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故宮國博用400餘精品文物闡述中華文明“和”“合”

發布時間:2022-09-30 14:45: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從(cong) 西周時期的克鼎,到20世紀90年代製作的紫禁城全景模型;從(cong) 反映漢代喪(sang) 葬文化的《伏羲女媧圖》軸,到體(ti) 現18世紀社會(hui) 風貌《乾隆南巡圖》;從(cong) 張騫墓出土的封泥,到元代龍泉窯青釉刻劃纏枝牡丹紋鳳尾尊,前者見證絲(si) 綢之路的開拓,後者證實龍泉窯青瓷在元代海上絲(si) 綢之路扮演的重要角色……

  與(yu) 中國國家博物館兩(liang) 大文化頂流聯手推出的“和合共生——故宮·國博藏文物聯展”28日在中國國家博物館亮相。兩(liang) 館拿出400餘(yu) 件文物精品,闡述中華文明的“和”文化、“合”理,這也是故宮博物院與(yu) 中國國家博物館首次合作推出特展。

  展覽分為(wei) “天地同和”“萬(wan) 邦協和”“宜民安和”“樂(le) 在人和”四個(ge) 單元,以“和”統領,展出了銅鍍金雙龍鈕雲(yun) 龍紋編鍾和青玉描金雲(yun) 龍紋編磬、元代趙孟頫楷書(shu) 《道德經》、清代霽青金彩海晏河清尊、《乾隆南巡圖》、仇英《職貢圖 》卷、18世紀歐洲生產(chan) 的銅鎏金渾天合七政儀(yi) 等一批精品文物。

  值得一提的是,故宮倦勤齋的通景畫也被複製展出,觀眾(zhong) 可以走近細品通景畫的透視之妙。

  據悉,展覽還將綜合利用新媒體(ti) 技術,以文字、圖片、音視頻、在線展示等形式亮相。此次展覽將持續至2023年1月3日。(應妮 製作 嶽子岩)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