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王一楠:配角也出挑

發布時間:2022-10-25 16:20:00來源: 北京晚報

  在最近收官的法治題材劇《底線》裏,演員王一楠飾演的立案庭庭長法助王秀芳,意外成了主角之外最受觀眾(zhong) 喜愛的人物。觀眾(zhong) 喜歡像劇裏人物那樣叫她“王姐”,這位看著可親(qin) 可愛的老大姐,成了王一楠的另一個(ge) 代表角色。

  談表演

  用長沙“塑料普通話”消除法官的“高冷感”

  法治題材,立案庭庭長的法助,即便演了20多年戲,王秀芳這個(ge) 角色對王一楠來說依然充滿挑戰。“開始知道要演法官是很有壓力的,法治劇雖然可以算做職場劇,但是法律題材本身的嚴(yan) 謹性和專(zhuan) 業(ye) 性都比一般題材劇要求要高。”

  “決(jue) 定讓王姐說長沙的‘塑料普通話’,來自我們(men) 體(ti) 驗生活時碰到的人物原型。”王一楠說,她在和主角靳東(dong) 交流時發現,法官這種對普通人來說有點高冷的職業(ye) ,一旦加上了長沙的“塑料普通話”,會(hui) 把人物身上的高冷消解掉,“讓觀眾(zhong) 不再對這個(ge) 人物有距離感。”但她透露,對演員來說,學方言其實很難,特別是“‘塑料普通話’還是夾在方言和普通話中間的一種狀態,但是一用這種普通話,就會(hui) 讓交流變得特別生動”。

  王姐一驚一乍的口頭禪“呀!”,也是王一楠從(cong) 生活中得來的靈感。“我們(men) 單位有個(ge) 同事就是這樣一位老大姐,她是西安人,她的口頭禪就是這個(ge) ‘呀’,她這種鬼馬的性格會(hui) 讓年輕人覺得很好交流,大家和她也沒有多少距離感。”

  談角色

  找到人物身上的“戲眼”

  如果單純看劇本,法助王秀芳並不是那種很搶眼的配角。王一楠表示,最初看到劇本的時候,她就一直在想王姐身上的“戲”在哪兒(er) 。“她身上既沒有標誌性的案件,也沒有在任何一例案件中提供獨特的視角,更沒有哪場戲會(hui) 有特別明顯的職業(ye) 屬性,整體(ti) 來說是一個(ge) 非常平常的人物。”

  王一楠決(jue) 定“反其道而行之”,就演出王姐的普通和隨和,她希望在王秀芳身上展現一個(ge) 基層法官的真實模樣,“我們(men) 在見了很多真正的法官之後,最直接的感受也是這個(ge) ,法官也是普通人。”王一楠從(cong) 創作開始就奔著王姐的“普通”而去,演起來也是照著普通人去構思。

  “如果你從(cong) 頭看到尾,你會(hui) 發現王姐的定位很清楚,立案庭是一個(ge) 團隊,她在團隊裏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她跟方遠法官、陳康法官這些領導能夠直接溝通,也可以和年輕人打成一片,她就是那個(ge) 我們(men) 在職場裏會(hui) 碰到的通達人情世故的老好人。”對王一楠來說,如果跳開王姐的法官職業(ye) ,王秀芳就是大家日常生活中碰到的一個(ge) 普通大姐,她既不是團隊裏的領導,也不是什麽(me) 重點培養(yang) 對象,但她不可或缺。

  劇集播出後,不少觀眾(zhong) 都感慨辦公室有了王姐這樣的人物,意味著團隊相處融洽,有令人羨慕的團隊氛圍。王一楠也說,或許正是因為(wei) 王姐的普通,能讓觀眾(zhong) 在這個(ge) 角色裏投射自己的情感,看到一個(ge) 普通的中年職場人。

  談未來

  等待屬於(yu) 自己的主角

  如果經常看國產(chan) 影視劇,王一楠的臉並不算陌生。她曾出演過多部熱門電視劇,還曾在重慶衛視擔任主持人,而她的本職其實是話劇演員。

  目前依然供職於(yu) 上海話劇藝術中心的王一楠,從(cong) 2001年的爆款話劇《WWW.COM》《我和春天有個(ge) 約會(hui) 》到《偷心》《推拿》,王一楠先後拿下過文華表演獎、上海白玉蘭(lan) 戲劇表演藝術獎配角獎、佐臨(lin) 話劇藝術獎最佳女主角獎,是當之無愧的話劇女主角。

  她也提到這些年在話劇和影視不同門類之間表演的感受,表示自己會(hui) 把戲劇表演的經驗帶入影視劇,“我們(men) 都還是比較傳(chuan) 統的體(ti) 驗派,進組之後會(hui) 變成‘社牛’一樣去跟大家熟悉,培養(yang) 默契度,但私下其實我本人還是挺‘社恐’的。”王一楠上一次被觀眾(zhong) 熟知,還是在《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中扮演了一個(ge) 略帶喜感的反派角色“小秦氏”,但她似乎並沒有乘勝追擊,拍攝更多的影視作品。

  “沒有多拍,反而減量了九成。”王一楠透露,這幾年因為(wei) 孩子進入了上學的關(guan) 鍵期,她選擇了更多地照顧家庭。對她來說,國產(chan) 劇女演員的年齡焦慮似乎並不是困擾,一直通過配角被觀眾(zhong) 認識也不是問題,“我當然也想演主角,但在現有的國產(chan) 劇市場裏,演員並不能自己去挑選和掌控角色,或許到了60歲,屬於(yu) 我的主角戲才會(hui) 來,這樣也沒關(guan) 係。”在她看來,最重要的就是把眼前的事情做好,演員是可以等待和暢想的,“你看現在的觀眾(zhong) 已經對配角的關(guan) 注越來越多,哪怕是配角也可以演得出挑。”記者李夏至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