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音樂詩劇《大河》在京首演 用文藝力量致敬黃河

發布時間:2022-10-08 16:58: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10月7日電 (記者 應妮)作為(wei) 文化和旅遊部2022—2023年度“時代交響”創作扶持計劃入選作品,由中國歌劇舞劇院推出的音樂(le) 詩劇《大河》日前在北京中山音樂(le) 堂首演。該作以詩人吉狄馬加長詩《大河》為(wei) 文本,以舞台藝術為(wei) 載體(ti) ,挖掘黃河文化蘊含的時代價(jia) 值,用文藝的力量展現中華曆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

  全劇釆用大型交響樂(le) 結構,加入部分民族特色樂(le) 器,融入聲樂(le) 、朗誦等多種表現形式。音樂(le) 詩劇《大河》是對黃河文明和中華民族精神的深刻解讀,當演員深情吟誦長詩的最後一句:“請允許我懷著最大的敬意,把你早已聞名遐邇的名字,再一次深情地告訴這個(ge) 世界:黃河!”全場響起雷鳴般的掌聲。

  長詩《大河》作者、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委員、中國作家協會(hui) 詩歌委員會(hui) 主任、原中國作家協會(hui) 駐會(hui) 副主席吉狄馬加介紹,該詩創作於(yu) 2017年底,2018年1月在《十月》雜誌發表。“寫(xie) 黃河是我由來已久的心願,作為(wei) 詩人和一個(ge) 文化理想的實踐者,我有幸在三江源頭工作過,也曾考察過黃河流域兩(liang) 岸的曆史文化。寫(xie) 這首詩既是一種宿命,也是一項神聖的責任和使命。”

  他說,“偉(wei) 大的詩歌和音樂(le) 傳(chuan) 統告訴我們(men) ,詩歌與(yu) 音樂(le) 是密不可分的,詩歌的聲音無疑是它最迷人的部分,而真正神奇的音樂(le) 其本質就是詩。在曆史上已經有無數的詩人讚頌過黃河,許多作品已經被經典化,《黃河大合唱》就是二十世紀詩與(yu) 音樂(le) 相結合的標誌性作品,但對於(yu) 今天以及未來的詩人和音樂(le) 家而言,黃河將永遠是我們(men) 書(shu) 寫(xie) 不盡的生命主題。長詩《大河》既是一個(ge) 民族的心靈史和精神史,同時也是向養(yang) 育了我們(men) 古老民族偉(wei) 大文明之河的致敬!”

  音樂(le) 詩劇《大河》作曲、中央音樂(le) 學院教授,蜚聲中外的著名作曲家郭文景介紹了該劇的創作過程,“寫(xie) 作音樂(le) 詩劇《大河》的過程非常順利,創下了我寫(xie) 作速度的最快紀錄。究其原因,首先是詩歌文本立意高遠,意象萬(wan) 千,令我靈感泉湧;其次是去青藏高原和黃河源頭的采風,壯麗(li) 的景象和高原的神奇色彩激發了我的想象;最後,偉(wei) 大的河流,偉(wei) 大的文明給了我的寫(xie) 作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堅實的立足之地。”

  中國歌劇舞劇院黨(dang) 委書(shu) 記諸葛燕喃介紹,長詩《大河》的最後一句寫(xie) 道:“請允許我懷著最大的敬意,把你早已聞名遐邇的名字再一次深情地告訴這個(ge) 世界:黃河!”這是詩人的心聲,也是音樂(le) 詩劇《大河》的創作初衷。此次在中山公園音樂(le) 堂首演的是音樂(le) 詩劇《大河》交響樂(le) 版,接下來將陸續推出音樂(le) 詩劇《大河》的大劇場版和巡演版。

  據悉,演出後由文化和旅遊部藝術司組織召開了專(zhuan) 家研討會(hui) 。(完)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