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仍有因輸入性瘧疾引起當地流行的風險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9月16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劉昶榮)記者從(cong) 國家衛健委今天上午召開的發布會(hui) 上獲悉,因目前輸入性病例比較多,我國仍然存在著輸入性瘧疾病例引起當地流行的風險。去年,世界衛生組織宣布我國已經消除瘧疾。
中國疾控中心寄生蟲病所所長周曉農(nong) 在發布會(hui) 上說,全球瘧疾病例還是處於(yu) 高峰時期,2020年,世界衛生組織報告全球有85個(ge) 瘧疾流行國家,產(chan) 生了2.41億(yi) 病例,比2019年增加了6%,其中有62.7萬(wan) 瘧疾病例死亡,比上年增加12%。
此外,我國與(yu) 非洲以及東(dong) 南亞(ya) 地區的國家交流越來越頻繁,國際貿易、勞務輸出、旅遊出境等人員增多,瘧疾病例輸入的風險一直存在。而且,我國瘧疾流行區傳(chuan) 播媒介孳生環境沒有徹底改變,所以流行的條件依然存在。
周曉農(nong) 強調說:“特別是蚊子的問題,作為(wei) 一個(ge) 物種,目前科技手段還不能達到消滅蚊子這個(ge) 物種的狀態,所以蚊子的存在,特別是傳(chuan) 播瘧疾的按蚊的存在,瘧疾輸入以後會(hui) 引起再傳(chuan) 播的風險。”
為(wei) 防範風險, 2020年,我國印發了《防止瘧疾輸入再傳(chuan) 播管理辦法》,從(cong) 策略上,將“線索追蹤、清點拔源”調整為(wei) “及時發現,精準阻傳(chuan) ”。周曉農(nong) 解釋說:“用精準的措施阻斷傳(chuan) 播,從(cong) 能力保持、監測預警、應急處置、聯防聯控、工作保障等方麵提出了明確要求。”
另外,近期國家疾控局印發了《關(guan) 於(yu) 進一步做好防止瘧疾輸入再傳(chuan) 播的通知》,主要是針對瘧疾輸入病有所增加的現象,進一步加強對瘧疾等寄生蟲病的預測預警,持續鞏固消除瘧疾成果,指導各個(ge) 地方做好防止輸入再傳(chuan) 播工作。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