對氣候變化擺在國家治理更加突出的位置,實施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的國家戰略,不斷提高碳排放強度的削減幅度,不斷強化自主貢獻目標(NDC),推動經濟社會(hui) 發展走上全麵綠色轉型的軌道,取得了明顯的成效。

  十年來,我國碳排放強度下降了34.4%,扭轉了二氧化碳排放快速增長的態勢,綠色日益成為(wei) 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的鮮明底色。

  我國穩步推進能源結構調整。十年來,煤炭消費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由68.5%下降到2021年的56%,非化石能源消費占比提高6.9個(ge) 百分點,達到16.6%。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增長2.1倍。

  同時,產(chan) 業(ye) 結構不斷優(you) 化升級。我國大力發展綠色低碳產(chan) 業(ye) ,持續嚴(yan) 格控製高耗能、高排放項目的盲目擴張,依法依規淘汰落後產(chan) 能,加快化解過剩產(chan) 能。十年來,我國以年均3%的能源消費增速支撐了年均6.5%的經濟增長,能耗強度累計下降26.2%。

  我國持續提高碳匯能力和適應氣候變化能力。十年來,我國成為(wei) 全球“增綠”的主力軍(jun) ,森林碳匯增長7.3%。農(nong) 業(ye) 、基礎設施等關(guan) 鍵領域抵禦氣候風險的能力不斷增強。此外,我國還推進全國碳市場建設,並為(wei) 推動全球氣候治理作出中國貢獻。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