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寶級古生物化石亮相遼博 還原中生代生活場景
中新網沈陽10月25日電 (記者 韓宏)25日,在遼寧省博物館舉(ju) 辦的“樂(le) ˙土——遼寧古生物化石精品展”上,百餘(yu) 件古生物化石精品集中展出,其中包括“圓形圓形蛋”、寐龍等多件國寶級化石,還原了中生代時期活躍在遼寧地區的遠古生命。
中國是世界古生物化石發現大國、研究強國。遼寧古生物化石資源豐(feng) 富,是化石資源大省,化石總量居全國前列,是享譽世界的化石重要產(chan) 地,擁有30多億(yi) 年的地質曆史,發育多個(ge) 生物群,其中“熱河生物群”“燕遼生物群”以前所未有的細節,向世人展示了中生代獨特的陸地及淡水中動物和植物群落的生態係統。
據遼寧省博物館副館長張力介紹,這是該館曆史上首次集中展出如此大規模的精品化石。本次展覽以古生物學家取得的最新科研成果為(wei) 基礎,從(cong) 遼寧省11家古生物化石收藏單位近4000餘(yu) 件藏品中遴選出87件化石精品,與(yu) 遼寧省博物館曆年收藏的40餘(yu) 件化石共同展出。
本次展覽展出的化石保存精美且類型獨特,以中生代遼寧古環境複原圖為(wei) 背景,包括“史前龍宮——水生脊椎動物”“恐龍腳下謀生存——蜥蜴和哺乳動物”“遠古蔥蘢——古植物”等五個(ge) 單元。其中展出了在遼寧昌圖發現的名字為(wei) “圓形圓形蛋”的恐龍蛋,這枚晚白堊世的恐龍蛋是在中國首次發現的恐龍蛋。據了解,古生物學家會(hui) 依據化石的產(chan) 地和化石的形狀,以及顯微結構等來為(wei) 恐龍蛋命名。
展廳中,一塊約10隻小恐龍聚集在一起的化石吸引了觀眾(zhong) 的駐足。據策展團隊合作成員楊雨晴介紹,這是遼寧發現數量最多的恐龍——鸚鵡嘴龍,是廣泛分布在東(dong) 亞(ya) 地區的一種小型植食性恐龍,它們(men) 不僅(jin) 成群出現,而且還將群內(nei) 的幼崽集中起來形成“史前幼兒(er) 園”進行管理和喂養(yang) 。
“一眼億(yi) 年啊,”來此參觀的遊客李冉感慨,“現在想來,我們(men) 生活的地方其實也是遠古生命生活的家園樂(le) 土。”
張力說,化石是大自然饋贈給人類的瑰寶,烙印著遠古生命的密碼,希望通過舉(ju) 辦此次展覽讓人們(men) 了解遼寧大地億(yi) 年前門類多樣、形態各異的古生物化石。(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