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創了我國改革開放新局麵
2012年12月初,黨(dang) 的十八大閉幕不久,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第一次出京考察,便選擇了在我國改革開放中得風氣之先的廣東(dong) 。總書(shu) 記專(zhuan) 程來到深圳蓮花山公園,向鄧小平銅像敬獻花籃,並親(qin) 手種下一棵高山榕,宣示“將改革開放繼續推向前進”的堅定決(jue) 心。“總書(shu) 記種下的是長青樹,更是中國改革開放的‘信心樹’‘希望樹’!”十年來,這棵枝繁葉茂、亭亭如蓋的高山榕,見證著“春天的故事”不斷續寫(xie) ,見證著新時代改革開放走得更穩、走得更遠。
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最顯著的特征、最壯麗(li) 的氣象。黨(dang) 的十八屆三中全會(hui) 吹響了全麵深化改革的號角,對經濟體(ti) 製、政治體(ti) 製、文化體(ti) 製、社會(hui) 體(ti) 製、生態文明體(ti) 製、國防和軍(jun) 隊改革和黨(dang) 的建設製度改革作出部署,確定全麵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戰略重點、優(you) 先順序、主攻方向、工作機製、推進方式和時間表、路線圖,實現了改革理論和政策的一係列新的重大突破。十年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推進全麵深化改革,敢於(yu) 啃硬骨頭,敢於(yu) 涉險灘,真槍真刀推進改革,不斷推動全麵深化改革向廣度和深度進軍(jun) ,開創了我國改革開放新局麵,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國家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不斷提高,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煥發出新的生機活力。
偉(wei) 大事業(ye) 需要科學理論指引。提出“改革開放是決(jue) 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guan) 鍵一招,也是決(jue) 定實現‘兩(liang) 個(ge) 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關(guan) 鍵一招”,從(cong) 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高度認識改革開放的重要價(jia) 值;明確“全麵深化改革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推進國家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從(cong) 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高度明確全麵深化改革總目標;強調“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在改革開放中產(chan) 生,也必將在改革開放中發展壯大”,明確宣示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的堅定決(jue) 心……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對全麵深化改革開放提出一係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為(wei) 在新的曆史起點上全麵深化改革開放指明方向、提供遵循。
“改革隻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新時代全麵深化改革,更加注重增進人民福祉,從(cong) 藥品集中帶量采購常態化製度化,到個(ge) 稅政策“禮包”送出真金白銀,一係列惠民利民改革措施落地開花;更加突出製度建設,從(cong) “放管服”改革,到最嚴(yan) 格的生態環境保護製度製定,一項項破藩籬、革積弊的製度舉(ju) 措陸續出台;更加注重改革關(guan) 聯性和耦合性,全麵深化經濟、政治、文化、社會(hui) 、生態文明體(ti) 製和黨(dang) 的建設製度改革,2000多個(ge) 改革方案密集出台、整體(ti) 推進……這十年,從(cong) 夯基壘台、立柱架梁到全麵推進、積厚成勢,再到係統集成、協同高效,各領域基礎性製度框架基本確立,許多領域實現曆史性變革、係統性重塑、整體(ti) 性重構。
“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hui) 關(guan) 閉,隻會(hui) 越開越大。”克服疫情影響,高質量舉(ju) 辦進博會(hui) 、服貿會(hui) 、廣交會(hui) 、消博會(hui) 等大型展會(hui) ;2013—2021年高技術產(chan) 品出口年均增速達到5.1%,出口比較優(you) 勢加快從(cong) 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自貿試驗區數量拓展到21家,累計形成278項製度創新成果向全國或特定區域推廣……這十年,我們(men) 堅定不移實行高水平對外開放,深化商品、服務、資金、人才等要素流動型開放,穩步推進規則、規製、管理、標準等製度建設,構建互利共贏、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開放型經濟體(ti) 係。從(cong) 沿江沿海到內(nei) 陸沿疆,對外開放的廣度和深度全麵拓展,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全麵開放新格局加速形成,中國不僅(jin) 發展了自己,也造福了世界。
十年波瀾壯闊、十年成就斐然。踏上新征程,堅持向改革要動力、向開放要活力,始終高舉(ju) 新時代改革開放旗幟,以更大魄力在更高起點、更高層次、更高目標上推進改革開放,就一定能不斷創造讓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跡。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