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天夢想照進現實——澳門科研人士積極響應載荷專家選拔報名工作
新華社澳門10月8日電(記者李寒芳 劉剛)在港澳地區選拔載荷專(zhuan) 家的消息剛傳(chuan) 來,澳門科技大學月球與(yu) 行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助理教授鄧誌培的微信群裏就沸騰了,好多人都在詢問:“報名有什麽(me) 具體(ti) 條件?你要不要報名?”
中國第四批預備航天員選拔工作已於(yu) 近期啟動,並首次在港澳地區選拔載荷專(zhuan) 家。載荷專(zhuan) 家將擔任在太空進行空間實驗研究,以及操作空間實驗設備等科研工作。對此次選拔,澳門科研人士形容為(wei) “飛天夢想照進現實”。
澳門科技大學月球與(yu) 行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是中國天文與(yu) 行星科學領域首個(ge) 國家重點實驗室。實驗室和它的前身太空科學研究所在國家大力發展深空探測的戰略指引下,參與(yu) 神舟、嫦娥、火星探測計劃,開展了多項有關(guan) 月球和行星的基礎科學研究。
從(cong) 事天體(ti) 化學研究的鄧誌培說,雖然大家從(cong) 事的是天體(ti) 研究,但過去都覺得太空人夢想太渺茫。現在國家提供了這一難得機遇,讓研究人員有了更明確的前進目標和動力。
3日,澳門特區政府民航局等部門舉(ju) 行新聞發布會(hui) ,介紹在澳門選拔載荷專(zhuan) 家基本條件:年齡在30歲至45歲之間的澳門特別行政區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國籍公民,從(cong) 事不少於(yu) 3年有關(guan) 醫學、生物學、心理學、物理化學、機械或電子工程、天文學等相關(guan) 專(zhuan) 業(ye) 領域,擁有博士學位,並且具備良好健康狀況。
在對照各項要求後,澳門大學健康科學學院副教授周昶行毫不猶豫向學校遞交了簡曆申請。他表示,如果能有幸“飛天”,最想研究長期無重力環境對生物的身體(ti) 功能、組織細胞會(hui) 產(chan) 生什麽(me) 影響,生物的細胞機製、蛋白結構、基因表達各方麵會(hui) 不會(hui) 有一些改變,進而為(wei) 未來實現太空旅行打下生物學的研究基礎。
澳門大學模擬與(yu) 混合信號超大規模集成電路國家重點實驗室代主任麥沛然表示,太空與(yu) 多個(ge) 科學領域相關(guan) ,將極大助推澳門的科技創新。“空間站是高新芯片技術發揮應用的平台。我最感興(xing) 趣的是如何能提升寬頻通訊,使空間站和地麵的高速無線通訊更加順暢,進一步拓展太空通訊技術。”
麥沛然表示:“對澳門年輕人來說,這是一個(ge) 積極的信號。我相信隨著澳門不斷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各行各業(ye) 的澳門青年可以在國家提供的更高平台上發光發熱。”
“非常欣喜!鼓舞人心!”澳門大學應用物理及材料工程研究院講師蕭詠康表示,澳門科研人員有機會(hui) 投身於(yu) 祖國科技事業(ye) 的發展,這體(ti) 現出祖國對澳門科研人員的堅實支持,對將來有意投身理工科的澳門學生釋放出非常正麵的信息。
蕭詠康說,自己有興(xing) 趣研究太空輻射對半導體(ti) 材料物性的影響。通過收集、處理及分析在空間站進行的材料物理實驗數據,並結合物理模擬計算,有助於(yu) 設計及篩選出能降低輻射損害的太空材料。
月球與(yu) 行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裏,“95後”博士生羅希子、劉子博正在觀察分析隕石樣品的形貌及礦物相分布特征。由於(yu) 年齡、學曆等條件限製,他們(men) 目前還不能報名參與(yu) 選拔,但兩(liang) 位年輕的科研人員說,離夢想更近了一步,也激勵自己更加努力學習(xi) ,為(wei) 未來蓄力。
“這次選拔充分體(ti) 現國家對澳門的重視,也讓我更深刻體(ti) 會(hui) 到自己是國家航天事業(ye) 的一員。”羅希子說。
“我將努力學習(xi) ,爭(zheng) 取早日達到選拔標準。”劉子博說。
月球與(yu) 行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博士生梁柏健表示,兒(er) 時的飛天夢想可能成真,這讓他有種無法言喻的開心。國家支持澳門同胞參與(yu) 這麽(me) 重要的活動,將激勵澳門學生積極投身國家重大科研項目。
曾是擊劍運動員的周昶行笑稱:“以前就經常運動,現在將更加注意鍛煉身體(ti) ,向選拔條件靠近。”
他表示,國家發出強烈信號,澳門科研人員的能力被充分肯定,這必將鼓舞澳門科研人員努力在新時代為(wei) 國家作出新貢獻、創造新價(jia) 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