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非遺課堂”走進澳門校園
山東(dong) “非遺課堂”走進澳門校園
李寒芳 劉 剛
在“孔子家鄉(xiang) 好客山東(dong) ”文化旅遊(澳門)推廣周活動中,澳門市民現場品嚐山東(dong) 美食,感受山東(dong) 美食文化。
沙見龍攝
“煙台仙境”剪紙屏風、活靈活現的濟南皮影戲、栩栩如生的東(dong) 明糧畫……
“孔子家鄉(xiang) 好客山東(dong) ”山東(dong) 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項目走進澳門濠江中學附屬英才學校活動近日舉(ju) 行。活動展出11項國家級非遺、13項省級非遺文化,向師生們(men) 展示齊魯風情。
煙台展位前,精美的“煙台仙境”剪紙屏風和“福虎”剪紙座屏吸引了師生們(men) 的目光。“剪紙這麽(me) 細不會(hui) 斷嗎?”“這樣的作品製作大概要花多長時間呢?”學生們(men) 一邊饒有興(xing) 趣地觀看,一邊提問。
初二學生何旭翎說:“這次能夠近距離觀摩是非常難得的機會(hui) 。如果有機會(hui) ,也想學習(xi) 剪紙。”
煙台市副市長隋子林向學生們(men) 發出熱情邀約。她說:“我們(men) 歡迎澳門朋友來山東(dong) ,也帶來了煙台的非遺項目,希望讓更多的澳門青少年了解傳(chuan) 統文化。”
“你們(men) 會(hui) 唱《七子之歌》嗎?”在威海展位前,威海市文旅局副局長畢耀文問。
“當然會(hui) 唱啦。”孩子們(men) 回答。
“那你們(men) 可知道,聞一多先生筆下的‘七子’所說的七座城市中有澳門,也有威海衛,就是現在的威海。今天,我們(men) 帶來了錫鑲、漆貝、鉤織、膠東(dong) 花餑餑等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項目,向澳門介紹威海。”
畢耀文一席話,瞬間拉近了距離。學生們(men) 一邊讚歎展品的精美,一邊追問威海文化和曆史。
一粒粒特製的各色小種子,經過染、切、拚、粘、排、雕等工藝,被製作成一幅幅妙趣橫生的花鳥、魚蟲、山水等工藝畫。這就是“東(dong) 明糧畫”。初二學生黎芷欣在老師指導下,用紅高粱粘貼出梅花圖案。很快,一朵朵紅梅綻放在她的手下。
“製作過程很複雜,但是很有趣。”她說。不一會(hui) 兒(er) ,糧畫攤位前就擠滿了想嚐試的學生們(men) 。
山東(dong) 省文化和旅遊廳二級巡視員王春生表示,希望能讓大家在現場體(ti) 驗中傳(chuan) 承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在互動交流中展示山東(dong) 非遺的獨特魅力,在采風問俗中感受“淳樸熱情、絢麗(li) 多彩”的山東(dong) 民俗之美,更加了解和熱愛祖國的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
這邊攤位熱鬧非凡,那邊台上已經摩拳擦掌。螳螂拳是載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名錄的拳種。螳螂拳傳(chuan) 人劉馨現場“收徒”眾(zhong) 多澳門弟子。“左手拍,轉身,勾手!”伴隨著鏗鏘有力的音樂(le) ,孩子們(men) 跟著劉馨,模仿起螳螂捕蟬的動作。
“我以前隻學過街舞。這套螳螂拳打起來很酷,中華功夫很厲害。”初二學生鄺展暉說。
非遺項目走進校園是“孔子家鄉(xiang) 好客山東(dong) ”文化旅遊(澳門)推廣周的重要活動之一。推廣周由山東(dong) 省文化和旅遊廳、山東(dong) 省台港澳事務辦公室主辦,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旅遊局、文化局合辦。
(據新華社澳門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