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文明新形態的理論內涵和世界意義
作者:馮(feng) 鵬誌、曹潤青(中央黨(dang) 校(國家行政學院)哲學教研部)
人類文明新形態,是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慶祝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成立100周年大會(hui) 重要講話中提出的重要範疇,是我們(men) 黨(dang) 百年來奮力推進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曆史成就的深刻表征。人類文明新形態的創造與(yu) 實踐,由於(yu) 堅持以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為(wei) 最高原則,以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為(wei) 根本方向,以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及其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實踐積澱為(wei) 深厚底蘊,以中國式現代化和新發展理念為(wei) 堅實路徑,以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為(wei) 時代精神,不僅(jin) 為(wei) 中華民族的偉(wei) 大複興(xing) 提供了更為(wei) 完善的製度保證、更為(wei) 堅實的物質基礎、更為(wei) 主動的精神力量,而且為(wei) 21世紀的人類文明更新發展提供了重要的中國底蘊。
高揚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文明旗幟
任何一種文明形態的創造,既依賴於(yu) 其創造者對自身曆史條件和曆史境遇的把握,更依賴於(yu) 其對自身發展方向和道路的認定與(yu) 選擇。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和中華民族百年奮鬥的選擇,也標注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和中華民族百年奮鬥的文明指向。
回顧曆史可以看到,自西方文藝複興(xing) 運動以來,資本主義(yi) 文明率先崛起。然而,由於(yu) 內(nei) 在固有矛盾的持續積累和各種社會(hui) 危機的頻繁出現,資本主義(yi) 文明的弊端和曆史局限性也日益深刻地顯現出來。正是在這樣的曆史背景下,社會(hui) 主義(yi) 開始作為(wei) 一種超越資本主義(yi) 的嶄新文明形態強有力地出現在人類曆史舞台上。
十月革命一聲炮響,在推動了社會(hui) 主義(yi) 由理論走向實踐的同時,也現實性地開啟了通過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為(wei) 人類探索新型文明形態的曆史進程。令人遺憾的是,隨著蘇東(dong) 劇變,曾經在蘇聯和一大批東(dong) 歐國家中展開的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文明形態的探索戛然畫上了句號。然而,曆史沒有終結,文明不會(hui) 凋謝。獲得新生的古老文明大國——中國,由於(yu) 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誕生並堅持在實踐中把科學社會(hui) 主義(yi) 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相結合,成功地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的開創和拓展,推動了社會(hui) 生產(chan) 力的極大解放和發展,推動了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hui) 文明、生態文明的協調發展,推動了人的全麵發展和共同富裕,塑造了舉(ju) 世矚目的中國奇跡,既為(wei) 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提供了更為(wei) 完善的製度保證、更為(wei) 堅實的物質基礎、更為(wei) 主動的精神力量,又在人類發展史上高高舉(ju) 起了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偉(wei) 大旗幟,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創造性示範和全新選擇,展現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和中國人民創造並示範人類文明新形態的生動實踐。概言之,所謂人類文明新形態,新就新在它塑造並示範了一種不斷解放和發展生產(chan) 力從(cong) 而能夠創造更高經濟社會(hui) 發展水平的社會(hui) 主義(yi) 文明形態;塑造並示範了一種以建立、鞏固、完善和發展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為(wei) 製度基礎的社會(hui) 主義(yi) 文明形態;塑造並示範了一種切實尊重人民群眾(zhong) 首創精神和充分發揮人民群眾(zhong) 精神主動力量的社會(hui) 主義(yi) 文明形態;塑造並示範了一種以新發展理念為(wei) 引領,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並推動全體(ti) 人民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麵發展的社會(hui) 主義(yi) 文明形態。