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在希望的田野上 | 因地製宜 四川峨眉山高山蔬菜大豐收

發布時間:2022-10-11 11:27:00來源: 央視網

  央視網消息:在四川峨眉山市,當地因地製宜發展特色農(nong) 業(ye) ,河穀平壩種水稻、高山緩坡種蔬菜,走上了帶領農(nong) 戶持續增收的小康之路。

  眼下,在龍池鎮,這裏種植的高山蔬菜迎來了豐(feng) 收季。

  總台記者 蔣林:我現在所在的位置,就是峨眉山市龍池鎮的蓮花村。在我身後這一大片農(nong) 田當中,我們(men) 看到的是豐(feng) 收在望的高山蘿卜,當地的群眾(zhong) 正在進行蘿卜的采摘。我現在所在海拔1500米的種植基地,年平均氣溫可能會(hui) 比山下的峨眉山市年平均氣溫低7—8℃,這裏常年天氣都比較宜人,而且晝夜溫差很大,特別適合喜歡偏冷天氣的植物種植。蓮花村的高度是從(cong) 1000米一直到我們(men) 現在所在的1580米。村支書(shu) 告訴我說,在海拔1000—1200米的地方,他們(men) 種上了像是黃瓜、番茄、茄子等,而在海拔1500米,我們(men) 現在所在的山頭兒(er) 的位置,主要種植高山蘿卜。

  在過去的十年當中,伴隨著這種農(nong) 業(ye) 的投入和各種農(nong) 業(ye) 技術支持,蓮花村總共18000畝(mu) 的蔬菜種植麵積當中已有超過1萬(wan) 畝(mu) 種植了綠色、有機或者是無公害蔬菜。通過農(nong) 業(ye) 的提質增效和高質量發展,當地老百姓賣出蔬菜的品質更好了,收入也在持續增長。除此以外,蓮花村還吸引了很多專(zhuan) 門到這兒(er) 來務工的朋友,農(nong) 忙的時節,老板包吃包住一個(ge) 月還能掙上五六千塊錢,也讓很多人在蓮花村的發展當中分享到了這份小康紅利。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