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全國大部分地區秋糧長勢較好——秋糧豐收在望,端穩中國飯碗

發布時間:2022-09-22 11:31:00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全國大部分地區秋糧長勢較好,全年糧食產(chan) 量有望繼續保持在1.3萬(wan) 億(yi) 斤以上——

  秋糧豐(feng) 收在望,端穩中國飯碗

  秋分近,秋收忙。在第五個(ge) 中國農(nong) 民豐(feng) 收節到來之際,全國秋糧收獲陸續展開,大江南北一派豐(feng) 收景象。

  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農(nong) 情調度顯示,今年秋糧麵積超過13億(yi) 畝(mu) ,全國大部分地區秋糧長勢較好,特別是占秋糧產(chan) 量一半以上的玉米長勢總體(ti) 好於(yu) 上年。從(cong) 收獲情況看,目前秋糧收獲超2億(yi) 畝(mu) ,大麵積收獲近期即將開始。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高度重視糧食安全問題,提出了國家糧食安全新戰略,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糧食安全之路。2021年,中國糧食產(chan) 量達到13657億(yi) 斤,比2012年增產(chan) 11.5%,連續7年超過1.3萬(wan) 億(yi) 斤。今年以來,各地區各部門克服新冠肺炎疫情、洪澇幹旱災害等困難,不誤農(nong) 時抓生產(chan) ,億(yi) 萬(wan) 農(nong) 民揮汗耕耘奪豐(feng) 收。眼下,夏糧、早稻均已實現增產(chan) ,秋糧豐(feng) 收在望,全年糧食產(chan) 量有望繼續保持在1.3萬(wan) 億(yi) 斤以上,為(wei) 端穩中國飯碗提供堅實支撐。

  “今年的豐(feng) 收,看來穩了!”

  又到豐(feng) 收季,稻田換“金裝”。

  在江西省撫州市,360萬(wan) 畝(mu) 中晚稻陸續成熟,當地農(nong) 戶搶抓有利天氣,駕駛農(nong) 機收割水稻。“這茬種了240畝(mu) 水稻,畝(mu) 產(chan) 大概能增加200斤左右,今年的豐(feng) 收,看來穩了!”這兩(liang) 天,撫州市廣昌縣頭陂鎮龍港村種糧大戶吳友平忙著搶收已經成熟的80畝(mu) 中稻。

  聊起今年水稻增產(chan) 情況,吳友平表示超出預期。“今年天很幹,水稻種植受到不小影響,很擔心產(chan) 量上不來。”吳友平說,好在政策不錯、田管到位,稻田得到充足灌溉,水稻長勢總體(ti) 較好。

  作為(wei) 中國糧食主產(chan) 區之一,江西今年糧食生產(chan) 不斷闖關(guan) 。“春耕時節農(nong) 資價(jia) 格高漲,5、6月份連續低溫陰雨,7、8月份又經曆了曆史罕見的持續高溫少雨天氣。我們(men) 與(yu) 廣大農(nong) 民一起,妥善應對各類災情,奮力克服重重困難。”江西省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廳有關(guan) 負責人說,早稻、夏糧喜獲豐(feng) 收,1830.2萬(wan) 畝(mu) 早稻增產(chan) 0.8億(yi) 斤,109.1萬(wan) 畝(mu) 夏糧增產(chan) 0.2億(yi) 斤。秋糧中的中稻生長雖受幹旱天氣影響,但通過落實一係列防災減災措施,目前收割已進入尾聲。

  秋糧是全年糧食生產(chan) 大頭,占全年產(chan) 量75%。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農(nong) 情調度顯示,截至9月20日,全國秋糧已收獲2.36億(yi) 畝(mu) ,完成18.1%,進度同比快0.9個(ge) 百分點。分地區看,西南地區收獲過半,長江中下遊及華南地區已經收兩(liang) 成半,西北地區已收一成半,黃淮海和東(dong) 北地區零星收獲。

  在湖北省,中稻占全省糧食年產(chan) 量一半以上。今年,當地加快推廣本土研發的雜交水稻新品種,目前收獲過四成。“畝(mu) 產(chan) 超過1300斤,往年每畝(mu) 最高也就1100斤。這新品種不僅(jin) 產(chan) 量高,還抗病、抗倒、抗高溫,挺不錯。”“老把式”王化林對今年收成很滿意。