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隨著我國社會(hui) 主要矛盾轉化為(wei) 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我們(men) 黨(dang) 帶領人民著力解決(jue) 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更好滿足人民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hui) 、生態等方麵日益增長的需要,更好推動人的全麵發展和社會(hui) 的全麵進步,形成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及其係統性實踐,極大推進了我國的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hui) 文明、生態文明的協調發展,使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不僅(jin) 成為(wei) 塑造中國奇跡之路,成為(wei) 推動人的全麵發展和滿足人民美好生活向往之路,也成為(wei) 引領人類文明交流互鑒的時代精神之路。
彰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偉(wei) 大奮鬥的文明底蘊
人類文明新形態,不是從(cong) 天上掉下來的,而是在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和中華民族的偉(wei) 大奮鬥中創造出來的。在百年來的奮鬥曆程中,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堅持以馬克思主義(yi) 為(wei) 指導,堅持把馬克思主義(yi) 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ti) 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相結合,更好構築中國精神、中國價(jia) 值、中國力量,以博大開放的文明融通格局為(wei) 人類文明新形態的創造與(yu) 實踐提供了源頭活水。
第一,人類文明新形態的創造,源自馬克思主義(yi) 的文明理想。馬克思主義(yi) 是我們(men) 立黨(dang) 立國、興(xing) 黨(dang) 強國的根本指導思想,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靈魂和旗幟。百年來,我們(men) 黨(dang) 把馬克思主義(yi) 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具體(ti) 實際結合起來,以社會(hui) 主義(yi) 拯救了中國;把馬克思主義(yi) 基本原理同中國改革開放的具體(ti) 實際結合起來,以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發展了中國;把馬克思主義(yi) 基本原理同新時代中國具體(ti) 實際結合起來,在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中推動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曆史進程。遵循馬克思主義(yi) 所揭示的人類社會(hui) 發展規律與(yu) 人類解放偉(wei) 大理想,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yi) 中國化時代化,為(wei) 人類文明新形態的創造與(yu) 實踐提供了最堅實的思想引領、最堅固的理論支撐和最堅定的道路方向。
第二,人類文明新形態的創造,源自中華民族的文明精髓。中華文明是人類文明的發展源頭之一,也是人類曆史上唯一實現連續發展的文明體(ti) 。在五千多年漫長曆史中所形成的人類關(guan) 懷意識、個(ge) 體(ti) 修養(yang) 要求和倫(lun) 理責任原則尤其是“文明以止”境界,奠定了中華民族文明思維的基本要素,凝成了中華民族在文化立場上的基本尺度,成為(wei) 中華民族能夠在漫長曆史進程和劇烈曆史洪流中始終站穩腳跟的“文明的活的靈魂”。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創造性提出“兩(liang) 個(ge) 結合”的新論斷,推動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實現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為(wei) 人類文明新形態實踐提供了中華文明的豐(feng) 厚滋養(yang) 、注入了中華文明的道德源泉、賦予了中華文明的解題智慧,充分展現了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對於(yu) 塑造人類文明新形態的磅礴力量。
第三,人類文明新形態的創造,源自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文明自信。為(wei) 中國人民謀幸福、為(wei) 中華民族謀複興(xing) ,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的初心使命。為(wei) 人類謀進步、為(wei) 世界謀大同,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的天下情懷。百年來,我們(men) 黨(dang) 始終以世界眼光關(guan) 注人類前途命運,從(cong) 人類發展大潮流、世界變化大格局、中國發展大曆史認識和處理同外部世界的關(guan) 係,不斷為(wei) 人類文明進步貢獻卓越智慧和堅實力量。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麵對單邊主義(yi) 、保護主義(yi) 、霸權主義(yi) 、強權政治對世界和平與(yu) 發展威脅上升,逆全球化思潮抬頭,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進入加速演變期的新的國際形勢,麵對前所未有的外部風險挑戰和危機危局,我們(men) 黨(dang) 堅定統籌兩(liang) 個(ge) 大局,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弘揚和平、發展、公平、正義(yi) 、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jia) 值,積極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成為(wei) 引領時代潮流和人類前進方向的鮮明旗幟,深刻地彰顯了人類文明新形態實踐重大的時代引領價(jia) 值和深遠的世界曆史意義(yi) 。
