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首部原創沉浸式話劇《霧起江州》:讓文物“活”起來
【解說】夜幕降臨(lin) ,在重慶一棟民國時期建築前的小院裏,觀眾(zhong) 們(men) 跟隨著邀請他們(men) 的“朋友”走進了這處舊址。重慶首部原創沉浸式話劇《霧起江州》自開演以來,吸引了不少年輕人前來觀看體(ti) 驗。
【解說】《霧起江州》以民國時期為(wei) 背景,圍繞民族資本家唐世雄的家族紛爭(zheng) 和命運走勢,展開了8條人物故事線。每位觀眾(zhong) 可以跟隨自己選擇的角色到不同的房間、場景,沉浸觀看演出。
【同期】觀眾(zhong) 楊丹妮
沉浸式話劇也是第一次來,還是很驚喜,特別驚喜。我們(men) 剛開始進來的時候,我們(men) 有同行的幾個(ge) 人,然後進來的時候大家都還是笑場的狀態,但是演員投入得特別特別快,所以成功地把我們(men) 帶入了角色裏麵。
【同期】觀眾(zhong) 探店博主 鞠強
(這個(ge) 劇是)很有創意的,因為(wei) 可能自己之前就是接觸到的一些話劇來看,我們(men) 大家都是坐在下麵,觀眾(zhong) 是坐在觀眾(zhong) 席上看。然後這一次,就是真的能夠讓我去通過這個(ge) 傳(chuan) 統的一個(ge) 建築,然後通過他們(men) 的一些光影的融合,再包括能夠來來回回地走,去通過我們(men) 的一個(ge) 走動和故事線去把這個(ge) 建築和這個(ge) 話劇聯係起來,讓我們(men) 去有一個(ge) 身臨(lin) 其境的感覺。
【解說】沉浸式話劇為(wei) 觀眾(zhong) 塑造了全新的觀感與(yu) 體(ti) 驗,將觀眾(zhong) 和演員置於(yu) 同一時空下,讓觀眾(zhong) 以參與(yu) 者的身份與(yu) 演員共同塑造角色,推動故事發展。
【同期】沉浸式話劇演員 葉茜
觀眾(zhong) 剛開始進來的時候,我們(men) 知道觀眾(zhong) 都是有一種很害羞的成分在裏麵的,對於(yu) 融入一個(ge) 戲劇,它是有一定的膽怯心理。但是這樣的區域,這樣的實景的場地,他一進來,跟角色一接觸,他就很容易被帶進(戲裏)去。
【解說】但與(yu) 其它的沉浸式話劇不同,《霧起江州》的演出場地位於(yu) 重慶市渝中區的一個(ge) 文物點——神仙洞公館。用真實的文物建築做載體(ti) ,讓觀眾(zhong) 更好地代入角色;用新穎的沉浸式戲劇,讓觀眾(zhong) 真切地感受到文物建築的曆史,為(wei) 重慶開創了“不可移動文物活化利用”的新業(ye) 態。
【同期】《霧起江州》導演 孫瀾飛
沉浸式話劇走進文物,首先它在意義(yi) 上來講是不一樣的。讓我們(men) 用一個(ge) 現代人不那麽(me) 刻板的、不那麽(me) 討厭的,或者說大家會(hui) 很喜歡的一種有趣味性的這樣一種方式,去給大家講述一段曆史故事。換句話講,我更願意把它叫做一堂曆史課,一個(ge) 風趣幽默的老師和一個(ge) 古板的老師,你會(hui) 更喜歡哪一個(ge) ?這個(ge) 是交給我們(men) 年輕人的選題。用沉浸式戲劇的方式去講述我們(men) 的曆史,或者說去講述是一個(ge) 建築的曆史,或者說一個(ge) 文物、一個(ge) 時代的這樣一個(ge) 曆史,是很有意義(yi) 的一件事,因為(wei) 年輕人更願意接受它。
【解說】枇杷山寶庫的主理人覃思思介紹到,除了《霧起江州》這種通過在不可移動文物裏麵去做創新的方式,枇杷山寶庫裏還有“我在山城修文物”等體(ti) 驗項目,讓大眾(zhong) 用更輕鬆的方式感受曆史,對考古和文化遺產(chan) 有全新地、不一樣地認識。
【同期】枇杷山寶庫主理人 覃思思
這種不可移動的文物這種劇,你進去以後,首先它跟你新造的一個(ge) 空間,它不一樣的。就是那種老的質感,它是(存)在這裏的,你進去以後,它的一牆一磚一瓦,它其實都是沉澱了很多年的故事的。我覺得這個(ge) 可能是不可移動文物的一個(ge) 未來,我覺得它算是一個(ge) 文物活化的一個(ge) 新的一個(ge) 方向,就是你從(cong) 它本身的文化去佐證去推廣。
【解說】該話劇的製作人劉明夕也提到,自開演以來,觀眾(zhong) 給予了很多正向反饋,也表示他們(men) 喜歡嚐試,樂(le) 於(yu) 接受這種新的形式,還有不少觀眾(zhong) 前來“三刷”“四刷”,體(ti) 驗不同角色的故事線。
景詩雁 重慶報道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