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讀百歲戴澤如畫人生
本報記者 賴 睿
在20世紀中國美術發展曆程中,戴澤是為(wei) 人熟知的名字之一。他師從(cong) 徐悲鴻,作為(wei) 中央美術學院的奠基人之一、20世紀中國第二代油畫家代表人物,為(wei) 新中國美術事業(ye) 與(yu) 文化傳(chuan) 承作出了重要貢獻。
2022年適逢戴澤百歲壽辰。日前,由中央美術學院與(yu) 中國美術家協會(hui) 聯合主辦的“人生如畫——戴澤先生百歲藝術展”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舉(ju) 行。展覽以百餘(yu) 件藝術作品和豐(feng) 富的文獻史料,回顧了戴澤作為(wei) 美術家、美術教育家豐(feng) 富厚重的藝術生涯。
“人生如畫——戴澤先生百歲藝術展”共分為(wei) “問學”“誌業(ye) ”“深研”“寄情”“悟思”5個(ge) 板塊,作品涵蓋油畫、水彩、彩墨、速寫(xie) 等,多件展出文獻為(wei) 首次麵世。在梳理戴澤一生畫作的基礎上,展覽貫穿了兩(liang) 條曆史線索:一是與(yu) 戴澤休戚與(yu) 共的中央美術學院校史,作為(wei) 中央美術學院成長發展的建設者和見證人,他的藝術風格也代表著學院藝術的一個(ge) 向麵;二是戴澤百年藝術人生體(ti) 現出的中國現代藝術的演進道路,中西融合的藝術創新、關(guan) 注人民的大眾(zhong) 視角、反映時代的主題創作,他的藝術可以被視作一部跨越兩(liang) 個(ge) 世紀的中國美術史鑒。
在藝術創作探索上,戴澤深受徐悲鴻藝術風格影響,同時展現出自身風格的個(ge) 性追求。他畫中的人物造型嚴(yan) 謹寫(xie) 實,又顯現出厚重雄渾的美學特質。他深切感受到新中國成立後的社會(hui) 變遷,曾多次參與(yu) 國家重大曆史題材美術創作活動。他關(guan) 注平凡樸素的題材,以生動的筆意表達了人與(yu) 人、人與(yu) 生活之間的濃濃溫情,是一位用畫筆與(yu) 油彩歌詠生活和讚美自然的歌手。在本次展覽中,既有曆史題材的代表作《農(nong) 民小組會(hui) 》《勝利的行列》,也有描繪自然景觀的《夏日樹萌》《頤和園後山的雪》,還有童真爛漫的《小熊同他的媽媽》,可以看到畫家多麵的藝術風格。
在美術教育方麵,戴澤是中國現代美術教育體(ti) 係、特別是徐悲鴻美術教育體(ti) 係的實踐者與(yu) 傳(chuan) 承人。他注重基礎教學,研究造型規律,培養(yang) 了一大批卓有成就的美術家,是新中國美術教育的名家導師。作為(wei) 其學生代表,中國美術家協會(hui) 名譽主席、中央美術學院原院長靳尚誼談到,在他入學時,戴澤先生教授的是素描課程。他回憶說,1950年因《八十七神仙卷》要展出,戴澤隨中國藝術博覽會(hui) 世界巡回展到了德國,在那裏畫了一批人物寫(xie) 生。“我印象很深刻,這些畫都不大,但顏色畫得很生動。”靳尚誼表示,戴澤先生創作了非常多的作品,在他百歲高齡之際舉(ju) 辦這個(ge) 展覽,讓現在的師生觀摩他的作品,非常有意義(yi) 。
中央美術學院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hui) 主席範迪安說,縱觀戴澤的藝術人生和全部畫作,一種源於(yu) 自然的明媚之光和別有韻味的盎然詩意撲麵而來,一種用畫筆與(yu) 油彩歌詠生活和讚美自然的精神令人感懷。他認為(wei) ,本次展覽通過新的學術研究和策劃視角,以豐(feng) 富的文獻和作品,展現了戴澤先生在藝術探索、教書(shu) 育人、事業(ye) 貢獻等方麵的成績,展現了他勤奮耕耘、淡泊名利、甘為(wei) 人梯的精神風範。
(《人民日報海外版》 2022年10月27日 第 12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