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富同行 綠富同興
【近鏡頭】眼下正是庫布其沙漠綠洲的植物結種子的旺季,億(yi) 利庫布其沙漠事業(ye) 集團的工程師常朝暉帶領治沙工人和當地的農(nong) 牧民組成了100多人的工作隊外出采種,持續充實種質資源庫,為(wei) 來年的春季種植做準備。
庫布其,中國第七大沙漠,橫亙(gen) 在內(nei) 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高原北部,曾被稱為(wei) “懸在首都頭上的一壺沙”。
數十年前的庫布其,稱之為(wei) “死亡之海”一點不為(wei) 過——降水稀少,植被稀疏,人們(men) 飽受風沙肆虐的折磨;今天的庫布其,已成為(wei) 希望之地——降水大大增加,沙塵天氣減少了90%以上,動植物種類增長到500多種。
在庫布其沙漠核心治理區,植被覆蓋度由34年前的不足3%提升到了65%,逐步建成了喬(qiao) 、灌、草、藥混交的立體(ti) 生態綠洲。幾十年間,從(cong) 傳(chuan) 統的先挖坑再種樹,到發明微創氣流法僅(jin) 用10秒鍾便能種下一棵樹,再到無人機種樹,庫布其治沙人研發出100多種治沙技術,總結出一套治沙模式。常朝暉說:“我們(men) 正在構建庫布其治沙地上地下固碳及涵養(yang) 水源的數據模型,並向西部沙區推廣庫布其治沙技術和經驗。”
從(cong) “沙進人退”到“綠進沙退”,庫布其沙漠的環境越來越好,沙漠旅遊開展得如火如荼,綠色低碳產(chan) 業(ye) 的發展也有聲有色。今年國慶節前夕,內(nei) 蒙古自治區首台套1000標方堿性電解槽在鄂爾多斯市億(yi) 利陽光穀庫布其低碳產(chan) 業(ye) 基地下線,將助推當地綠色低碳產(chan) 業(ye) 發展;正在建設的蒙西基地庫布其200萬(wan) 千瓦光伏治沙項目是中國單體(ti) 規模最大的光伏治沙基地項目,建成後可修複治理沙漠10萬(wan) 畝(mu) ,年均減少向黃河輸沙200萬(wan) 噸,實現向蒙西電網年均供應綠色電力約40億(yi) 千瓦時,解決(jue) 當地農(nong) 牧民就業(ye) 1000人左右。
從(cong) 畏懼沙漠,到走進沙漠,再到與(yu) 沙漠共舞,庫布其治沙數十年,不僅(jin) 從(cong) 生態係統的整體(ti) 視角治理沙漠,更是將“治”沙與(yu) “用”沙相結合,讓治沙產(chan) 業(ye) 鏈走得更長、更遠,綠富同行,綠富同興(xing) 。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庫布其治沙人把這句話“種”在了大漠上。如今,被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確定為(wei) “全球沙漠生態經濟示範區”的庫布其沙漠,其治理模式與(yu) 發展道路為(wei) 全球荒漠化治理貢獻了中國經驗和中國智慧,作為(wei) 中國的一張綠色名片,庫布其沙漠讓世界看到了來自東(dong) 方的生態奇跡。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