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聚焦民間公益救援《追光者》導演張彤:以真實呈現人間大愛

發布時間:2022-10-25 09:49: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10月24日電 (記者 高凱)首部以“民間公益救援組織”為(wei) 主題的電視劇《追光者》正在熱播中,從(cong) 高速公路車禍救援、地震救援,到城市墜樓救援、山體(ti) 滑坡救援,《追光者》對救援場景的描摹以及通過救援故事線對民間公益救援這一特殊且低調的行業(ye) 的展現,受到頗多關(guan) 注。

  日前,《追光者》導演張彤接受本網記者專(zhuan) 訪,他表示,從(cong) 救援場景到人物刻畫,《追光者》寄望以真實有力的演繹表達,令觀眾(zhong) 感受到民間救援組織這一行業(ye) 中蘊含的人間大愛。

  民間公益救援組織,作為(wei) 國家應急救援的重要輔助力量,在生命救援、人道救助、防災減災以及災後重建等各個(ge) 領域發揮了重要的作用。《追光者》主要講述了律師羅本和醫生展顏與(yu) 其他來自各行各業(ye) 加入“追光救援隊”的普通人一起全力以赴挽救生命,並在一次次公益救援中實現自我成長的故事。

  作為(wei) 劇集的核心元素,《追光者》中的救援戲首先給觀眾(zhong) 留下深刻印象,無論是地震救援還是水下救援,該劇在場景呈現上都給人十分真實的沉浸感,而高還原場景中,救援過程的呈現在環環緊扣人心的同時,又保證了專(zhuan) 業(ye) 的細節描摹,如高空索降如何根據實地情況選擇繩結,海姆立克急救法究竟如何實施等等,紀實美學於(yu) 點滴中呈現。

  對此,張彤表示,《追光者》很大一個(ge) 挑戰正在於(yu) 救援場景的再現,“這個(ge) 題材,真實和專(zhuan) 業(ye) 真的非常重要。”他透露,《追光者》專(zhuan) 門邀請原國家安全生產(chan) 監督管理局副局長、國務院參事閃淳昌和藍天救援隊的總隊長遠山做顧問,“所有的劇本都通過他們(men) 看完之後給我們(men) 修改意見,然後拍攝過程當中藍天救援隊也都派隊員來現場指導,為(wei) 的就是最大限度的真實和專(zhuan) 業(ye) 。”

  張彤稱,真實的災難呈現需要克服很多困難,如劇中的一場溶洞水下救援的大戲,就是前前後後經過多次內(nei) 外景拍攝才得以完成。“我們(men) 最先是在真的一個(ge) 溶洞天然溶洞裏邊去拍了前半部分,後半部分這些隊員走迷失路了,是在我們(men) 自己搭的一個(ge) 巨大的溶洞裏麵拍的。”張彤介紹,為(wei) 了拍出真實效果,這個(ge) 攝製組自己修的“溶洞”很深,“拍攝時裏邊灌了大概4米多深的水,然後把演員困在那,再表現救援隊員潛4米深的水潛過去營救。”水中拍攝、水下攝影棚的搭建,一次次的取景,張彤表示,“對於(yu) 災難的處理,我的想法很簡單,就是越真實越好。”

  為(wei) 了拍攝的紀實效果,《追光者》在很多救援戲中采用了肩扛攝影機來拍攝,“希望觀眾(zhong) 能有沉浸的感覺,因為(wei) 這部劇的核心故事都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發生的,真實是基礎,”張彤說。

  驚心動魄的救援故事線中,觀眾(zhong) 也在《追光者》中逐漸認識了羅本(羅雲(yun) 熙飾)、展顏(吳倩飾)、周明明(李明德飾)等個(ge) 性迥異的“追光隊員”,他們(men) 在本職工作之餘(yu) 參與(yu) 救援行動,而每個(ge) 人也在救援過程中,通過感受生命與(yu) 愛的意義(yi) 進行自我救贖,最終成功獲得了友情和愛情。