  “這類抗旱品種生育期短,比較節水,對今年糧食增產(chan) 起到了很大作用。”湖北省荊門市漳河鎮農(nong) 業(ye) 技術服務中心主任陳全智說,“目前,我們(men) 培育的類似抗旱節水品種有20多個(ge) ,接下來將在荊門全麵推廣,確保來年還能增產(chan) 。”

  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種植業(ye) 管理司農(nong) 情信息處處長朱娟表示,今年全國秋糧麵積穩中有增,全國大部地區秋糧長勢較好,奪取豐(feng) 收有基礎、有希望。

  “種糧支持政策挺給力”

  秋糧作物中,玉米產(chan) 量占一半以上。走進安徽省阜陽市太和縣種糧大戶常興(xing) 鐸的玉米地裏,粗壯的秸稈上綴滿果實。“平均畝(mu) 有效穗數4195穗,穗粒數563粒,千粒重352克,畝(mu) 產(chan) 超1400斤。”常興(xing) 鐸笑著細數最新的測產(chan) 結果,“今年旱情比往年嚴(yan) 重,但種糧支持政策挺給力,農(nong) 技專(zhuan) 家耐心指導,幫助我們(men) 實現了高產(chan) 。”

  一段時間以來,長江流域大部分地區持續高溫少雨,局地旱情對秋糧生產(chan) 帶來挑戰。對此,有關(guan) 部門和地區加強部署,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努力打贏秋糧豐(feng) 收保衛戰。財政部會(hui) 同水利部、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研究,緊急通過中央預備費安排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和水利救災資金100億(yi) 元,支持各地做好抗旱救災、秋糧防災穩產(chan) 等相關(guan) 工作;再次向實際種糧農(nong) 民發放一次性農(nong) 資補貼,統籌支持秋收秋種,至此今年中央財政已分三批累計下達補貼資金400億(yi) 元;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等四部門聯合印發通知,組織基層幹部和農(nong) 技人員下沉到抗災減災一線,針對南方高溫區的玉米落實“一噴多促”等穩產(chan) 增產(chan) 措施。

  政策支撐加勁,秋糧形勢向好。數據顯示,高溫幹旱雖導致局部玉米受災1100多萬(wan) 畝(mu) ,但僅(jin) 占南方玉米麵積的一成左右、占全國玉米麵積的1.7%。此外,東(dong) 北地區玉米春播以來積溫足、降水多、墒情好,增產(chan) 趨勢明顯;西北地區玉米今年受旱明顯輕於(yu) 上年和常年,預計也是增產(chan) 趨勢。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部分地區旱情對玉米影響有限,目前全國玉米長勢普遍較好。

  再過幾天,玉米等各類秋糧作物即將陸續大麵積收獲。各地區各部門加強政策支持的同時,積極做好相關(guan) 準備工作。

  ——強化農(nong) 業(ye) 社會(hui) 化服務。在黑龍江,當地持續增強農(nong) 民合作社組織、帶動和服務能力,為(wei) 農(nong) 民提供托管代收等服務,提高農(nong) 業(ye) 社會(hui) 化服務水平。“合作社今年大豆種植麵積達到4000多畝(mu) ,較上年增長1倍左右,目前長勢良好,預計產(chan) 量能超過800噸。”虎林市複勇紅小豆種植農(nong) 民專(zhuan) 業(ye) 合作社理事長閆允勇正在為(wei) 月底大豆收割作準備,“除了合作社的地,我們(men) 還為(wei) 周邊農(nong) 戶提供從(cong) 種到收的托管服務,接下來一段時間要忙了。”

  ——備足用好農(nong) 業(ye) 機械裝備。在安徽,相關(guan) 部門及時開展機手培訓和機械檢修,提前做好240萬(wan) 台套各類機具保養(yang) 與(yu) 調試工作。秋收期間,全省15萬(wan) 台套聯合收割機將全部投入使用,確保6439萬(wan) 畝(mu) 秋糧搶收順利,力爭(zheng) 玉米、水稻機收水平分別達到86%、98%。安徽省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廳廳長盧仕仁表示:“全省各地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門正強化田間管理,做好收獲準備,變秋糧‘豐(feng) 收在望’為(wei) ‘豐(feng) 收到手’。”

