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甘肅唐代吐穀渾王族墓葬群出土較多有機質文物 已采取應急保護

發布時間:2022-10-12 14:35: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蘭(lan) 州10月11日電 (記者 馮(feng) 誌軍(jun) )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11日發布2022年唐代吐穀渾王族墓葬群考古發掘項目進展情況和主要發現。目前出土了數量較多的有機質文物及標本,現場采取了一些應急保護措施,如對文物及標本進行保濕、避光、加固等處理。將出土的人骨、部分動物骨骼、木質標本進行加固提取,後期將開展進一步清理、保護和樣本檢測工作。

  “唐代吐穀渾王族墓葬群考古”項目是“十三五”期間,國家文物局“考古中國”絲(si) 綢之路考古重大項目之一。根據該項目“五年計劃”和《2022年武威地區吐穀渾王族墓葬群考古工作計劃》,今年6月開始,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吐穀渾王族墓葬群考古發掘項目組進駐發掘區,開始對4座墓葬進行考古發掘,發掘工作正在進行中。

  通過今年考古發掘,其中一處墓葬內(nei) 出土陶器、木器、絲(si) 織品、金屬器等各類文物數十件,以木器為(wei) 主。其中主室內(nei) 主要出土一些木器殘件、木構件及絲(si) 織品殘件。東(dong) 西耳室出土木馬俑及木風帽俑殘件,墓道南側(ce) 灰堆內(nei) 出土有唐代紀年墨。

  近年來,隨著位於(yu) 甘肅河西走廊東(dong) 部武威市境內(nei) 的吐穀渾王族墓葬群被發現,開創中國少數民族地方政權最長紀錄之一的吐穀渾,逐漸揭開神秘麵紗。

  國內(nei) 年代最早的白葡萄酒,最早最完整的“胡床”,保存最完整的成套鐵鎧甲武器裝備,唐代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紡織品,填補國內(nei) 無唐代毛筆實物的遺憾……曆時三年之久,被國家文物局納入“考古中國”的“唐代吐穀渾王族墓葬群考古”項目,多項成果創國內(nei) 考古“先河”,並入選“2021年中國考古新發現”和“2021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表示,總體(ti) 來說,今年的考古發現依然體(ti) 現出,武威地區唐代吐穀渾王族墓葬以漢文化為(wei) 統攝,並融合有吐穀渾、吐蕃等多民族文化的基本麵,這也是該考古發掘項目今後需要重點詮釋的方向。(完)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