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有聲手賬丨【奮進新時代·展品背後的故事⑧】三明醫改緣何成“標杆”

發布時間:2022-10-24 15:03:00來源: 光明網

  奮進新時代·展品背後的故事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guan) 情。在“奮進新時代”主題成就展中央綜合展區全麵深化改革開放單元“社會(hui) 事業(ye) 與(yu) 民生保障製度體(ti) 係全麵建立”部分,一項項成果,牽動著每一位參觀者的心。

  展牆上的一張照片頗為(wei) 醒目,圖片說明是“2020年11月,福建省三明市第一醫院輪播公示藥品耗材價(jia) 格”。這,隻是三明醫改十年來“讓公立醫院回歸到公益性、醫生回歸到看病角色、藥品回歸到治病功能”的一次常規推進。

有聲手賬丨【奮進新時代·展品背後的故事⑧】三明醫改緣何成“標杆”

  改革前,這座因三線建設興(xing) 起的工業(ye) 城市,曾因人口少、經濟體(ti) 量小、退休人員比重高,“未富先老”現象明顯,醫保基金麵臨(lin) “穿底”風險。時任三明市副市長的詹積富,回首往昔,仍曆曆在目:醫療費用每年呈現兩(liang) 位數增長,居民就醫負擔沉重,醫療行為(wei) 中藥品耗材多、設備檢查多、檢驗多現象突出,醫保基金收支矛盾突出……

  在詹積富看來,三明所麵對的這些問題,雖有一定特殊性,但更多的,是與(yu) 全國其他地區一樣的共性問題。與(yu) 其等待觀望,不如行動起來。2012年,三明啟動醫改,將“第一把火”燒向了價(jia) 格虛高的藥品和醫用耗材——執行“兩(liang) 票製”、實行“一品兩(liang) 規”,對各醫院使用的“療效不確切、價(jia) 格很昂貴”的輔助性、營養(yang) 性藥品使用情況實時監控,嚴(yan) 控大處方、大檢查等。三明的藥品價(jia) 格和醫療費用很快實現大幅下降。

有聲手賬丨【奮進新時代·展品背後的故事⑧】三明醫改緣何成“標杆”

  親(qin) 曆醫改的三明市沙縣區青州鎮湧溪村樂(le) 文煥,患尿毒症已有15年。他說:“起初,透析費用很高,我隻能兩(liang) 周做3次,勉強維持生命,那時的自己深感絕望。後來尿毒症被納入特殊病種,醫保內(nei) 的自付比例不到1%。現在每周3次規範治療,身體(ti) 狀況穩定多了,還能兼職,有收入補貼家用了!”

  十年時間,三明醫改破立並舉(ju) 、持續推進,成為(wei) 中國醫改“標杆”。“三明之所以能一路破冰、攻堅克難,最核心的在於(yu) 黨(dang) 中央堅定有力的支持。”詹積富感慨。

  醫改是涉及千家萬(wan) 戶的重大民生工程。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you) 先發展的戰略位置,將深化醫改納入全麵深化改革統籌推進,從(cong) “以治病為(wei) 中心”轉變為(wei) “以人民健康為(wei) 中心”,圍繞解決(jue) 看病難、看病貴兩(liang) 個(ge) 重點難點問題,堅持用中國式辦法破解醫改這個(ge) 世界性難題。

有聲手賬丨【奮進新時代·展品背後的故事⑧】三明醫改緣何成“標杆”

  這十年,我國全麵推進分級診療、現代醫院管理、全民醫保、藥品供應保障、綜合監管五項基本醫療衛生製度,發揮基層首創精神,深入推廣以三明醫改為(wei) 代表的典型經驗,構建優(you) 質高效的醫療衛生服務體(ti) 係。現在,老百姓身邊有了15分鍾醫療衛生服務圈,家門口有了更多專(zhuan) 家坐診,居民個(ge) 人衛生支出所占比重由2012年的34.34%下降到2021年的27.7%,看病就醫更方便、更實惠、更高效、更順暢了!

有聲手賬丨【奮進新時代·展品背後的故事⑧】三明醫改緣何成“標杆”

  監製:張寧 廖慧

  統籌:劉夢

  策劃:李方舟

  采訪:金振婭 高建進

  動畫/調音:王宏澤

  攝影:季春紅 冉旻鷺

  視覺設計:杜丹

  製作:光明網新聞中心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