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數字賦能實現治理創新,推進政府治理體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發布時間:2022-09-19 16:15:00來源: 光明網-理論頻道

  作者:孫軒(天津市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理論體(ti) 係研究中心南開大學基地研究員,南開大學周恩來政府管理學院副教授、數字城市治理實驗室主任、計算社會(hui) 科學實驗室副主任)

  自從(cong) 2015年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hui) 上提出了推進“數字中國”建設,到如今的第五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hui) ,數字產(chan) 業(ye) 在國內(nei) 如雨後春筍般蓬勃興(xing) 起。正如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所說,數字技術正以新理念、新業(ye) 態、新模式全麵融入人類經濟、政治、文化、社會(hui) 、生態文明建設各領域和全過程,給人類生產(chan) 生活帶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其中,物聯網、雲(yun) 計算、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的大範圍應用為(wei) 數字經濟發展提供了強勁動力,5G和區塊鏈網絡的建設推廣為(wei) 數字社會(hui) 轉型升級奠定了重要基礎,而數字工廠、數字金融、數字文旅、數字生活等一係列功能服務場景的創新開發則為(wei) 數字時代的到來增添了鮮活注腳。

  數字化既是技術變革,也是組織與(yu) 思想變革。當經濟社會(hui) 運行的點點滴滴都被記錄為(wei) 數據,當數據成為(wei) 連接世間萬(wan) 物的信息紐帶,當以數據為(wei) 載體(ti) 的事物能夠被直觀展現、深度推理和有效調控,現實世界和虛擬世界之間的聯係也變得越來越緊密。虛擬的數字印章和電子證照在現實世界得到普遍認可和使用,使得各類事務辦理的效率大大提升;虛擬的數字貨幣在現實世界得到公開發行和推廣,使得商品交易、貨幣流通和金融監管的成本大大降低。與(yu) 此同時,現實的物理環境和功能機構也在虛擬世界得到精準建模和重塑,使得資源利用和運營管理都變得更加科學、優(you) 化。特別是隨著數字技術加速融入人們(men) 的日常生產(chan) 、生活實踐,數字孿生、平行係統、元宇宙等新概念不斷湧現,非同質化代幣(NFT)、虛擬數智人等新生事物層出不窮。

  在全新的時代背景下,麵對虛實融合的公共環境,不僅(jin) 每個(ge) 公民都要具備一定的數字素養(yang) ,能夠文明、合法地產(chan) 生、獲取、利用和保護數據,而且政府的公共治理也需要突破原有界限,從(cong) 統一、多層次、規範化的現實世界延伸到多元、去中心、開放化的虛擬世界,通過多方麵內(nei) 容的虛實互動,推進數字治理的現代化發展。

  一方麵,以數據為(wei) 基礎,強化治理主體(ti) 的相互關(guan) 係。在橫向,數據資源的流通共享為(wei) 教育、衛生、商業(ye) 、交通、公安、城管、民政等多部門協同治理創造了條件;在縱向,數據資料的分發匯集為(wei) 省、市、區、縣、街道、社區、網格的聯動治理提供了支撐。通過數據對接,政府和企業(ye) 相互協作,共同參與(yu) 公共治理;通過數據分析,企業(ye) 和社會(hui) 有效共振,充分釋放治理潛能;通過數據開放,政府和社會(hui) 和諧共融,大力推動治理創新。虛擬空間中數據的流動方向、交換頻率和互操作過程,既受到現實生活中各單位行政管轄和利益作用關(guan) 係的製約和影響,反過來也促進了相關(guan) 主體(ti) 在數字時代形成新的組織結構和分工協作關(guan) 係。在虛實融合的治理環境下,數據不僅(jin) 僅(jin) 是資源,也代表了相應權力和責任。各地方的大數據中心和大數據局在統籌政府數據的同時,也扮演著重要的信息服務角色,為(wei) 構建一體(ti) 化數字政府奠定了堅實基礎;而各領域的互聯網商業(ye) 平台在收集和挖掘用戶數據的同時,也向社會(hui) 提供了豐(feng) 富的公共產(chan) 品,很好地彌補了政府在個(ge) 性化服務方麵的不足。可以說,數據的虛實互動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決(jue) 定了政府數字治理的應用效果。

  另一方麵,以算法為(wei) 抓手,完善治理體(ti) 係的製度規則。雖然數據的廣泛采集、傳(chuan) 播和利用有助於(yu) 經濟社會(hui) 的高效運行與(yu) 改革創新,但無序的數字應用也會(hui) 帶來一係列潛在風險和危機。正如現實世界的功能運行離不開現行法律法規的約束,虛擬世界的應用開發也需要有與(yu) 之相適應的製度規則作為(wei) 支撐。在虛擬空間中,產(chan) 業(ye) 的數字鏈接、業(ye) 務的數字賦能、服務的數字惠民,都有賴於(yu) 相應算法的合理、有效運用。麵對現實世界中不同利益主體(ti) 的多樣化需求,以及不同場景下的差異化條件,其算法的價(jia) 值導向、判斷標準和計算方式對於(yu) 數字治理的落地推行至關(guan) 重要。從(cong) 行為(wei) 規範角度,應用算法必須保障虛擬空間的基本公共秩序,防止出現大數據殺熟、數字壟斷、隱私泄露、數字欺詐等違法犯罪問題;從(cong) 功能效用角度,應用算法需要匹配現實世界的客觀真實情況,避免產(chan) 生算法偏見、算法歧視、“信息繭房”等消極負麵影響;而從(cong) 社會(hui) 公益角度,應用算法還應考慮人類群體(ti) 的一般道德倫(lun) 理,鼓勵推廣愛心通道、“適老”服務、弱勢關(guan) 懷等數字信息援助。實際上,算法的虛實互動邏輯從(cong) 側(ce) 麵反映了政府數字治理的文明程度。