  “守住農(nong) 民‘種糧賣得出’的底線”

  收下來,還要賣得好。在貴州省開陽縣花梨鎮十字村,水稻剛收割完,田埂上的運糧車已做好準備。“村集體(ti) 經濟合作社與(yu) 村民早早簽訂了協議,每斤以高於(yu) 市場價(jia) 0.3到0.4元的價(jia) 格收購稻子,老百姓不用擔心稻子售賣的事。”十字村黨(dang) 總支書(shu) 記付昌海說,“今年十字村種了1200畝(mu) 水稻,平均畝(mu) 產(chan) 超1200斤。我們(men) 會(hui) 進一步做好收購工作,讓農(nong) 民增產(chan) 又增收。”

  秋糧收購是全年糧食收購的大頭,旺季收購時間跨度較長,一般從(cong) 9月下旬持續到第二年的4月底。眼下,隨著秋糧收獲加快推進,今年秋糧收購工作已被提上日程。

  9月15日,國家糧食和物資儲(chu) 備局召開全國秋糧收購工作會(hui) 議,安排部署收購工作。會(hui) 議提出,因地製宜製定收購工作方案和應對預案,引導多元主體(ti) 積極入市,積極開展預約收購、訂單收購,切實提升收購服務水平,確保秋糧顆粒歸倉(cang) 。

  “目前,秋糧收購各項準備工作已基本就緒。”國家糧食和物資儲(chu) 備局新聞發言人秦玉雲(yun) 說,“8月份,我們(men) 提前對秋糧收購形勢作了調度分析,預計旺季收購量1.85億(yi) 噸左右,與(yu) 常年水平大體(ti) 相當。”

  ——擴大市場化購銷,穩住政策性收購。開鐮!近日,在湖北省雲(yun) 夢縣道橋鎮,大型聯合收割機奔走在2萬(wan) 餘(yu) 畝(mu) 金色稻海裏。“我們(men) 鎮是縣重要水稻生產(chan) 基地,生產(chan) 的特色珍珠糯稻在市場上很吃香,每斤收購價(jia) 格比常規優(you) 質稻差不多能高出1元。”道橋鎮黨(dang) 委副書(shu) 記張學平說,從(cong) 稻田到餐桌,道橋鎮已形成集糧食種植、收購儲(chu) 備、生產(chan) 加工、進出口貿易、互聯網銷售等多環節為(wei) 一體(ti) 的產(chan) 業(ye) 鏈。

  據介紹,今年秋糧市場化購銷將進一步擴大,預計中晚稻旺季收購量6600萬(wan) 噸左右,部分地區可能啟動中晚稻最低收購價(jia) 執行預案。秦玉雲(yun) 表示,今年國家繼續對主產(chan) 區中晚稻實施最低收購價(jia) 政策,中晚秈稻和粳稻最低收購價(jia) 格分別為(wei) 每斤1.29元、1.31元。

  ——加強產(chan) 後服務,促進減損增收。“收了後,村民直接把稻穀運到我們(men) 廠裏烘幹,避免出現黴變。”江西撫州昌瑞農(nong) 業(ye) 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符毛毛表示,“最近,隨著中稻收割節奏加快,農(nong) 民對稻穀烘幹服務需求增加,廠裏的烘幹機一直處於(yu) 滿負荷運轉狀態。”

  日前,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hui) 等9部門聯合印發通知,要求切實抓好2022年秋糧收購工作,認真落實節糧減損政策措施,充分發揮糧食產(chan) 後服務中心作用,及時提供糧食清理、幹燥、收儲(chu) 等服務,促進農(nong) 民減損增收;提早謀劃有序開展糧食烘幹服務,積極應對雨雪等極端天氣,避免出現黴糧壞糧。

  “下一步,我們(men) 將密切跟蹤秋糧上市情況,認真組織開展市場化收購和政策性收購,持續優(you) 化為(wei) 農(nong) 為(wei) 企服務,切實強化收購監督檢查,堅決(jue) 守住農(nong) 民‘種糧賣得出’的底線。”秦玉雲(yun) 說。

  邱海峰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