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展現生生不息的文明古國

發布時間:2022-09-19 16:09: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光明書(shu) 話】

  作者:蔚青

  曆史是最好的老師。它所承載的,不僅(jin) 僅(jin) 是口耳相傳(chuan) 的陳年舊事,更是綿延不絕的文化傳(chuan) 統。讀史悟道,可以幫助我們(men) 獲得學識、拓寬視野,通過鑒古思今、深刻反省,尋求智慧和啟示,把握曆史演變的深層規律,使人終身獲益。

  在文史和社科研究領域,我們(men) 一貫注重將高深的學術探究與(yu) 通俗的知識普及有機結合起來,推動象牙塔裏的研究成果走向大眾(zhong) 。通過“大家寫(xie) 小文”,為(wei) 更多層次的讀者提供適當的思想產(chan) 品,最終實現“大家讀小文”。

  近來,“古代中國百家談”係列圖書(shu) 問世。這套書(shu) 的編者立足擇重點、選熱點、解疑點,以史實說得清、道理講得透、讀者看得懂為(wei) 目標,選收全國文史領域近200餘(yu) 位專(zhuan) 家學者撰寫(xie) 的244篇文章,大跨度、多層麵、多視角地展現一個(ge) 生生不息的文明古國。

  “古代中國”,好大的一個(ge) 話題,決(jue) 定了觀察視角的多元和整體(ti) 內(nei) 容的豐(feng) 富。從(cong) “一個(ge) 古老大國的由來”“長治久安,幾千年的不變追求”“人文百態與(yu) 大國氣派”三冊(ce) 書(shu) 的副書(shu) 名,讀者便能體(ti) 悟到整套書(shu) 的策劃初衷。在收錄了87篇文章的《自古繁華:人文百態與(yu) 大國氣派》一書(shu) 中,我們(men) 在字裏行間讀到了古代中國繽紛多彩的社會(hui) 文化生活,以及中華文明在全世界的廣泛影響。三冊(ce) 書(shu) 彼此獨立,又有內(nei) 在聯係,全麵而係統地呈現了中國古代曆史原貌。當今的讀書(shu) 界,講究“有圖有真相”,這套書(shu) 收有40幅文前精美彩色插圖,213幅內(nei) 文插圖,圖文並茂,讀賞兼顧。

  “古代中國百家談”的編者有著鮮明的問題意識,將先後發表的相關(guan) 主題的文章“合並同類項”,形成主題突出的態勢。比如,我們(men) 可以看到關(guan) 於(yu) 中國曆朝曆代選官考官製度、職場為(wei) 官之道、防範和懲治官場腐敗,以及首都治理和北京中軸線等方麵的多篇文章。類似“以德育人與(yu) 文化記憶”“西學東(dong) 漸與(yu) 北京形象”“曆史場景中的絲(si) 綢之路”這樣引人入勝的專(zhuan) 題,書(shu) 中還有很多,實際上形成了圍繞熱點、重點內(nei) 容而展開的學術“論壇”,通過從(cong) 多個(ge) 視角和層麵闡釋同一個(ge) 話題,聚焦了不同的觀點,產(chan) 生了不可忽視的放大效應,豐(feng) 富和深化了我們(men) 的認識。

  為(wei) 了進一步提升圖書(shu) 的品質,“古代中國百家談”非常講究編輯之功。在匯編成冊(ce) 時,對許多文章的標題進行了適當的加工,以更好地突出文章的主題,力求錦上添花。編者還細心地在每篇文章的後麵注明作者的供職單位,為(wei) 讀者進一步了解文章背景和作者研究領域提供了檢索之便。書(shu) 中類似的修改、加工之處比比皆是,將使讀者獲益不淺。

  如同央視“百家講壇”的目標讀者定位於(yu) 高中文化程度,“古代中國百家談”係列圖書(shu) 談到的問題其實頗深,但是由於(yu) 目標讀者定位於(yu) 由普通人組成的“大家”,因此給人的感覺是,盡管作者的論述角度、表達習(xi) 慣各異,但都堅持有話則長、無話則短,依據豐(feng) 富史實資料,注重常識與(yu) 邏輯,麵對不同觀點,從(cong) 正麵闡釋自己的看法,既無彎彎繞繞,更無故作高深,整體(ti) 語言風格十分平實,親(qin) 切,力求讓廣大讀者看明白、有興(xing) 致、長知識、開眼界。在專(zhuan) 業(ye) 編輯人員的深耕細作、精打細磨下,讀者可以一書(shu) 在手,更加直觀地感受古代中國的文化魅力。

  事實表明,通過“古代中國百家談”這種專(zhuan) 題呈現的方式,可以擴大文史和社科研究成果的應用範圍,延伸和拓展相關(guan) 文獻的價(jia) 值,提升自身的社會(hui) 功能。

  今天的曆史,就是昨天的新聞;今天的新聞,就是明天的曆史。文化的積澱,給時間以文明,是曾經歲月的表征,也是未來時光的起點。作為(wei) 具有數千年文明傳(chuan) 承的古都,作為(wei) 當代中國的“四個(ge) 中心”,圍繞北京可以展開無數的話題。精彩呈現大眾(zhong) 媒體(ti) “大家寫(xie) 小文”豐(feng) 碩成果的“古代中國百家談”出版了,廣大讀者有理由期待更多的精品問世。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