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非凡十年看武漢:新時代英雄城市探索超大城市管理新路徑

發布時間:2022-10-26 16:30:00來源: 中國青年網

  十年巨變,日新月異。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新時代十年的偉(wei) 大變革,在黨(dang) 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hui) 主義(yi) 發展史、中華民族發展史上具有裏程碑意義(yi) 。”

  非凡十年,城市蝶變。漫步江城,風景正好!“萬(wan) 裏長江第一秀”驚豔世界,景觀照明工程讓武漢城市麵貌煥然一新;“智慧城管”“路長製”貼近群眾(zhong) ,讓武漢城市功能品質大幅提升。這僅(jin) 僅(jin) 是武漢十年巨變下的冰山一角,卻折射著現代化大武漢奮進征程的城市密碼:城市管理要懂得兼顧“麵子”和“裏子”,搶抓機遇,內(nei) 外兼修。

  如今,這座新時代英雄城市通過聚焦“淨、平、明、綠、美、齊、優(you) ”七大目標,精心描繪城市“顏值”、精細刻畫城市“表情”、精致塑造城市“氣質”,持續提升城市管理精細化水平,為(wei) 超大城市現代化治理提供有力支撐。

  精心描繪 美麗(li) 江城新麵貌

  城市之美,在於(yu) 精致,在於(yu) 扮靚城市“麵子”。

  從(cong) 當初的“城管革命”摘掉“大縣城”的帽子,到“城市精細化管理”推動城市麵貌提檔升級;從(cong) “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建設再到“備戰”軍(jun) 運會(hui) 的市容升級。十年時間,武漢發揚“繡花精神”“工匠精神”,整體(ti) 推進市容環境整治提升,市容市貌實現了脫胎換骨的深刻變化。

  十年城市巨變,江城風采動人。在兩(liang) 江四岸,武漢打造的頂級城市景觀“萬(wan) 裏長江第一秀”美出新高度,不斷變化的光影動畫,把江城武漢襯托得美輪美奐,成為(wei) 展示“現代化、國際化、生態化大武漢”的靚麗(li) 窗口。

  大武漢,這座有著1300多萬(wan) 人的中國特大城市,通過探索超大城市管理新路徑,精心改善著城市麵貌,不僅(jin) 美出了新高度,也美出了新深度。

  不信,來看看武漢非凡十年的成績單——全麵推行“精致環衛”,提升精細化管理標準,落實“嚴(yan) 規30條”,實行精細化作業(ye) 、精細化管理、精細化考核,環衛作業(ye) 質量不斷提高。編製《環境衛生管理與(yu) 作業(ye) 標準化手冊(ce) 》,掃馬路有了教科書(shu) ,機械化作業(ye) 率穩步提高。

  實施“廁所革命”,新改建二類以上公共廁所500餘(yu) 座,全市環衛公廁數量達到1355座,公廁管理維護水平明顯提升。武昌區公廁管理員夏恒衛、張想林夫婦,把二人負責的兩(liang) 座公廁打造成了花園式公廁。在洪山區,獨腿環衛工人熊玉枝把公廁管理得比“自己家還幹淨”。

  優(you) 化調整全市生活垃圾收運係統設施布局,建成“5 焚燒、2 協同、2 填埋、4生物”生活垃圾處理利用新格局。主城區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保持100%,農(nong) 村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 90%以上。幹淨、整潔、舒適,鋪就了武漢的城市底色。

  “武漢每天不一樣”,不再隻是一句口號。城市管理多一分,市容環境美十分。近年來,武漢市以繡花功夫推動城市精細化管理,創新城市管理新模式,營造整潔優(you) 美、文明和諧的市容市貌,提升城市形象、扮靚城市顏值、涵養(yang) 城市氣質,打造宜居宜業(ye) 的城市生活環境,不斷增強市民幸福感、安全感、獲得感。

  精細刻畫 品質江城新氣象

  城市管理,在於(yu) 精細,在於(yu) 彰顯城市“裏子”。

  人民城市人民管,管好城市為(wei) 人民。過去十年,武漢城管進一步完善社會(hui) 共治體(ti) 係,提升城市管理效能,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wei) 立足點和出發點,著力提升城市功能品質,構建出“共建、共治、共享”的新發展格局。

  品質是一座城市發展的象征,關(guan) 乎著千家萬(wan) 戶的生活質量。十年來,隨著經濟社會(hui) 的發展,人民群眾(zhong) 期盼城市功能更加強大、設施更加齊全、環境更加優(you) 美的現代化大武漢。

  非凡十年,彰顯大城擔當。為(wei) 了走好新時代黨(dang) 的群眾(zhong) 路線,始終保持與(yu) 人民群眾(zhong) 的血肉聯係。武漢市優(you) 化以“路長製”為(wei) 抓手的基層治理機製,堅持以區為(wei) 主、街為(wei) 基礎、社區為(wei) 單元、路為(wei) 重點,建立完善“1+2+N”(路長+店長、樓長+共治力量)路長製互動共治管理模式。

  目前,武漢全市劃分路長製責任區1205個(ge) ,配備路長1205名、店長2060名、樓長3161名、社會(hui) 共治力量6472名,初步建立與(yu) 街道管理體(ti) 製改革相適應的路長製互動共治管理模式,基本形成問題發現、快速處置、協調聯動、公眾(zhong) 參與(yu) 等工作機製。一批城市管理問題得到及時發現、快速處置,一批城市管理頑疾得到解決(jue) 。

  非凡十年,顯現著大城“智慧”。在武漢市洪山區,以智慧手段賦能“繡花功”,精準發力,為(wei) 城市精細化管理插上了“智慧翅膀”,讓城市變得更幹淨、更有序、更安全、更有品位。整治環境衛生,查處渣土撒漏,查處非機動車亂(luan) 停放、取締占道經營……從(cong) 依靠加強人力管理城市到一屏觀全區、一圖解全域,“智慧城管”的應用讓城市管理“耳聰目明”。

  “橋”見十年,處處可見這座城市的精細化管理。目前,武漢全市785座橋梁建立“一橋一檔”電子化戶籍式管理,57.8%已完成智慧係統建設並接入平台。此外,全市150萬(wan) 隻燃氣鋼瓶可實現全天候在線監管,燃氣事故應急處置率100%。

  “城市管理要像繡花一樣精細”的背後,是武漢城市管理由“人治”到“智治”,再到“共治”的融合發展。如今,通過有機對接城市“一網統管”,武漢智慧城管係統全麵運行,公共管理效率大幅提升,加快實現城市管理模式由傳(chuan) 統向現代、管理手段由人工向智能、管理節點由末端向前端的三大跨越,創新構建適應超大城市治理需要的“數治+智治+共治”智慧大城管新模式。

  目前,武漢城市管理智慧化管理模式和管理水平居全國前列。建成數據共享交換平台、大數據分析係統和綜合集成門戶係統,實現資源高度整合和數據共享。

  非凡十年,砥礪奮進,大武漢內(nei) 外兼修,城市麵貌煥發新顏,形象品質大幅躍升。而今邁步從(cong) 頭越,武漢市仍需持續提升城市能級和品質,不斷提升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助推共同締造活動深入開展,全麵改善城市人居環境,滿足人民群眾(zhong) 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洪飛 潘佳秀子)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