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招考新模式拓寬學子成才路

發布時間:2022-09-19 16:54:00來源: 中國教育報

  ■教育這十年 地方經驗

  “我們(men) 中職生靠一技之長,也能考到心儀(yi) 的高校。”張潔儀(yi) 很感恩這10年的廣東(dong) 高考綜合改革,“我偏科特別嚴(yan) 重,初中畢業(ye) 後就去讀了中職,通過‘3+專(zhuan) 業(ye) 技能課程證書(shu) ’考試,我不但考入了廣州番禺職業(ye) 技術學院,還獲得了2022年全國職業(ye) 院校技能大賽高職組一等獎。”

  在備賽時,張潔儀(yi) 的技能優(you) 勢愈加凸顯,她主動為(wei) 團隊成員歸納虛擬仿真技術和實訓操作要領,帶動團隊全麵提升技能水平,最終幫助團隊在大賽上大放異彩。這讓張潔儀(yi) 變得自信,繼續在“技能成才、技能報國”的道路上奮力向前。

  10年來,廣東(dong) 認真落實國家部署要求,全麵係統深入推進高考綜合改革。從(cong) 統一高考分批次劃線投檔錄取,到春季高考、夏季高考分別錄取;從(cong) “院校+專(zhuan) 業(ye) ”到“院校專(zhuan) 業(ye) 組”的誌願填報形式……廣東(dong) 走出了一條以德引領、以智為(wei) 基、體(ti) 美勞強力呼應的高考改革之路,形成了分類考試、綜合評價(jia) 、多元錄取的考試招生新模式。

  加大投入力度,拓寬學生高考選科廣度

  黃際瀅已在高中從(cong) 教24年,曾帶過有近70名學生的班級。由於(yu) 粵東(dong) 西北地區經濟欠發達,再加上大量隨遷人員子女流入珠三角地區,在廣東(dong) 部分學校,“大班額”曾是突出問題。選課走班在這些學校難以推行。

  巧婦難為(wei) 無米之炊,新高考這一係統工程要順利實施,就要強化政策、資金、師資保障,打贏消除“大班額”這一攻堅戰。為(wei) 此,廣東(dong) 迎難而上,實施薄弱普通高中改造提升工程,全麵改善高中學校辦學條件。截至2020年底,廣東(dong) 各地普通高中學校建設支出達109.66億(yi) 元,新增6.2萬(wan) 個(ge) 學位。2021年,廣東(dong) 普通高中56人以上大班額,下降至0.75%。

  2016年,投資5億(yi) 元建設的河源高級中學投入使用。黃際瀅現在該校任教,學校有64個(ge) 教學班,平均每個(ge) 班約51人。

  班額大幅下降,生均經費大幅上升。廣東(dong) 持續完善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經費撥款製度。自2020年起,廣東(dong) 將撥款標準從(cong) 每生每年500元提高到1000元。省財政將經濟欠發達地區分三檔,分別按70%、50%、30%的比例予以補助。

  這一降一升,大大拓寬了學生選課走班的選擇麵。在廣州市第二中學,學生一天的在校時間,僅(jin) 有四分之一是被安排的,自主學習(xi) 的選擇空間大。

  曆史、化學、政治,這是周庭宇根據興(xing) 趣選出的高考科目組合。在廣州市鐵一中學整個(ge) 高二年級,隻有她一個(ge) 人選了這個(ge) 組合。了解周庭宇的想法後,學校支持她的決(jue) 定。

  自2019年起,廣州市鐵一中學就開展了適應新高考改革的選課走班製。學校充分尊重每一位學生選課的需求,即便是隻有一個(ge) 學生的選科組合,學校也將其開齊,並配齊配強師資。

  “我省充分尊重學生自主選擇權,以學生高考報名前選定科目為(wei) 最終科目。”廣東(dong) 省教育廳黨(dang) 組成員、省教育考試院院長歐陽謙表示,廣東(dong) 根據選課走班需要,強化縣域內(nei) 教師統籌。實施“強師工程”,推進教師“縣管校聘”管理製度改革,優(you) 化學科教師配備。2021年,廣東(dong) 普通高中專(zhuan) 任教師達15.74萬(wan) 人。