展現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文明追求
堅定不移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是當代中國的曆史選擇,也展現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和中國人民為(wei) 人類社會(hui) 探索更合理現代化道路與(yu) 前景的卓越貢獻。人類文明新形態實踐及其觀念創新,由於(yu) 注重以唯物史觀的文明實踐觀點去揭示文明形態的本質屬性,以世界曆史的開闊眼光去闡發文明關(guan) 係的本質要求,以人類解放的價(jia) 值關(guan) 懷去把握文明發展的本質承諾,既深刻突破了西方中心主義(yi) 文明觀及其對人類文明思維方式的局限,也為(wei) 實現對西方現代化模式的超越提供了開拓性貢獻。
第一,實現對西方中心主義(yi) 文明觀的根本性突破。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是馬克思主義(yi) 文明觀的忠實繼承者、堅定實踐者、創新開拓者。在百年奮鬥中,我們(men) 黨(dang) 不僅(jin) 從(cong) 未停止對社會(hui) 主義(yi) 新文明的探索,也從(cong) 未停止過對西方中心主義(yi) 文明觀的批判和突破。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麵對人類文明發展實踐及其觀念建構長期麵臨(lin) 的複雜曆史與(yu) 思想困境,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放眼兩(liang) 個(ge) 大局,立足於(yu)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文明創造及曆史底蘊,創造性展開對人類文明本質及其曆史創造的深刻闡發。這就是:深刻揭示人類文明在本質上所具有的多樣、平等、包容的屬性,深刻批判西方中心主義(yi) 文明觀及其文化霸權主義(yi) ,闡發了當代中國在文明本質問題上的根本觀點和思想立場;深刻詮釋人類文明在互動關(guan) 係上所具有的交流、互鑒、共存的根本特征,深刻批判文明優(you) 越論、文明衝(chong) 突論等錯誤思潮,彰顯了當代中國在把握和處理文明關(guan) 係問題上的本質追求和實踐格局;深刻闡發人類文明發展需要遵循的共商、共建、共享的根本原則,深刻批判曆史終結論和反全球化思潮,展現了中國式現代化對於(yu) 人類文明發展正確路徑的積極建構。
第二,實現對西方現代化模式弊端的整體(ti) 性超越。現代化尤其是資本主義(yi) 的現代化模式,在推進了人類文明發展的同時,也在人與(yu) 世界的關(guan) 係上構成了困境。人類文明新形態的創造與(yu) 實踐,由於(yu) 堅持以馬克思主義(yi) 的世界觀和文明觀去把握和塑造人與(yu) 世界的關(guan) 係,從(cong) 而為(wei) 從(cong) 整體(ti) 上消解西方現代化模式的弊端或“赤字”提供了創造性解決(jue) 路徑的示範。展開來看:在消解生態赤字的示範上,人類文明新形態實踐注重同步推進物質文明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走出了生產(chan) 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在消解發展赤字的示範上,人類文明新形態實踐將推動我國全體(ti) 人口整體(ti) 邁入現代化社會(hui) ,其規模超過現有發達國家的總和,將徹底改寫(xie) 現代化的世界版圖;在消解治理赤字的示範上,人類文明新形態實踐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自覺主動解決(jue) 地區差距、城鄉(xiang) 差距、收入分配差距,促進社會(hui) 公平正義(yi) ,逐步實現全體(ti) 人民共同富裕,堅決(jue) 防止兩(liang) 極分化;在消解信仰赤字的示範上,人類文明新形態實踐堅持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弘揚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增強人民精神力量,促進物的全麵豐(feng) 富和人的全麵發展;在消解和平赤字的示範上,人類文明新形態實踐強調同世界各國互利共贏,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為(wei) 人類和平與(yu) 發展貢獻了重要的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力量。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未來之中國,必將以更加開放的姿態擁抱世界、以更有活力的文明成就貢獻世界。這鮮明地呈現了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和中華民族的崇高理想和文明追求,生動地說明了人類文明新形態實踐對於(yu) 塑造和引領人類文明發展進步的時代價(jia) 值與(yu) 曆史意義(yi) 。我們(men) 堅信,隨著人類文明新形態實踐的深化與(yu) 拓展,不僅(jin) 21世紀的中國將更加堅定地邁開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曆史步伐,而且21世紀的人類社會(hui) 也將更加堅實地邁向平等、互鑒、對話、包容的文明發展新境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