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失聯的郵路“鴻雁”
“送一個(ge) 快遞,從(cong) 陌生人開始認識你,慢慢熟悉,然後認可,到最後客戶會(hui) 真心對你好,給你帶飯、拿水,這個(ge) 過程對我來說挺溫暖的。” 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塔城地區分公司的快遞員常亞(ya) 齋評價(jia) 自己的工作,“送人玫瑰,手有餘(yu) 香”。
現在,很多來取快遞的人都直接叫常亞(ya) 齋的名字,而常亞(ya) 齋也能在不需要姓名和電話號碼的情況下馬上找到相應的包裹。
在別人看來,投遞工作是一項簡單而又輕鬆的活兒(er) ,但是常亞(ya) 齋認為(wei) ,投遞工作雖然是一個(ge) 平凡的工作,要幹好卻不那麽(me) 容易,必須時刻保持著為(wei) 大家負責的強烈責任感,進而為(wei) 大家提供更加優(you) 質的服務。
為(wei) 了搞好投遞工作,常亞(ya) 齋常常是夏天一身汗水,冬天一身冰霜。常亞(ya) 齋說,“我每天心中想的都是如何盡快將郵件送到用戶手中,要保質保量完成投遞工作。”自2007年4月參加工作以來,他走過了90萬(wan) 公裏的投遞路,投遞函件61餘(yu) 萬(wan) 件,報刊83餘(yu) 萬(wan) 份。從(cong) 事快遞服務15年的他已經是塔城地區遠近皆知的“五星好評王”。
每年7月開始,是投遞高考錄取通知書(shu) 的高峰期。在常亞(ya) 齋眼裏,每一封錄取通知書(shu) 都包含著一個(ge) 家庭的希望,他絲(si) 毫不敢怠慢。
這其中,就有一份令他難忘的通知書(shu) 。當時,因為(wei) 電話號碼錯誤,常亞(ya) 齋通過電話聯係不上收件人,收件地址又模糊無法辨認。這可怎麽(me) 辦?常亞(ya) 齋犯了難:“錄取通知書(shu) 對於(yu) 一個(ge) 學生來說是多麽(me) 重要的東(dong) 西,甚至關(guan) 係到一個(ge) 家庭的希望,無論如何都要想辦法找到收件人!”
常亞(ya) 齋立即趕往學校,終於(yu) 在近千人的信息中找到了收件人的地址。學生家長接到通知書(shu) 時激動地說:“這封錄取通知書(shu) ,對於(yu) 我們(men) 全家來說太重要了,孩子一時疏忽寫(xie) 錯電話,幸虧(kui) 有你這麽(me) 認真負責的郵政投遞員,排除萬(wan) 難把這封錄取通知書(shu) 送到我們(men) 手裏,我們(men) 全家都非常感激你!”這位家長說著便流出了激動的淚水。
常亞(ya) 齋看到用戶收到通知書(shu) 後的激動和欣喜,欣慰地笑了,他覺得這些天的辛苦勞累都是值得的,也深刻地感受到郵政投遞工作重要性。他說,“事無大小,必有所成。把每一件小事做好,也一樣能有所成就。”
盡管工作給常亞(ya) 齋帶來了極大的滿足感,但是快遞員全年無休、風雨無阻的配送工作還是讓他偶感辛酸。“最怕自己生病,有一次發燒一整晚,被子也濕了,我覺得自己堅持不住了,可是第二天早晨看到那麽(me) 多快遞還放在那裏,我不知道哪兒(er) 來的勁兒(er) ,爬了起來繼續去送。”
在常亞(ya) 齋所服務的用戶中,還有一位退休在家的羅阿姨,無論刮風下雨,常亞(ya) 齋都及時將報紙送到她手中,羅阿姨總對常亞(ya) 齋說:“遇上惡劣的天氣就不要跑了,晚看一天不耽誤的。”但是常亞(ya) 齋卻堅持著每天的投送。
在常亞(ya) 齋看來,無論天氣多惡劣,不管路途多遙遠,快遞在,就是責任在。
2020年,常亞(ya) 齋因工作成績突出,被塔城地區郵政分公司任命為(wei) 投遞業(ye) 務專(zhuan) 管。
在新的崗位上,常亞(ya) 齋依然對待工作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在他的帶領下,2020-2021年,塔城郵政完成816.5萬(wan) 件郵件的投遞配送,其間無重大服務質量的投訴。
“選擇一份職業(ye) ,就是選擇了一種生活。”采訪結束後,常亞(ya) 齋看了看網點派件時間,放下手機,便又開著他白藍色的快遞小車啟程了。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牟昊琨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