  在廣東(dong) ,更多優(you) 秀的師資開設了高質量的生涯規劃課,指導學生科學認知自我。學生們(men) 結合高校專(zhuan) 業(ye) 選考科目要求,選出更科學合理的高考科目組合。

  為(wei) 讓學生貫通式地實現“我的發展我做主”,華南師範大學等省內(nei) 高校主動對接新高考改革,調整優(you) 化專(zhuan) 業(ye) 設置。“我校引導學生在填報專(zhuan) 業(ye) 時,依據自身興(xing) 趣、誌向、優(you) 勢,成效明顯。”華南師範大學校長王恩科發現,新高考以來,學校新生知識結構和所學專(zhuan) 業(ye) 的匹配度更高,對所學專(zhuan) 業(ye) 的認同感更足,自主學習(xi) 能力更強。

  積極探索“一年兩(liang) 考、一考兩(liang) 用”

  “深圳職業(ye) 技術學院一直是我的目標,之前想通過高考來實現,但現在憑借大賽榮譽,我如願來到了深職院。”莊帝豪是廣東(dong) 省東(dong) 莞市電子科技學校無人機操控與(yu) 維護專(zhuan) 業(ye) 學生。2021年9月,他參加了春季高考。因獲得廣東(dong) 省技能院校“無人機創新與(yu) 應用”比賽一等獎第一名,莊帝豪被深職院無人機應用技術專(zhuan) 業(ye) 免試錄取,“我將繼續在無人機應用技術方麵深耕,爭(zheng) 取多用一些榮譽證明自己的技能,作為(wei) 升本科的‘門票’”。

  近年來,深職院等廣東(dong) 省內(nei) 部分高職院校用好“中職技能大賽免試”這一政策紅利。中職學校學生在校期間,獲得廣東(dong) 省中等職業(ye) 學校技能大賽一等獎及以上獎項,或全國職業(ye) 院校技能大賽三等獎及以上獎項,就可獲得深職院免試資格。深職院根據考生的獲獎項目、報考專(zhuan) 業(ye) 組織麵試,麵試合格者就可入讀。

  廣東(dong) 還積極探索“一年兩(liang) 考、一考兩(liang) 用”。歐陽謙介紹說,廣東(dong) 將普通高中學業(ye) 水平考試,分為(wei) 合格性考試和選擇性考試。選擇性考試為(wei) 思想政治、曆史、地理等6門科目,僅(jin) 限當年廣東(dong) 省夏季高考的考生參加,成績當年有效,作為(wei) 夏季高考招生錄取的依據之一。而合格考覆蓋高中14個(ge) 科目,既是學生畢業(ye) 依據,又是春季高考招生錄取依據。

  春季高考已成為(wei) 廣東(dong) 高職院校錄取主渠道。廣東(dong) 安排高職院校將70%以上的招生計劃,投放於(yu) 春季高考。為(wei) 了讓具有不同稟賦和特長的學生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廣東(dong) 還著力推進高職院校麵向中職畢業(ye) 生、退役士兵等進行分類考試招生。

  如今,番禺職院分類考試招生不但有麵向中職生的自主招生,還有中高職貫通培養(yang) 三二分段試點、現代學徒製試點等類型。2012年,學校分類考試招生規模約占當年招生計劃的18%,今年已提升至70%。

  如何讓考試招生改革更精準地服務經濟發展主戰場?10年來,廣東(dong) 引導高職院校積極對接廣東(dong) “雙十”產(chan) 業(ye) 集群,聚焦粵港澳大灣區重點產(chan) 業(ye) 、支柱產(chan) 業(ye) 、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人才需求,不斷優(you) 化調整分類考試招生專(zhuan) 業(ye) 。番禺職院就將新增的分類考試招生專(zhuan) 業(ye) ,重點向大灣區經濟建設急需、社會(hui) 民生領域緊缺、技術技能培養(yang) 要求高和就業(ye) 質量好的專(zhuan) 業(ye) 傾(qing) 斜。該校分類考試招生專(zhuan) 業(ye) 覆蓋率已從(cong) 2013年的24%,提升至今年的88%。

