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以人才振興引領支撐鄉村振興

發布時間:2022-09-27 16:14:00來源: 經濟日報

  應以《新農(nong) 科人才培養(yang) 引導性專(zhuan) 業(ye) 指南》發布為(wei) 契機,促進專(zhuan) 業(ye) 設置與(yu) 產(chan) 業(ye) 鏈、創新鏈、人才鏈有機銜接。推動產(chan) 學融合,建立以國家需要、產(chan) 業(ye) 需求、行業(ye) 應用為(wei) 導向的農(nong) 業(ye) 人才培育機製,以能力、質量、貢獻為(wei) 導向的農(nong) 業(ye) 人才分類評價(jia) 體(ti) 係,造就一支高素質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人才隊伍。

  教育部日前印發《新農(nong) 科人才培養(yang) 引導性專(zhuan) 業(ye) 指南》,為(wei) 加快培養(yang) 急需緊缺農(nong) 林人才,圍繞糧食安全、智慧農(nong) 業(ye) 、鄉(xiang) 村發展等五大領域設置了12個(ge) 新農(nong) 科人才培養(yang) 引導性專(zhuan) 業(ye) 。

  過去,農(nong) 業(ye) 長期被許多人認為(wei) 是落後產(chan) 業(ye) ,農(nong) 科專(zhuan) 業(ye) 也讓許多人敬而遠之。不少公眾(zhong) 對農(nong) 科有刻板印象,認為(wei) 農(nong) 科無非是教人種地養(yang) 豬,畢業(ye) 後社會(hui) 地位不高、經濟收入欠佳,沒有學習(xi) 價(jia) 值。這導致相當一段時間內(nei) 很多農(nong) 村學生報考時不願意選擇農(nong) 科,不少農(nong) 科學生畢業(ye) 後選擇了轉行。隨著大量農(nong) 村青壯年進城,農(nong) 業(ye) 難留人、農(nong) 村人才少的問題越發突出。

  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實施以來,國家對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的支持力度越來越大,農(nong) 業(ye) 的產(chan) 業(ye) 地位和行業(ye) 價(jia) 值不斷顯現。近年來,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不僅(jin) 是重要的科研教學領域,也是重要的創業(ye) 創新領域。新農(nong) 業(ye) 早已超出傳(chuan) 統的種糧種菜養(yang) 豬養(yang) 雞範疇,新農(nong) 科則包括各種交叉學科和諸多新興(xing) 專(zhuan) 業(ye) 。在這個(ge) 背景下,農(nong) 科專(zhuan) 業(ye) 越來越吃香,很多新專(zhuan) 業(ye) 畢業(ye) 生被爭(zheng) 搶,不少老專(zhuan) 業(ye) 煥發新活力。以獸(shou) 醫係為(wei) 例,過去主要是研究給畜禽看病,現在則涉及動物營養(yang) 健康與(yu) 檢疫、動物性食品安全、城市寵物健康養(yang) 護等多方麵,畢業(ye) 生無論是就業(ye) 還是創業(ye) 都很有競爭(zheng) 力。

  從(cong) 國際上看,農(nong) 業(ye) 強國無不是農(nong) 業(ye) 科教強國。荷蘭(lan) 國土麵積並不大,卻是僅(jin) 次於(yu) 美國的世界第二大農(nong) 產(chan) 品出口國,在園藝作物、生豬、乳業(ye) 、種業(ye) 等方麵都擁有優(you) 勢。原因之一,在於(yu) 其擁有世界領先的農(nong) 業(ye) 大學瓦赫寧根大學,涉農(nong) 學科實力全球首屈一指。為(wei) 激勵年輕人投身農(nong) 業(ye) ,該校與(yu) 政府、企業(ye) 一起,拿出高預算吸引人才進行基礎性前沿性研究和教學,並在荷蘭(lan) 各地推廣適用性技術。用科技推動農(nong) 業(ye) 提質,以人才推動農(nong) 業(ye) 增效,這是荷蘭(lan) 農(nong) 業(ye) 賦予我們(men) 的啟示。

  鄉(xiang) 村振興(xing) ,人才是關(guan) 鍵。強農(nong) 興(xing) 農(nong) ,人才是根本。人才有很多類型和層次,有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經營人才,有鄉(xiang) 村公共服務人才,有農(nong) 村實用人才,有農(nong) 業(ye) 科技人才,這些不同的人才都是鄉(xiang) 村需要的。現階段,這些人才中的高水平人才尤為(wei) 關(guan) 鍵,農(nong) 學教育則是培育這類人才的搖籃。我國擁有一大批涉農(nong) 高校,綜合性大學裏也有不少涉農(nong) 專(zhuan) 業(ye) 。當前,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需要高素質的農(nong) 科畢業(ye) 生。不過,不少高校的農(nong) 科專(zhuan) 業(ye) 設置相對滯後,教學模式和效果也有待提升,還不能適應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發展需要。

  此次《指南》的發布,是提升科教界服務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發展能力的標誌性舉(ju) 措。下一步,要以此為(wei) 契機,促進專(zhuan) 業(ye) 設置與(yu) 產(chan) 業(ye) 鏈、創新鏈、人才鏈有機銜接。農(nong) 業(ye) 類高校要遵循學科發展規律,及時響應農(nong) 業(ye) 發展新需求,適時調整優(you) 化專(zhuan) 業(ye) 設置。各地要引導綜合性高校拓寬學科專(zhuan) 業(ye) 邊界,改造提升現有涉農(nong) 專(zhuan) 業(ye) ,增設一批新興(xing) 涉農(nong) 專(zhuan) 業(ye) 。在探索中,不可盲目上馬一些不具備師資力量的新農(nong) 科專(zhuan) 業(ye) ,可通過探索多種形式,實現農(nong) 科資源共享。比如,河南幾所農(nong) 林院校組成聯盟,實行師資互聘、學分互認、課程互選,就是很好的嚐試。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從(cong) 更大範圍來看,人才隊伍建設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長期不懈的努力。推動鄉(xiang) 村人才振興(xing) ,要把人力資本開發放在首要位置,想方設法創造條件,讓農(nong) 業(ye) 的機會(hui) 吸引人、農(nong) 村的環境留住人。當前的重點是推動產(chan) 學融合,建立以國家需要、產(chan) 業(ye) 需求、行業(ye) 應用為(wei) 導向的農(nong) 業(ye) 人才培育機製,以能力、質量、貢獻為(wei) 導向的農(nong) 業(ye) 人才分類評價(jia) 體(ti) 係。應以完善農(nong) 業(ye) 高等教育和培育高水平農(nong) 科人才為(wei) 先導,造就一支高素質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人才隊伍,以人才發展引領支撐鄉(xiang) 村全麵振興(xing) 。(喬(qiao) 金亮)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