  對於(yu) 劇中的人物設定與(yu) 塑造,張彤直言,“這部劇的主要角色可以說在現實中都有原型人物,編劇在創作中,對藍天救援隊進行了三年的跟蹤采訪,積累了大量的素材。”張彤指出,在人物塑造上,《追光者》與(yu) 大多作品不同,因為(wei) 每個(ge) 角色可以說都有一個(ge) 雙麵職業(ye) ,“他們(men) 平時可能是醫生、外賣小哥、律師,而當任務救援出現的時候,身份就換了,成為(wei) 救援隊員,這其實對我們(men) 的團隊來說也是一個(ge) 挑戰,從(cong) 人物來說,需要在這兩(liang) 個(ge) 麵上都展現出專(zhuan) 業(ye) 性,與(yu) 此同時,在這兩(liang) 個(ge) 麵上,即是同一個(ge) 角色,又要呈現出不同的狀態。”

  張彤表示,“因為(wei) 沒有拍過這樣題材的戲,而本身這個(ge) 題材在影視劇裏邊出現的也不多。采風過程對我們(men) 而言非常重要,並且很有啟發。”他表示,“真正的民間公益救援隊的隊員真的是來自各行各業(ye) ,在救援技能上也各有不同,比如有的屬於(yu) 掌握特別專(zhuan) 業(ye) 的救援知識,有的屬於(yu) 個(ge) 人能力特別強的,也有可能身體(ti) 或技能上還不太行,就全力投入後勤工作。他們(men) 的社會(hui) 背景不同,能力不同,特別讓我們(men) 有感觸的還有,他們(men) 每個(ge) 人,背後都有不同的故事,有的人本身就是災難的幸存者,他們(men) 經過了失去親(qin) 人之後,才加入到救援隊去。可以說每個(ge) 人的故事都挺偉(wei) 大的,而他們(men) 在救援中那種以性命相托的彼此的信任感也非常令人動容,這一切都讓我們(men) 特別有感觸。也特別希望能在戲中體(ti) 現出來。”

  張彤介紹,為(wei) 了能更貼近真實的救援隊隊員,《追光者》攝製組專(zhuan) 門前往北京、浙江、江蘇等地的藍天救援隊,演員在此期間跟真正的救援隊員進行交流,一方麵是深入角色,另一方麵,也學習(xi) 到了一些簡單的救援技能,“比如怎麽(me) 打繩索,怎麽(me) 從(cong) 高處降落,演員開始挺害怕的,因為(wei) 有些訓練的高度真的特別高,但是這是一個(ge) 適應和學習(xi) 的過程,這期間他們(men) 也更加貼近自己的人物,事實上,拍到中期,我們(men) 的演員已經全部都可以自己完成劇本中要求的救援動作。”

  《追光者》播出後,不少觀眾(zhong) 在點評中對於(yu) 其“感情戲”與(yu) “事業(ye) 戲”的平衡頗為(wei) 認可,“就怕又是披著職業(ye) 劇的包裝談戀愛,但《追光者》是真救援,很專(zhuan) 業(ye) ,感情線也在,但很自然,一點也不搶。”對此,在《你是我的城池營壘》中就充分展示過拍攝感情戲功力的張彤表示,對《追光者》而言,救援戲肯定是核心,但是這其中又要有情感,“幾對年輕人的感情線各有各的特點,每一對我們(men) 都很注意把握比重和節奏,不炫技不取巧,很多時候都把感情的成長,兩(liang) 人感情之間的增長融到救援當中,通過這一連串的過程讓人物產(chan) 生感情。”

  “《追光者》首先是向民間公益救援組織的成員們(men) 致敬的一個(ge) 戲,我們(men) 希望影視作品能夠讓更多的人看到他們(men) 對社會(hui) 的付出,我們(men) 自身在創作中感受到了這種人間大愛,感受到了這種愛的力量,希望能通過《追光者》把這種感受傳(chuan) 遞出去。”張彤說。(完)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