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經濟日報金觀平:觀察中國經濟不能隻看一時

發布時間:2022-10-25 15:45:00來源: 經濟日報

  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三季度中國經濟恢複向好,明顯好於(yu) 二季度。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870269億(yi) 元,按不變價(jia) 格計算,同比增長3.0%,比上半年加快0.5個(ge) 百分點。分季度看,一季度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同比增長4.8%,二季度增長0.4%,三季度增長3.9%。從(cong) 環比看,三季度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增長3.9%。

  從(cong) 二季度的0.4%到三季度的3.9%,中國經濟經受住了又一次“壓力測試”,展現出強大韌性。綜合來看,三季度生產(chan) 需求持續改善,就業(ye) 物價(jia) 總體(ti) 穩定,民生保障有力有效,總體(ti) 運行在合理區間;對比來看,中國經濟發展在主要經濟體(ti) 中仍處於(yu) 較好水平,中國仍是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穩定器和動力源。

  成績來之不易。今年以來,麵對複雜嚴(yan) 峻的國內(nei) 外形勢和多重超預期因素衝(chong) 擊,我國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落實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要求,堅持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既最大程度保護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ti) 健康,也最大程度穩住了經濟社會(hui) 發展基本盤。這是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堅強領導下,全國上下付出艱辛努力共同奮鬥的結果。

  今年前2個(ge) 月,我國經濟運行好於(yu) 預期,3月份受國際環境變化和國內(nei) 疫情衝(chong) 擊影響,主要經濟指標出現回落,尤其是二季度經濟運行極不尋常,超預期因素帶來嚴(yan) 重衝(chong) 擊,4月份主要經濟指標大幅下跌。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們(men) 把穩增長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果斷加大宏觀政策實施力度,及時出台穩經濟一攬子政策和接續政策,堅持不搞“大水漫灌”,著力保市場主體(ti) 穩就業(ye) 穩物價(jia) ,二季度經濟實現正增長,三季度經濟繼續恢複向好。

  風物長宜放眼量,觀察中國經濟數據不能隻看一時。衡量中國經濟發展,增長速度是重要指標,但不是唯一指標,必須透過現象看本質,從(cong) 短期波動中看到大邏輯大趨勢。科學分析中國經濟,要看這艘大船方向是否正確、動力是否強勁、潛力是否充沛。在大海中航行,再大的船也會(hui) 有一時的顛簸,但這是前進中的問題,我們(men) 有信心在發展中解決(jue) 這些問題。

  信心,來自堅強核心的掌舵領航。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統籌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團結帶領全黨(dang) 全國各族人民采取一係列戰略性舉(ju) 措,推進一係列變革性實踐,實現一係列突破性進展,取得一係列標誌性成果,攻克了許多長期沒有解決(jue) 的難題,辦成了許多事關(guan) 長遠的大事要事,經受住了來自政治、經濟、意識形態、自然界等方麵的風險挑戰考驗,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取得曆史性成就、發生曆史性變革,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曆史進程。時與(yu) 勢在我們(men) 一邊,這是定力和底氣所在,也是決(jue) 心和信心所在。

  信心,來自長期積累的雄厚基礎。在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的長期探索和實踐基礎上,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經濟實力實現曆史性躍升。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從(cong) 54萬(wan) 億(yi) 元增長到114萬(wan) 億(yi) 元,經濟總量占世界經濟的比重達18.5%,提高7.2個(ge) 百分點,穩居世界第二位。製造業(ye) 規模、外匯儲(chu) 備穩居世界第一,建成了世界最大的高速鐵路網、高速公路網。2013年至2021年,我國經濟年均增長6.6%,高於(yu) 同期世界2.6%和發展中經濟體(ti) 3.7%的平均增長水平,經濟增長率居世界主要經濟體(ti) 前列。特別是,我們(men) 如期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實現了第一個(ge) 百年奮鬥目標,為(wei) 開啟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奠定了堅實基礎。

  信心,來自提質增效的澎湃動力。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黨(dang) 中央對經濟形勢進行科學判斷,對發展理念和思路作出及時調整,推動實現有質量、有效益、可持續的發展。十年來,我國經濟發展的平衡性、協調性、可持續性明顯增強,國家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躍上新台階,經濟發展邁上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wei) 安全的發展之路。據統計,2013年至2021年,我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平均貢獻率達到38.6%,超過G7國家貢獻率的總和,是推動世界經濟增長的第一動力。我國有14億(yi) 多人口,有世界上最大規模的中等收入群體(ti) ,具有超大規模的市場優(you) 勢,蘊含著無限活力和潛力。

  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這樣的大變局不是一時一事、一域一國之變,而是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曆史之變。我國發展麵臨(lin) 新的戰略機遇、新的戰略任務、新的戰略階段、新的戰略要求、新的戰略環境,需要應對的風險和挑戰、需要解決(jue) 的矛盾和問題比以往更加錯綜複雜。中國經濟航船駛入新航程,可謂風高浪急,潛流湧動。

  以史可以為(wei) 鑒、察往可以知來——

  回望奮鬥百年,我們(men) 黨(dang) 在內(nei) 憂外患中誕生、在曆經磨難中成長、在攻堅克難中壯大,錘煉了不畏強敵、不懼風險、敢於(yu) 鬥爭(zheng) 、敢於(yu) 勝利的風骨和品質。通過革命、建設、改革各個(ge) 曆史時期的不懈努力,迎來了從(cong) 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wei) 大飛躍,譜寫(xie) 了中華民族發展進程中最為(wei) 波瀾壯闊的曆史篇章。

  回看奮進十年,有涉灘之險,有爬坡之艱,有闖關(guan) 之難。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們(men) 麵臨(lin) 形勢環境的複雜性和嚴(yan) 峻性、肩負任務的繁重性和艱巨性世所罕見、史所罕見。黨(dang) 緊緊依靠人民,穩經濟、促發展,戰貧困、建小康,控疫情、抗大災,應變局、化危機,攻克了一個(ge) 個(ge) 看似不可攻克的難關(guan) 險阻,創造了一個(ge) 個(ge) 令人刮目相看的人間奇跡。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有了更為(wei) 完善的製度保證、更為(wei) 堅實的物質基礎、更為(wei) 主動的精神力量。

  前進道路從(cong) 來不會(hui) 是一片坦途。我們(men) 既要增強憂患意識,堅持底線思維,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綢繆,更要看到,盡管經濟運行麵臨(lin) 的困難和挑戰明顯增多,但我國經濟韌性強、潛力足、回旋餘(yu) 地廣,長期向好的基本麵不會(hui) 改變,我國發展仍處於(yu) 重要戰略機遇期。我們(men) 有基礎、有條件、有信心、有能力保持經濟平穩健康可持續發展。下一階段,要深入學習(xi) 貫徹落實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完整、準確、全麵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加快充分釋放政策效能,鞏固經濟恢複發展基礎,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力爭(zheng) 實現最好結果。

  “大江奔騰向海,總會(hui) 遇到逆流,但任何逆流都阻擋不了大江東(dong) 去。動力助其前行,阻力促其強大。”麵對重重挑戰,我們(men) 要以識變之智、應變之方、求變之勇,既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又積極參與(yu) 全球治理,以自身發展為(wei) 世界創造更多機遇。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