  再一方麵,以係統為(wei) 核心,統籌治理工作的運行機製。數字治理並不隻是特定情境下的數據分析或一些相互獨立的功能服務,而是諸多數字應用構成的一整套工作流程和運行機製。從(cong) 現實世界的信息獲取到虛擬世界的協調決(jue) 策,再到虛實結合的調度執行,不同層麵的數字係統建設為(wei) 治理工作的高效、有序開展提供了技術保障。在底層,政務雲(yun) 平台通過數據的匯聚、授權和監管,實現了各單位、各部門業(ye) 務資源的統籌利用;在中層,城市大腦等數字中台通過數據的整合、挖掘和計算,實現了各領域、各環節業(ye) 務運行的統籌優(you) 化;在上層,數字駕駛艙和各種虛擬門戶通過數據的歸結、展示和交互,實現了各場景、各要素業(ye) 務效能的統籌管理。而在新需求、新理念、新應用的驅動下,數字治理係統也不斷迭代升級,形成了麵向“一網統管”“一網通辦”“一碼通行”等各類綜合治理平台。尤其是當係統的數字基礎設施和數字信息模型得到進一步完善,可視化治理、動態治理、整體(ti) 智治等全新治理模式應運而生,為(wei) 複雜、多變、割裂的公共環境治理提供了有效途徑。因此,係統的虛實互動狀態很好地體(ti) 現了政府數字治理的發展水平。

  除此之外,數字治理要更好地發揮數字技術對社會(hui) 治理的支撐作用。現如今,除了傳(chuan) 統意義(yi) 上的公共事務治理,各地方的人口、交通、環境和能源治理也都麵臨(lin) 巨大挑戰,空間發展的不平衡、職住關(guan) 係的不協調、資源開發的不和諧、能源結構的不合理,嚴(yan) 重製約了經濟社會(hui) 的高效運行和可持續發展。麵對現實世界中的種種矛盾、衝(chong) 突和問題,虛擬世界的數字應用給出了一係列創新解決(jue) 方案。例如,內(nei) 蒙古、貴州、甘肅、寧夏等欠發達地區依托“東(dong) 數西算”工程,大力發展數字產(chan) 業(ye) 和數字經濟,通過算力樞紐間的聯通、融合,實現了其與(yu) 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和成渝地區的跨區域協調發展;杭州、成都、長春等城市利用道路交通的一體(ti) 化數字治理係統,對交通流的潮汐特征和易擁堵的通勤路段及關(guan) 鍵節點進行感知、分析、識別,並在此基礎上通過公交線路優(you) 化、班次調整和可變車道設置,為(wei) 市民提供高品質出行服務,最大限度地減少了上班族日常通勤時間;北京、雄安、廣州、廈門等地作為(wei) 最早的一批城市信息模型(CIM)建設試點,通過對城市全生命周期的“數字資產(chan) ”進行深度整合,搭建了跨行業(ye) 、跨應用的一體(ti) 化數字底座,為(wei) 城市的協調規劃、科學建設和精細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持;天津、重慶、南京等城市則在“雙碳”目標背景下構建了智慧能源的數字化管理係統,通過電力“源網荷儲(chu) ”的物聯感知、大數據分析、可視化交互,實現了能源的多源協同、動態供給和清潔利用。數字治理充分發揮了虛擬環境對現實世界的支撐作用。

  同時,數字治理也不能忽視現實社會(hui) 對虛擬世界的約束。伴隨著數字技術的快速發展和應用,虛擬世界中的信息內(nei) 容和行為(wei) 活動也日益豐(feng) 富。它既是社區,也是工廠,還是商城和辦公室。在數據、算法、係統的共同作用下,用戶能夠在其中自由地溝通交流、生產(chan) 經營、休閑娛樂(le) 、工作消費,但與(yu) 此同時也麵臨(lin) 著超越虛擬世界本身的權益爭(zheng) 端、外部影響和責任認定。例如:虛擬世界中的數據分析、計算和傳(chuan) 播,不僅(jin) 僅(jin) 涉及到虛擬應用本身,也涉及到現實世界中各相關(guan) 主體(ti) 的權力和利益;虛擬世界中的各種行為(wei) 言論,其功能效應不光反映在特定的虛擬場景中,也會(hui) 對現實世界的個(ge) 人和社會(hui) 生活產(chan) 生作用;虛擬世界的利益侵害和秩序破壞,可能源於(yu) 數據的錯誤、算法的疏漏、係統的失靈,但其監管和維護職能卻必須回歸到現實世界的功能組織和行為(wei) 個(ge) 體(ti) 。虛擬世界可以有其獨特的經濟、貨幣、資產(chan) ,也可以有區別於(yu) 現實世界的運行規則,但它並非完全獨立於(yu) 現實社會(hui) 而存在,絕不能忽視現實社會(hui) 對虛擬世界的約束作用。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要全麵貫徹網絡強國戰略,把數字技術廣泛應用於(yu) 政府管理服務,推動政府數字化、智能化運行,為(wei) 推進國家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有力支撐。現代化的數字治理,必須要處理好發展與(yu) 穩定、創新與(yu) 傳(chuan) 承、效率與(yu) 公平的平衡關(guan) 係,在虛實互動之間滿足政府監管與(yu) 服務的現實需求,為(wei) 地方的高質量發展、創新發展提供動力,切實提升公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