  堅持公平公正深化招生管理體(ti) 製機製改革

  從(cong) 幼兒(er) 園到高中,莊嫻看著教師在講台上放光芒,也想當一名教師,幫助偏遠地區的孩子成長成才。但以她的學習(xi) 成績,考入華南師大有點困難。

  莊嫻家在廣東(dong) 省潮州市庵埠鎮,2021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約為(wei) 3.5萬(wan) 元,而潮州約為(wei) 2.5萬(wan) 元。

  在粵東(dong) 西北等經濟欠發達地區,教育資源相對薄弱,如何讓這裏的孩子享有公平的高考升學機會(hui) ?廣東(dong) 實施地方專(zhuan) 項計劃,統籌安排華南師大等省屬重點高校招收農(nong) 村和貧困地區學生規模。華南師大地方專(zhuan) 項和教師專(zhuan) 項計劃也應運而生。

  得益於(yu) 此,莊嫻通過教師專(zhuan) 項,被華南師大小學教育專(zhuan) 業(ye) 錄取。“每年有2萬(wan) 元補助,這解除了我們(men) 這些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後顧之憂。”莊嫻說。她打算畢業(ye) 後投身鄉(xiang) 村教育,去汕尾的海豐(feng) 縣工作。廣東(dong) 實施地方專(zhuan) 項計劃以來,共錄取1.3萬(wan) 人,貧困地區農(nong) 村學生與(yu) 全省農(nong) 村地區學生上重點高校的人數,基本持平。

  陽光給欠發達地區的考生溫暖,更給予所有考生公平公正。歐陽謙表示,廣東(dong) 深入實施陽光招生,規範管理特殊類型招生,加大信息公開力度,及時公布投檔錄取情況、享受照顧考生相關(guan) 信息。省屬各高校全部成立了招生委員會(hui) ,增加教師、學生及校友代表。廣東(dong) 還舉(ju) 辦高考評卷媒體(ti) 公開日,主動接受社會(hui) 監督。

  廣東(dong) 確保“陽光招考”的努力,還體(ti) 現在“一個(ge) 都不能少”。2021年高考,是廣東(dong) 省新高考的“首秀”,也是與(yu) 本土疫情的“遭遇戰”。麵對困難,廣東(dong) 有針對性地製定高考疫情防控方案和考務組織方案,將全省按疫情嚴(yan) 重程度分為(wei) 3類地區,將涉考人員分為(wei) 7類人群,進行分區分類管控。

  在疫情中高風險地區,廣東(dong) 嚴(yan) 格做到“兩(liang) 個(ge) 不交叉”,分醫療救治場所考點、隔離考點、普通考點“3種考點”。廣東(dong) 加強考點管控,做到了不因疫情影響高考、不因高考引發疫情傳(chuan) 播,不因疫情落下一人、不因特殊放棄一人。

  一名考生順利應考的背後,是一群人的全力守護。今年6月9日上午7點12分,深圳南山區教育局接到桃園街道通報,該小區一人員核酸檢測呈陽性。街道緊急管控該人員所在樓,樓中有一名社會(hui) 考生參加今年高考。南山區教育局立即啟用南山區隔離考點深圳博倫(lun) 職校,緊急調派備用試卷,安排考試。

  今年高考,深圳在49個(ge) 普通考點的基礎上,增設31個(ge) 特殊考點,每個(ge) 區均設置1個(ge) 備用考點、1個(ge) 專(zhuan) 用隔離考點、1個(ge) 隔離酒店考點。深圳還在市第三人民醫院,設立1個(ge) 醫療救治場所考點。

  今年高考結束以後,深圳大學附屬中學黨(dang) 委書(shu) 記、校長劉為(wei) 基引用今年高考作文題中的“本手”“妙手”,為(wei) 考生新的人生“答卷”送上祝福:“十年寒窗練就‘本手’,高考考場牛刀小試;厚積薄發‘妙手’自成,人生路上行穩致遠。”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廣東(dong) 的高考改革也經曆了“十年寒窗”,在今年與(yu) 廣東(dong) 省的高考考生一起,交出了“妙手迭出”的答卷。(劉盾)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